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姓

川姓,是中國古老而稀少的姓氏之一,川姓的來源有多種,大體來說主要出自兩種情況:一為以山川地名為姓,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即有叫“巛”的人物紀年記錄;另外出自古老的中國姓氏,如姬姓、媯姓、姜姓等。再有就是少數民族姓氏漢化而來。川氏亦寫作巛氏,讀音不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姓
  • 外文名:無
  • 讀音:chuān
  • 性質:中國百家姓氏之一
  • 人口:800000
基本介紹,川姓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第八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川[川、巛,讀音作chuān(ㄔㄨㄢ)],中國百家姓氏之一,現今的川姓人有諸多不同的起源。
川姓

川姓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山區河流稱謂,屬於以地貌特徵為氏。巛,即川的古體字,指山谷間的大型河流,區別在於川相對比較直,而巛則比較蜿蜒,且落差皆比較大,水勢磅礴。
古人崇尚自然,取自然地貌特徵為姓氏,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即有叫“巛”的人物紀年記錄,當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以簡筆“川”為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古代蚩尤部三苗後裔三巛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清朝姓氏學家張澍在《姓氏五書》中判斷:“古有三巛姓,川姓宜為三巛氏所改。”
古代傳說,上古時代,姜姓蚩尤部曾與炎帝爭奪領導權,竟將炎帝趕下寶座,後復與黃帝大戰,遂敗,為黃帝擒殺。餘部化為三苗,遠播西北、西南地區,有一支遷居於三巛(今雲南麗江),取地為姓氏,稱三巛氏,後省文簡化為漢字單姓巛氏,簡筆為川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巛師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巛師”,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隸屬於夏官。巛師專職掌管川澤名物及邦國獻納水產珍異之事物,要求擔任此官職的人必須通曉川澤厲害,熟知川澤名稱。在典籍《周禮·夏官》中記載:“巛師掌川澤之名,辨其物與其厲害,而頒之於邦國。”巛師之下設有中士兩人,下士四人,府兩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輔助巛師進行川澤管理。
在巛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巛氏,後多簡筆為川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巛衡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巛衡”,別稱“水虞”,在殷商時期稱作“司水”,亦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隸屬於地官。巛衡專職負責巡視諸川澤,並收集川澤產物以供祭祀、招待賓客等。朝廷要求巛衡必須熟知川澤之長度、廣度以及源頭等,並負責管理,有破壞水源者可以直接執而殺之、罰之。並與水工一起監視水患,但不負責治理。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巛衡,巡川澤之禁令……犯禁者執而誅罰之。”巛衡以下,按每條大川、大澤(湖)設分支管理機構,每川(澤)有下士十二人,史四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中、小規模的川、澤管理機構人員,則由巛衡視情況酌減。
在巛衡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巛氏,後多簡筆為川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五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子陳胡公之後,屬於以官爵稱謂為氏。陳胡公,名滿,字少湯,系舜帝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三世孫。商朝末年,舜帝的第三十二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制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周,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開封、安徽亳州之間),國號為陳,封為侯爵。按照宗法制度和胙土命氏的慣例,賜命之為陳氏,遂稱陳滿,謚胡公,史稱陳胡公,為陳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並將長女太姬嫁給他,備以三恪,奉祀舜帝。陳胡公(滿)的裔孫中有個陳軫,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楚國謀臣。
周慎靚王姬定三年(公元前317年),秦國在一次戰爭中打敗了韓國,在濁澤(今河南濬縣)俘虜了韓國的兩個大將叟鯼、申差。韓國謀臣公仲朋向韓宣惠王(公元前332~前312年在位)獻計,用韓國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為議和條件,聯合秦國向南出兵去攻打楚國,這樣秦國就顧不得打韓國了。此計一出,竟使楚國一時處在秦、韓兩國軍隊聯合進攻的狀況下。楚國謀臣陳軫在分析了敵方的國情後,向楚懷王熊槐(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在位)獻緩兵之計:一方面告示全國,調兵遣將,大張旗鼓地揚言要去救韓國;一方面秘密派遣使者,攜帶很貴重的禮品獻給韓國,以期阻止秦、韓兩國合兵。韓宣惠王果然中計,聽信了楚國要來救援韓國的假言,遂派人與秦國斷交。秦惠文王嬴駟(公元前338~前311年在位)大怒,反派兵進攻韓國,而楚國則坐山觀虎鬥。結果,一如陳軫所料,韓國大敗。陳軫的緩兵之計運用成功,解除了楚國被兩面夾擊的態勢,被楚懷王封為潁川侯,是為潁川陳氏始祖。
在陳軫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爵位為姓氏者,稱潁川氏,後省文簡化為潁氏、川氏,“川”的古字為“巛”,遂為巛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第六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先秦末期三川郡,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古代,人們稱“濬く巜之水會為川也。”就是指由多條支流匯合起來的大河,稱作川。據史籍《史記·秦始皇紀》記載:“秦王滅二周,置三川郡。”
周烈王姬喜七年(公元前369年),周烈王逝世,他的弟弟姬扁登位,是為周顯王。此時的周王朝已經奄奄一息,各諸侯國根本不將其當作一回事了。
周顯王五年(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主動祝賀秦獻公嬴連(嬴師隰)即位,秦國的政治地位因此迅速抬升,秦獻公就此稱霸。
周顯王九年(公元前360年),周顯王又主動送上了用來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討好秦獻公。
周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秦國在周王朝與諸侯會盟。周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周顯王把諸侯之長“方伯”這個名稱送給秦孝公。
周顯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6年),周顯王又祝賀秦惠文王贏駟即位。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周顯王又送上了用來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
周顯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王自己稱王。自此以後,諸侯都各自稱王了。
周顯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周顯王逝世,兒子姬定即位,是為周慎靚王。周慎靚王在位六年後逝世,兒子姬延即位。是為周郝王。周郝王在位時,東西兩周分裂,各自為政。周郝王又把國都遷到了宗周。當時,位於西周的周武公姬共之的太子死了,還有五個兒子都是庶出,沒有嫡子可以立為太子,周武公很頭疼。楚國下卿司馬翦對楚懷王熊槐說:“咱們不如用土地資助公子咎,替他請求立為太子。”另一位楚大夫左成說:“不行!如果我們用土地資助了公子咎,而西周卻不聽我們的,這樣您的主意就行不通了,與西周的交情也疏遠了。我們不如去問問周君,到底想要立誰為太子,然後悄悄地告訴給司馬翦,然後司馬翦再讓楚國資助給他土地。”結果,西周真的就立公子咎為太子。
周郝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國發兵攻打宜陽,楚國則派兵去援救。當時楚國以為西周是幫助秦國的,所以想順帶攻打西周。大夫蘇代則為西週遊說楚懷王說:“您怎么知道西周是幫助秦國的?說西周幫助秦國比幫助楚國更出力的人,是想讓西周投到秦國方面去,所以人們都把西周、秦國放在一起說‘周秦’啊。西周如果覺得自己解脫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國一方,那可就真是幫助秦國取西周的妙計呀。我為大王考慮,西周為秦國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為秦國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這樣,才能讓西周與秦國疏遠。如果西周與秦國絕了交,就一定會投向楚國郢都的。”楚懷王聽從了蘇代的意見,放棄了攻打西周的計畫。之後,秦國向東周和西周借道,想通過兩周之間的地區去攻打韓國。周郝王擔心:借了道會得罪韓國,不借又會得罪秦國。大夫史厭便對周郝王說:“為什麼不派人去見韓公叔呢?就對韓公叔說:‘秦國敢穿過周地去攻打韓國,是由於信任東周。您為什麼不給周一些土地,並派出人質前往楚國呢?’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不相信周君,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說:‘韓國非要給我們周一些土地,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也就沒有說詞兒,不讓周接受韓國的土地了,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又是聽命於秦國了。”從此以後,兩周只能在各諸侯強國之間左右搖擺,以乞求生存。秦國召見西周君,西周君不願意去,就派人對韓王說:“秦國召見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陽,大王為什麼不派兵駐守南陽?周君將以此為藉口不到秦國去。周君不到秦國去,秦國就一定不敢渡河來攻打南陽了。”東周和西周打仗,韓國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為東週遊說韓王說:“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國都,有許多鐘鼎寶器和貴重的寶物。您如果控制住軍隊不出動,就可以讓東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盡得西周的寶物。”周郝王被稱做成君。楚軍包圍了韓國的雍氏,韓國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東周君姬班害怕了,叫來蘇代把這事告訴了他。蘇代說:“您何必為這件事擔憂呢!我能使韓國不向東周要兵器和糧草,又能讓您得到高都。”東周君說:“你如果能辦到,我可以把國政交給你。”蘇代會見了韓相國公仲侈說:“楚國包圍了雍氏,原來計畫三個月攻下,如今已經五個月了,還攻不下來,這說明楚兵已經疲憊了。現在您向周要兵器糧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經疲備了。”韓相國說:“對。可是使者已經派出去了。”蘇代於是說:“為什麼不把高都送給東周呢?”韓相國非常生氣,說:“我不向東周要兵器糧草也就夠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把高都送給東周呢?”蘇代說:“把高都送給東周,東周就會轉過來投向韓國,秦國聽了一定很惱火,怨恨東周,與東周斷絕使者的往來,這樣就等於是拿一個破爛的高都換來一個完整的東周。為什麼不給呢?”韓相國聽了大樂說:“好。”果然把高都送給東周了。
周郝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蘇厲對周郝王說:“秦國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魏國大將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這些都是白起乾的。這個人善於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帶兵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么西周就危險了。您為什麼不派人去勸說白起呢?您可以講楚國養由基的故事給他聽,然後說:如今,您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您的功績是很大了。現在您又帶兵出伊闕塞,過東西兩周,背對韓國,攻打梁國,這一次如果打不勝,就會前攻盡棄。您不如假稱有病,不要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了’。”
周郝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國攻破了魏國的華陽。東周的大夫馬犯對東周君說:“請允許我去讓梁國給東周築城。”他跑去對梁王嬴甚說:“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請讓我把九鼎獻給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後希望能想辦法救我。”梁王說:“好。”於是給他一批士兵,聲稱是去保衛東周。馬犯又去對秦昭襄王嬴則(嬴稷)說:“梁國並非是想保衛東周,而是要攻打東周。您可以派兵到國境去看看。”秦國果然出兵。馬犯又去對梁王說:“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沒有辦成,請您讓我在以後找適當的機會再獻九鼎吧。但是現在您已經派兵到東周去了,諸侯都起了疑心,懷疑您要伐東周,以後您辦事將不會有人相信了。不如讓那些士兵為東周築城,藉此把諸侯懷疑您要伐東周的事端蓋住。”梁王說:“好。”於是就讓那些士兵給東周築城。
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郝王在秦國的說客對周冣說:“您不如稱讚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應地獻給秦國作為太后的供養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興,這樣您和秦國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認為這是您的功績;交情不好,勸周君歸附秦國的人一定會獲罪。”後來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冣果然對秦昭襄王說:“如果為大王您考慮,那就不應該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實在利益不多,卻使您的名聲讓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為秦國攻打西周的名聲而害怕,一定會往東邊去與齊國聯合。您的軍隊在西周打得疲憊了,又使天下都去與齊國聯合,這樣,秦國就稱不了王統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國疲憊呢,所以鼓勵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國和諸侯都疲憊了,那樣您的教命就不會通行於諸侯了。”
周郝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韓、趙、魏三國與秦國相對抗。西周派相國御展前往秦國,因為怕遭到秦國的輕視,就半路返回來了。有人對御展說:“秦國是輕視您還是重視您,這個還不能確料。秦國是想要了解那三國的實情。您不如趕快去拜見秦王,就說‘請讓我來給您打探東方三國的變化’,秦昭襄王一定會重視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視您,就表明秦國重視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國的信任。至於齊國對西周的重視,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齊國聯絡好了。這樣,西周就可以永遠不會失去與強國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轉而發兵去攻打韓、趙、魏三國。
周郝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軍攻取了韓國的陽城負黍,周郝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國,與東方各諸侯相聯合,率領天下的精銳部隊出伊闕塞去攻打秦國,使得秦國與陽城之間無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將軍摎攻打西周。周郝王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了秦昭襄王。秦國接受了周郝王獻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其後周赧王久不視事,國權已為西周公與東周公把持,西周公據洛陽,東周公據鞏邑。到了東周君姬班、周郝王姬延二人逝世後,西周一地的民眾就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於是輕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寶器物,又把西周公遷到狐地。此後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嬴異人又乾脆滅掉了東周公。東西兩周就全都歸屬於秦國了,周王朝的祭祀從此斷絕。三川郡,就是後來的河南郡。後來的秦始皇嬴政因其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這三條大河,故而命名為三川郡。
三川郡的住民多是原周王朝的故民,周滅國後,有許多遺民不許再稱姬姓,多被秦王以郡名命作三川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川氏。
註:
三巛氏與三川氏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聯,要注意分別。

第七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先秦時期秦國巴蜀四川,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四川”之名,黃公紹在《古今韻會舉要》中指出:“宋朝時有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實際上,在周慎靚王姬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贏駟出兵西靖,滅巴、蜀二古國,之後設定了巴、蜀二郡之時,即已稱有“巴蜀四川”了,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早已名聲赫赫。
故巴、蜀二國之國民中,即有人以四大川為姓氏,稱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八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古女真必蘭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必喇氏,亦稱別蘭氏、畢力揚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世居和悠(今烏蘇里江入黑龍江口一帶)、長白山、黑龍江、烏蘇里江口。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
滿族、達斡爾族必喇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姓為川氏、何氏、河氏、楊氏等,川氏亦寫作巛氏,讀音作chuān(ㄔㄨㄢ)。

得姓始祖

蚩尤、陳軫、姬延。

遷徙分布

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七十六位,多以潁川、三川、蜀郡、巴郡、遼東、三巛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潁川郡:夏王朝建立後,許地是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夏啟建都於夏邑,“大饗諸侯於鈞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東麓)。殷商時期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長葛),昆吾(今河南許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戰國末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為穎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西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今河南許昌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今河南長葛老城)、鄢陵縣(今河南鄢陵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三國時期,曹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許昌郡(今河南許昌張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河南長葛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河南長葛老城)。東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為潁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隋晁時期改許州為潁川郡,轄十四縣,潁川(今河南禹州)、長葛、許昌、隱強(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稱許州。北宋初,許州,隸京西路。宋元豐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宋大觀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時期,許昌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廢長社縣,併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明萬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朝初期,許州、禹州屬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河南新密)、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民國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河南許昌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所鄭縣(今河南鄭州),鄢陵則直屬河南省。
三川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三巛邑:即今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滇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漢、唐時期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漢時期麗江設遂久縣。元朝時期先設茶罕章管民官,後改麗江宣慰司,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朝初期置麗江府。清朝時期設麗江軍民府。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設雲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2月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設麗江專區,專署駐麗江縣,轄麗江(駐大研鎮)、永勝、鶴慶、劍川、蘭坪、維西、中甸、華坪等八縣及寧蒗(駐大村街)、碧江、福貢、貢山、德欽五設治局。1952年原寧蒗設治局改設寧蒗縣;碧江設治局改設碧江縣傈僳族自治區;福貢設治局改設福貢縣傈僳族自治區;貢山設治局改設貢山縣傈僳族自治區;德欽設治局改設德欽縣藏族自治區。麗江專區轄九縣、四自治區。1954年碧江縣傈僳族自治區改設碧江縣;福貢縣傈僳族自治區改設福貢縣;貢山縣傈僳族自治區改設貢山縣。將碧江、福貢、貢山3縣劃歸怒江傈僳族自治區。麗江專區轄九縣、一自治區。1956年德欽藏族自治區改為德欽縣;將蘭坪縣劃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鶴慶、劍川二縣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年9月19日寧蒗縣改設寧蒗彝族自治縣(駐大村街)。麗江專區轄六縣、一自治縣。1957年將中甸、維西、德欽三縣劃歸迪慶藏族自治州。麗江專區轄三縣、一自治縣。1961年4月10日麗江縣改設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駐大研鎮)。麗江專區轄二縣、二自治縣。1970年麗江專區改稱麗江地區,地區駐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駐大研鎮)、寧蒗彝族自治縣(駐大興鎮)二自治縣及華坪(駐中心鎮)、永勝二縣。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122號):撤銷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設立地級麗江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古城區福慧路,麗江市設立古城區,古城區轄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大研鎮、龍山鄉、七河鄉、大東鄉、金山白族鄉、金江白族鄉。區人民政府駐大研鎮福慧路,設立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轄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黃山鎮、石鼓鎮、巨甸鎮、白沙鄉、拉市鄉、太安鄉、龍蟠鄉、金莊鄉、魯甸鄉、塔城鄉、大具鄉、寶山鄉、奉科鄉、鳴音鄉、石頭白族鄉、仁和傈僳族、黎明傈僳族鄉、九河白族鄉,縣人民政府駐黃山鎮,麗江市轄原麗江地區的永勝縣、華坪縣、寧蒗黎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05年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永勝縣金官鎮和梁官鎮,合併設立三川鎮,鎮政府駐原金官鎮政府駐地;撤銷永勝縣板橋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順州鄉,順州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永勝縣太極鄉,其行政區域併入濤源鄉,濤源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華坪縣龍洞傈僳族鄉,其行政區域併入中心鎮,中心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華坪縣溫泉彝族鄉,其行政區域併入榮將鎮,榮將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華坪縣文樂傈僳族鄉和大興鎮,合併設立興泉鎮,新設立的興泉鎮政府駐原大興鎮政府駐地。撤銷玉龍縣仁和傈僳族鄉,其行政區域併入石鼓鎮,石鼓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玉龍縣金莊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黎明傈僳族鄉,鄉政府駐原金莊鄉政府駐地。撤銷寧蒗縣紅旗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大興鎮,大興鎮政府駐地不變。
蜀 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時轄地在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自漢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時期升為成都府。後治置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期蜀郡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縣。
巴 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為楚州,隋朝時期改為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為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為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潁川堂:以望立堂,亦稱穎川堂。
三川堂:以望立堂,亦稱河南堂。
三巛堂:以望立堂,亦稱麗江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稱巴州堂、楚州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餘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