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州兵
- 拼音:zhōu bīng
- 標註:ㄓㄡ ㄅㄧㄥ
- 釋義:晉國時由各州自行組成的地方軍隊
zhōu bīng ㄓㄡㄅㄧㄥ 州兵 春秋 時 晉國 由各州自行組成的地方軍隊。《左傳·僖公十五年》:“晉 於是乎作州兵。” 杜預 注:“五黨為州,州二千五百家...
春秋時晉國推行的兵制變革。晉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秦攻晉,晉惠公被俘,旋得釋歸國,晉於是“作州兵”。《左傳·僖公十五年》杜預注云系使州長“繕甲兵”...
宗望伐宋,翊當領建、興、成、川、懿五州兵為萬戶,軍帥以恭材勇,使代其父行,時年二十三。至中山,宋兵出戰,恭先以所部擊敗之。經山東,及渡淮,襲康王,...
宋代軍職名。以職權、官資、駐地的不同區分為二等三類若干種。以職權區分有:路分兵馬鈐轄和州兵馬鈐轄兩等;以官資序位區分有:兵馬都鈐轄、兵馬鈐轄、副兵馬...
初,南陽、三輔民流入益州者數萬家,劉焉悉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趙韙素得人心,因益州士民之怨,遂作亂,引兵數...
王侁(shēn),字秘權,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其父王朴,官至後周樞密使。王朴死後,柴榮以王侁為東頭供奉官。歷官蔚州刺史,雲、應州兵馬都監。雍熙三年(...
建安五年(200年),趙韙發動叛亂,蜀地多處回響,幸得劉焉之前收容荊州、三輔流民建立的“東州兵”拼力死戰,才平息了叛亂,殺趙韙於江州。 [4] 劉璋為人懦弱,...
解暉(912—991),洺州臨洺(今河北省永年縣)人,父珪應招為州兵後,在唐天成年間,西徵到劍門關時陣亡。解暉當時尚幼,但立志長大後從戎為父報仇;在雁門關當...
嵩敗,擢陵州兵備僉事。萬曆中累官至大理寺卿。又因忤張居正被劾歸。儀望少師聶豹,故其學以王守仁為宗。其文本名《華陽館集》,其詩別名《河東集》後合為一...
貞觀十三年(639年),李道宗又被起用,為茂州都督,還未上任,又轉為晉州刺史。貞觀十四年(640年),再拜為禮部尚書。多彌可汗再次發兵進犯夏州。十二月二十五日,...
九月,韋皋派鎮靜軍兵馬使陳洎等統兵1萬人出三奇路,威戎軍使崔堯臣率兵1000龍溪石門路南,維、保兩州兵馬使仇昱和保、霸兩州刺史董振等率兵2000進逼吐蕃維州城...
藩鎮內部的軍事體制,唐代各個藩鎮內部的軍事體制,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方鎮治所州的牙兵(衙軍),二是方鎮屬下各個支州(支郡)的駐兵,三是州下各縣軍鎮,...
貞觀十三年(639年),李道宗又被起用,為茂州都督,還未上任,又轉為晉州刺史。貞觀十四年(640年),再拜為禮部尚書。多彌可汗再次發兵進犯夏州。十二月二十五日,...
長州藩力主反幕。薩摩藩反幕,但也贊成大政奉還。土佐藩、芸州藩、宇和島藩及越前藩主張大政奉還,但也不反對反幕。會津藩擁護幕府。其中土佐藩主張大政奉還...
三國兵制主要是指在古代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兵制。三國的兵制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特點。但是都是勢力格局的力量。...
所以陶璜提出“州兵未宜約損,以示單虛”,使林邑國等外敵以為有機可乘。晉武帝聽從其議,讓交州保持原有兵額。 [3] 陶璜又提出發展及整頓合浦的採珠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