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黃村

崗黃村

崗黃村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距離陳曹鄉5公里。年平均氣溫17.5℃,平均海拔70米,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適宜種植花木、玉米、小麥、大豆、花生等作物。居民收入主要以種植、勞務收入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崗黃村
  • 外文名:GangHuang Village
  • 詳細地址: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崗黃村
  • 姓氏:黃
  • 郵編:461112
  • 村莊歷史:640多年
  • 祭祖日期:清明節前後
  • 海拔:70米
  • 方言:中原官話
  • 電話區號:(+86)0374
  • 車牌代號:豫K
村史,尋根,村莊現狀,

村史

河南省檔案局保存的《許昌縣編修省志採訪材料》卷478記載:“現今許昌東北距城五十餘里之崗黃村黃姓者,相傳為成吉思汗之後裔。”鐵穆爾脫脫氏是元朝末年的一位官員,官至侍郎,後被朝廷委任到河南南部某州為官。因他為官清正廉潔,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故被人提前告知“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農民大暴動。他得信後,便帶著家眷連夜向北逃遁。途中,脫脫氏一家不幸被起義軍發現。當脫脫氏一家逃到許州境東北一帶時,追兵越來越近,
村始祖黃侍郎墓村始祖黃侍郎墓
情況十分危急。脫脫氏舉目四望,只見這裡的土崗連綿起伏,崗下一片大荒灘,灘里長著一人多高的黃蒿草,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正是一處容身的好地方。脫脫氏心中大喜,立即帶著全家人鑽進草叢,選擇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躲藏起來。追兵果然沒有發現他們,撲空而回。
脫脫氏一家雖然一時僥倖躲過災難,但卻不敢繼續往北走,只因反元起義軍已經席捲大河南北,到處都在搜捕蒙古官兵。脫脫氏審時度勢,決定就在此地安家落戶居住下來。他令全家人脫掉蒙族服裝,換上漢人衣著,改說漢人方言,對外稱是異鄉人落難於此。同時,全家人日夜不停披荊斬棘,開墾荒灘,營造屋舍,謀長久生存之計。為感念黃蒿草的救命之恩,他們全家人遂改姓黃,脫脫氏本人更名為黃遵道。因為村莊建在延秀崗上,故村名就叫“崗黃村”該村開枝蔓葉至2018年已傳承二十五世之多,600餘年歷史。黃氏子孫分散至河北陝西新疆青海上海河南等其它省份二十餘萬人,各地分出的姓氏也有二十餘個。
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祖成吉思汗

尋根

1997年,村裡的賢者帶著黃氏族譜前往內蒙古尋根,受到內蒙古末代王爺奇忠義老先生的接待。在翻閱大量歷史資料考證後發現,黃遵道生於1305年,乃為忽必烈第四世曾孫。其父親為元成宗鐵穆爾(1295年——1307年在位),自幼在宮廷長大,習文練武,研習兵法。元文宗鐵穆爾時期,賜封為兵部侍中郎,後下放襄陽郡任知府。知府任上,他為官清廉,政績卓著,百姓擁戴,加封萬戶侯,累封江北王爺。
大元後裔黃氏家譜大元後裔黃氏家譜

  

  

  

  

  

村莊現狀

如果你有機會走一走崗黃村,從村民的面貌特徵和風俗習慣上仍能找到一些蒙古人熱情好客、豪爽灑脫的跡象,還能看到延秀崗的遺蹟和荒地上的黃蒿草。如今,崗黃村的青年人都樂意到內蒙古草原去打工及旅遊。
村裡有一個很大的土冢,位於村莊西部兩土崗之間,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多次被盜墓賊偷盜。村民們時常在土冢附近看到一些石頭獅子、石頭雞子等石雕的小動物。還有老一輩村民說,土冢的前面曾有一個泉眼,一年四季水流不斷。
而今,土冢被黃氏村民保護起來,並用水泥和磚塊封上。在尋根問祖之後,黃氏後人有捐資在土冢前樹立了黃氏先祖的碑刻,每年定期祭拜。如今土冢乃為許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黃蒿草,中文百科中並沒有關於黃蒿草的資料,應該是艾蒿或者黃花蒿這兩種野生植物。艾蒿和黃花蒿都是傳統的中草藥,株高能長至1.5米左右。

  
關於土崗,據史料記載乃為華夏最古老河流之一 ——渭水的河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