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規範意識

工作規範是工作中的明文規定和習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作規範意識
  • 解釋:工作中的明文規定和習慣
  • 作用:左右你工作時的行為模式
  • 特點:長時間工作形成的穩定的意識
定義,規則意識,舉例,層次,

定義

工作規範是工作中的明文規定和習慣等等,意識是人對某些事物的認識和印象,是時時刻刻存在於腦中的觀念,雖不深刻明顯但影響人的判斷和行為。所以,工作規範意識就是你腦子裡關於工作是什麼該怎么做的印象,它左右你工作時的行為模式,是長時間工作形成的穩定的意識。

規則意識

是指是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比如說遵守校規、遵守法律、遵守社會公德、遵守遊戲規則的意識。拿排隊作個比方:排隊的次序是法治,每個人都可以排隊是民主,那么每個人都願意排隊就是規則意識。沒有這個意識,民主和法治都是空的。這個最基本的意識和人性與良心有關,和道德與信仰有關

舉例

偷車一事,A肯定不知它的嚴重後果,但肯定知道這是違反校紀和違背社會公德的錯誤事情。既然是錯誤事情,為什麼還要去做呢?據當事學校介紹,A平時沒有養成遵守校紀的良好習慣,比如上課說話、帶手機入教室、留長髮、戴手飾、為作弊威脅同學,等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有點“不拘小節”。但是,違紀與違法之間並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不拘小節”的後果是違法甚至是犯罪!一失足成千古恨!

層次

規則意識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都必備的一種意識。規則意識有三個層次,它首先是指關於規則的知識。比如說,不偷不盜、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愛護環境、講究衛生、遵守學校紀律、尊敬師長,等等。但僅有規則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遵守規則的願望和習慣。這是規則意識的第二個層次。誰都知道偷車是不應該的,是違反社會秩序、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沒有哪個社會或哪所學校鼓勵學生偷車。但是,為什麼偷車事件還會屢屢發生呢?這是因為有人並沒有一個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因此,重要的不是知道規則,而是願意和習慣於遵守規則。這尤其表現在沒有強制性力量阻止違反規則的時候,也自覺予以遵守。車子未加鎖,周圍又沒人?怎么辦?是順手牽羊,還是幫其看管?古人說的好:君子慎獨。君子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是很慎重的,因為沒有人監督你,人性中的不好的一面就會跳出來,千方百計地誘惑你。如果沒有遵守規則的願望和習慣,在四周無人的情況下,順手牽羊不是沒可能的。而在一念之間,你可能就鑄成大錯,後悔莫及。
規則意識的最後一個層次是遵守規則成為人的內在需要。在這種境界中,遵循規則已成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規則成為人的內在素質。從規範向素質的轉變,對於個人來說,意味著規則不再僅僅是一種外在強制,從而在某種意義上使人獲得了真正的自由。按孔子的話來說,這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能覺得這種要求太高,因為能達到這種境界的是孔聖人。其實不然。在國外,幾乎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曾經講過這么一件事:“我有箇中國同事在聯合國任職,他的孩子從小在瑞士長大。有一次大家在日內瓦湖上划船,我們代表團有個成員喝完可樂以後,順手就把可樂瓶扔到湖裡了,這在國內司空見慣。可是這個在瑞士長大的小孩當時臉色都白了,告訴了他的母親,好像扔可樂瓶的人犯了很大的罪惡似的。”前不久,國內報紙也報導過“美國女士街頭救人,武漢數十名同胞圍觀”的新聞。而在以前,曾有外國人主動地在長城撿拾垃圾。眾所周知,長城是中國人的寶貝,污染也是由中國人造成的,與外國人毫無瓜葛,他為什麼要去撿垃圾?還有,為什麼瑞士小孩在意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為什麼美國女士在異國街頭援救並非“同胞”的外國人?一句話,習性使然,是他們自小在本國內培養的習性使然。他們打內心裡就知道,不能隨手扔垃圾、不能見難不救、不能污染環境。所以,他們在我們看來完全不必要的時候站出來,很自然地做了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