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峙埠村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建村。因建村處地形如煮鹽之鏊,故命村名鏊池埠,後演變成嶗峙埠村。另一說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徐姓、李姓同年來此定居,因建村處地勢低凹,西有大河,四處有小河溝,故命名嶗峙埠村。 嶗峙埠村位於海陽市南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39′。東與從上村為鄰,西隔路疃河與東荊家村相望,南瀕黃海,北隔大河與大沽頭村相鄰,隸屬大閻家鎮,東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17.5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230戶,681人。有徐、李、包、張、於等姓,均為漢族,其中李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名稱:嶗峙埠村
  • 建村時間: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
  • 總面積:3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73.3公頃
  • 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等
  • 全村:230戶
  • 人口:681人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9年,村成立國小,入學人數25人,入學率僅為70%。隨著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學校設施改善,教學質量也得到提高。2002年,學生入學率達到100%。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7人。村“兩委”重視科技文化建設,採取多種形式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提高科技文化素質。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一年中要有半年以上吃糠咽菜,生活十分艱苦。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糧食300公斤,全村總收入7.4萬元。2002年,全村收入530萬元,人均存款15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110輛,機車120輛,電話120部,彩電200台,電冰櫃80台,洗衣機23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80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新建房屋整齊寬敞。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21平方米。 集體福利改革開放後,隨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民福利也不斷提高。1982年村投資8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2月,中共龍山區委書記張善亭,指導本村建立起職、農、青、婦四大團體,徐希斌任職工會長。同年,李玉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之後,又有李玉華、徐希斌入黨,三人組建起黨小組。1945年成立黨支部,李玉梅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里成立除奸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青年支援前線,參軍參戰。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6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2名。先後有李玉梅、李玉華、徐振先、徐希斌、徐敏先、李玉臻、李玉興、李丕信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8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治安、民兵、婦女等組織。先後有李玉梅、徐慶先、徐振先、李玉庭、徐希江、李玉琢、李玉輝、李玉興、徐希暖、李丕祿、李丕信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1999年,李丕祿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李丕信當選村委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