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

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

《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宗齊,許子東

基本介紹

  • ISBN:9787532586134
  • 作者:蔡宗齊、許子東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定價:88.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嶺南學報
內容簡介
《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收入知名學者陳平原、夏曉虹、陳大康、王德威、許子東等人最新研究成果。對中國古典與現當代文學中的“穿越”現象加以理論梳理。陳平原《追摹方、混搭與穿越——晚清畫報中的古今對話》、夏曉虹《從“海盜之書”到“祖國第一政治小說”——晚清的“新評<水滸傳>》、陳大康《近代報刊小說轉載編年史》等文章對近代報刊與近代小說觀念等的研究尤其深入、系統。王德威《香港另類奇蹟——董啟章的書寫/行動和<學習時代>》、許子東《架空穿越:第三種虛構歷史的文學方法》等文章則把脈香港當代文壇創作狀況。《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所收錄的文章視角獨特,力圖展現中國文學研究的新方法。 《 嶺南學報》 復刊,已經第八輯。這是第一次較集中地刊載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我們是在...(展開全部) 《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收入知名學者陳平原、夏曉虹、陳大康、王德威、許子東等人最新研究成果。對中國古典與現當代文學中的“穿越”現象加以理論梳理。陳平原《追摹方、混搭與穿越——晚清畫報中的古今對話》、夏曉虹《從“海盜之書”到“祖國第一政治小說”——晚清的“新評<水滸傳>》、陳大康《近代報刊小說轉載編年史》等文章對近代報刊與近代小說觀念等的研究尤其深入、系統。王德威《香港另類奇蹟——董啟章的書寫/行動和<學習時代>》、許子東《架空穿越:第三種虛構歷史的文學方法》等文章則把脈香港當代文壇創作狀況。《嶺南學報(復刊第八輯)——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所收錄的文章視角獨特,力圖展現中國文學研究的新方法。 《 嶺南學報》 復刊,已經第八輯。這是第一次較集中地刊載現當代文學研究的論文。我們是在2015年春開始策劃相關專輯的。最初我和系內教現代文學的同事商議,開一個“故事新編與穿越”的會。不久我在港大開會碰到王德威談起這個設想,我們覺得這個題目必然關涉現當代,也必然與 古典有關。“穿越”課題既是熱點又是“禁區”,卻鮮有嚴肅的學術討論。我們想請些行內的專家來,平心靜氣地討論。王教授很感興趣,答應一定會來。同年秋天,學報主編蔡宗齊教授建議把會議題目改爲“現代與古典文學的相互穿越:故事新編與理論重建”,話題從現當代創作擴展到理論,時間跨度則涵蓋古典和現當代。事實上,後來在會上宣讀的論文,的確可分兩類,一是研討現當代創作的“穿越”現象,二是理論研究中的“跨學科”實踐。 研討創作中的“穿越”現象,勢必要關注真正當下、新時代的最新作品。以“架空”一詞論文學,從劉禹錫到魯迅,都有些貶義,但自從以日語漢字“進口”後卻成爲最時興的小説類型。王德威教授的論文探討了幾部最新的(很多其他與會者還沒來得及閲讀的)香港長篇,不僅顯示一貫敏鋭的理論視野,而且也表達了對香港現實的特別關注。同樣關注最新文學/ 文化現象,許子東尋找的樣本則是暢銷熱播的《琅琊榜》 。將“穿越架空”和“古爲今用”、“故事新編”並列爲文學虛構歷史的三種方法,從最熱門的作品/現象來探索文學生産機制及社會集體無意識,我們會發現越是“穿越”越是現實:既有編劇觀衆無聲共謀的“平反”情節主題,也有大衆百姓對英明清廉“良王”的無意識期待。本期學報討論的另一部引人注意的當代作品是《繁花》。陳曉明排列解析小説中60與90 兩個年代如何互相穿越,歷史敘事與鴛蝴筆法怎樣交叉並置。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有關《繁花》的論文——而且還不是從方言及書面語角度出發。讀陳曉明的細密分析,我們也只能“不響”。陳平原關注晚清畫報已經多年,這次他特地結合會議的“穿越”主題,討論清末民初文字與圖像的古今對話。在陳平原那裏,資料從來不只是資料。討論“新聞”與“古事”的關係,討論“臨摹”與“混搭”,“在新知識的淵源和舊圖景的更新中, 意義如何挪用,功能怎樣轉化,以及借古諷今的可能性與合理性,都值得仔細追究”。講的是一百年前,也似乎在講當下。這期學報裏也有些論文重新討論有爭議的“老課題”,王文英以“現代性與古典性的交融”,分析郭沫若的歷史劇。顧農探討留學生魯迅所設計的中國道路。程光煒從“革命戰爭題材小説的概念”, 討論五六十年代的“三紅”等作品。事實上,今天海內外學界關於“五四”、關於八十年代、甚至關於“文革文學”,爭議都不大,最缺乏共識的,就是怎麽評價“十七年”。記得洪子誠有過一個既形象而又深刻的提問:十七年文學究竟是遺産?還是負債?程光煒的論文含蓄地告訴我們:既是遺産,也是負債。換個説法,那就是“負資産”。 在第二類理論越界的實踐和探討中,張麗華一文仔細比較魯迅、陳寅恪對唐小説的不同看法,既細密梳理了《中國小説史略》與胡應麟、鹽谷溫的學術淵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