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污染防治是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和濫用自然資源造成的環境破壞、人體危害所作的治理、預防和變害為利的轉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業污染防治
  • 主要因素廢水廢氣廢渣
  • 污染案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
  • 本質:對工業發展有害方面有利的轉化
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污染防治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和濫用自然資源造成的環境破壞、人體危害所作的治理、預防和變害為利的轉化。
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即廢水廢氣廢渣是當今污染環境的主要因素。它嚴重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大氣,破壞環境,損害建築物和設備,危及人類健康和生存。早在手工業時代,就已引起人們警覺,隨著機器大工業的建立,工業污染加劇。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一些國家就陸續制定防治污染的法規。但是,直到20世紀50年代,工業生產和其他方面排放的有害物質,大大超過自然淨化能力,環境惡化,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的公害事件(如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50年代的日本水俁病事件等),這才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污染防治是一個關係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社會經濟問題。
防治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是:
①樹立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同步發展的指導思想,把工業污染防治納入統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②健全環境保護的法制,把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科技手段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③大家動手,分工協作,貫徹“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
④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化害為利”的方針,從“三廢”搬家、隔離堆存、限量排放、對症治理逐步向資源轉化發展;
⑤建立工業生產和建設的環境評價制度,把環境保護納入各級的經濟責任制中;
⑥通過技術改造,發展無污染和少污染的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