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衛生方》討論瘴瘧證治,指出瘴瘧與傷寒不同,此書較吳又可《瘟疫論》早三百餘年,對於流行於嶺南的傳染病在認識上已有很大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嶺南溫病學
- 出處:《嶺南衛生方》
- 醫學對象:瘴瘧證治
- 所屬醫學:嶺南醫學
概述,發展歷程,
概述
嶺南溫病學是嶺南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嶺南中醫中具有鮮明的地理、氣候、環境特點的一個學術流派。其形成和發寒嘗照熱展既受到清代葉天上、吳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江厚擊擔浙溫病名家學術體系的影響,同時,又結合嶺南的具體情況,具有鮮明的嶺南醫學特色,因而也豐富了我國溫病學的內容,為完善溫病學說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嶺南醫家對急性外感熱病和傳染病的認識甚早。晉代葛洪對傳染病如丹毒、瘧疾、恙蟲病等已有論述,《肘後備急方》首載用青蒿治瘧疾;宋代陳昭通等著《太平聖惠寒洪方》及元代釋繼洪著《嶺南衛生方》已明確提出嶺南之地理、氣候及飲食習慣、人的體質均與中原有異,載有不少防治溫病的方劑。
發展歷程
清代嶺南醫家何夢瑤著《醫碥》,詳論“火”與“濕”證,對後世嶺南溫病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何氏長期親自參加溫病的診療工作,其“立方救療,多所存活”。
他仔細觀察研究熱帶、亞熱帶地理氣候條件下人體病變的規律,並針對當時景岳學說盛行,不少醫生忽視嶺南的實際而濫用溫補之弊,強調南方“凡病多火”、“多濕”,運用臟腑經絡學說對火熱證進行辨治。對於濕病強調合理運用理牌祛濕法,用藥有其獨到之處。
據史料記載,清初南方諸省曾暴發幾次瘟疫大流行,提高瘟疫病的診治水平成為當時醫務界的當務之急,不少嶺南醫家繼承了吳又可《瘟疫論》的學術觀點,致力於瘟疫病防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