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性講話稿

工作性講話稿是領導人在會議上對重要工作加以闡述評價或鼓動的議論性講話文稿,能起到表現會議主題、促進工作發展的作用,是一種重要的會議材料。一般包括總結性講話稿、指導性講話稿和號召性講話稿等。工作性講話稿具有指導性、目的性和鼓動性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作性講話稿
  • 性質:闡述、評價或鼓動的議論性
  • 情況:是領導人在會議上
  • 分類:社會
工作性講話稿概述,工作性講話稿分類,工作性講話稿的特點,工作性講話稿的寫法,工作性講話稿寫作要求,工作性講話稿注意事項,

工作性講話稿概述

工作性講話稿需處理的三個關係。寫工作講話稿要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是權威與平易。領導講話要具有權威性,要與講話人身份、地位相符合,立場堅定,原則性強。領導講話還要具有平易性,將事理滲透於親切、自然的語言中,便於政策的貫徹執行。
二是莊重與幽默。領導講話要莊重、嚴肅、認真、準確地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闡明自己的思想。但一味照本宣科,也無法打動聽眾。講話還必須講求現場效應,與聽眾產生共鳴,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是深入與淺出。領導講話,要將說理性與通俗性結合起來,使所要闡明的道理生動、明了,聽眾易於接受,把高深的道理講得明自流暢、簡單透徹。

工作性講話稿分類

工作性講話稿包括兩類:一類是指領導人為在大型會議或重要場合作有關政治、經濟、文化和學術、局勢等報告及重要講話而事先撰寫的文稿。如開幕詞、閉幕詞、工作報告、動員報告等。一類是指普通會議代表的發言稿,如經驗介紹、討論發言等。

工作性講話稿的特點

(1)務實性。工作性講話稿屬於機關事務性文書,經常作為單位負責人公開發表講話的“藍本”,其主要作用是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所以講話稿的內容應該聯繫實際,具有較強的務實性。
(2)可聽性。工作性講話稿是以講話人的聲音為媒介,以聽眾為對象,通過口語向聽眾傳達的,它同靠視力接受的書面文章不同,接受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聽講者被吸引的程度。所以,稿件本身是否上口、入耳,直接影響到“說”和“聽”的效果。因此,為適應口頭表達的需要,可聽性是講話稿的一個顯著特徵。
(3)號召性。工作性講話,無論是布置工作,還是動員、總結,都需要有一定的感召力,講話者在把自己的思想觀點傳達給聽眾的同時,最好能在聽眾的情感上引起共鳴,受到鼓舞,使之心悅誠服。

工作性講話稿的寫法

工作性講話稿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三部分組成。
1.標題
講話稿的標題可以直接點明會議的名稱並加上文種構成,如《在全國抗洪救災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也可以點明文章的主旨或主要內容、範圍,如《反腐倡廉警鐘長鳴》、《關於災後生產自救的幾個問題》。
2.稱謂
凡正式發表的講話稿,在正文之前,必須加上稱謂,稱呼與會者,以示禮貌和引起注意。稱謂應根據與會者的不同而靈活把握,其位置在標題下,空一行,左側頂格,獨占一行,並以冒號起領正文。講話稿的稱謂除了在文首,還可以在文章內多次出現,以引起聽眾的注意,或將內容轉入新的層次。
3.正文
講話稿正文的寫法較為靈活,由於會議性質、講話內容不同,講話者的身份和聽眾不同,其寫法和用語也就不同。一般要求用通俗、簡練的語言,抓住聽眾,引起聽講的興趣。結構上,分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
(1)開頭。工作性講話稿的開頭通常要交代一下講話的目的,如果是動員性的講話,要先說明情況,提出動員的中心議題;如果是傳達性的講話,一般開門見山地說清要傳達的是什麼會議、什麼檔案,主要精神是什麼,給聽眾一個總體印象;如果是開幕詞,則用簡潔的語言熱情洋溢地宣布開會;閉幕詞,往往要先肯定本次大會的圓滿成功。總之,工作性講話稿的開頭,要緊扣講話議題,開門見山,抓住聽眾。
(2)主體。工作性講話稿的主體部分一般採用並列式結構,分幾個部分談工作情況,或提出工作意見,用小標題或序碼銜接各個部分。如果是動員性講話,緊接開頭部分,要講明開展這項工作的意義,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及具體的方法和要求等;如果是傳達性的講話,一般傳達主要精神、主要內容,傳達者還可以夾敘夾議,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開幕詞的主體要闡明大會的目的,介紹本次會議的議程等;閉幕詞往往小結會議取得的成績和效果,並圍繞會議主題,提出貫徹會議精神的有關要求。總之,講話稿的主體內容要具體,結構要清晰,語言要通俗上口,讓聽眾聽得清楚,聽得明白,聽得專注。
(3)結語。講話稿的結語是全文的自然收束,寫法有:概括式,對主體內容作簡要的回顧、總結;希望式,向聽眾提出希望和要求,若是傳達性講話,還須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何貫徹落實;宣布式,如閉幕詞宣布大會結束。講話稿的結語要簡短有力。

工作性講話稿寫作要求

1.目標明確,中心突出
講話稿的寫作要有的放矢,開的是什麼會,聽眾對象是誰,預期的效果是什麼,都要心中有數,目標明確。講話稿的主題要切合聽眾的實際,一次講話一個中心,切忌信口開河,東拉西扯。如果是秘書代筆,更要想領導所想,設身處地考慮領導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及該領導平時講話的風格,否則講話的效果會與預期目標大相逕庭。
2.語言要“上口”、“入耳”
所謂“上口”就是說起來要順口。用筆寫出的講話稿最終要用嘴說出去,因此要符合口語的習慣,儘量選用響亮的字眼,多用短句,言語的搭配要符合聽覺習慣。所謂“入耳”是說聽起來不含糊,能聽明白,聽懂,這就要求講得通俗;若要聽眾愛聽,那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活潑性。

工作性講話稿注意事項

應注意的三個問題:
首先,避免雷同。領導講話容易雷同。撰稿人在起草講話過程中:
一是要根據領導者的特定身份闡發觀點,展開議論;
二是要適當變換議題角度,從獨特的角度看問題、闡發觀點,讓人耳目一新;
三是要選擇新鮮的材料,讓聽眾開闊視野,回味無窮;
四是要根據會議組織者的總體設計研究講話的內容、側重點。
其次,獨樹風格。領導講話最忌千篇一律平淡無奇。講話要有個人風格,才能抓住聽眾。撰稿人要在把握領導者思維、語言特點的基礎上,發揮創造性,使領導講話講出自己的風格來,或真摯細膩,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飛揚。
最後,適當調劑。領導講話有長有短,如遇長一些的講話,容易使人產生疲勞,講話就需要增加一些“調劑品”,調節氣氛,激發聽眾的情緒和注意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