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靈芝(河北梆子名角)

崔靈芝(河北梆子名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崔靈芝,十九世紀末戲劇界的一位頗有影響的河北梆子名角。男,河北武清太子務村人。藝名原名崔德榮。1879年4月11日[光緒五年(己卯)三月二十日]出生。早期著名的河北梆子旦角花衫演員,與楊韻譜、丁靈芝、芙蓉草等梆子名旦被譽為“梆子六草”,有“梆子梅蘭芳”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靈芝
  • 別名:崔德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79年4月11日
  • 主要成就:十九世紀末戲劇界的一位頗有影響的河北梆子名角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崔靈芝曾經擔任三樂班的教師,教授過芙蓉草等演員。民國初年梁漱溟之父梁濟(字巨川)編成“女子愛國”劇本,由名角崔靈芝演出多次,其劇本全文就披露在《京話日報》上。1918年,崔靈芝、薛固久孫培亭、馬全祿、劉興周、田子衡等10家股東,在歌舞台聯合創辦梆、簧“兩下鍋”的科班-群益社。崔靈芝擔任社長。1924年馮玉祥將軍與李德全女士舉行結婚典禮,在南苑機場舉辦三天堂會戲,由崔靈芝親率科班全體師生演出。

人物經歷

崔德榮因多年生活在城關八里莊村岳父家,常被城關的老輩人憶起。崔靈芝幼年家境貧寒,全家靠父親當車夫掙錢維持。他十三歲被父親送到城裡魁慶班劇團學唱河北梆子,之後在魁慶班勤學苦練,加上天生男性女相和一副好嗓子,很快就得到師父信賴,學戲幾個月就登台跑龍套,開始嶄露頭角。
崔靈芝從師何人已難考證,但“一夜走紅”是清光緒十三年(1887)他17歲時,隨師在上海大戲院唱的第一場戲《蘇三起解》轟動了上海,多家報紙刊登崔靈芝的大幅照片。接著又唱了幾場《秦香蓮》,名揚全國。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7月15日,在承德避暑山莊御花園戲樓,身著一身青衣的“秦香蓮”登場了。表情悽苦蒼涼,臉上掛著淚痕——“相爺慢來容奴稟,家住湖北當陽府。姓秦名字叫香蓮,奴的丈夫陳世美……”唱至此,台下一片叫好聲。這秦香蓮的扮演者就是崔靈芝。
崔靈芝到北京天橋獻藝時,已同河北梆子名角蓋陝西、一千紅、拾菊花、小呂布、十二旦、於德芳等並被贊為“各懷絕技”。在河北梆子“鼎盛期”,崔靈芝同響九霄、小香水秦風雲賈桂蘭等名家譽滿京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崔靈芝領銜天津梆子戲班被邀請赴海參崴(今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巡演,以後那裡便成為天津多位河北梆子藝人常去的演出地。
清朝末年,崔靈芝被宣進宮為慈禧唱戲。慈禧愛聽崔靈芝的唱腔,更喜歡他的扮相,在宮裡一唱就是幾年。崔靈芝每唱一場戲,慈禧就給一次賞,有時慈禧聽得高興,還加賞或重賞。崔靈芝攢下不少積蓄。
崔靈芝有兩子,長子崔少文、次子崔少章。長子背著崔靈芝以兩萬銀元當上縣官。此事傳到宮裡,觸怒慈禧:“拿我的錢,買我的官,還了得!”便以“欺君之罪”將崔少文、崔少章抓捕入監。崔靈芝以幾萬銀元買通關口,將兩子贖出。崔少文出獄便隨舅父遠赴東北直至患病而死。此時崔靈芝仍在宮中唱戲,直到辛亥革命爆發。
崔靈芝心灰意冷。他對自己的演藝暗暗發誓:不傳後、不外傳、不留聲、不留影。他說:“我算什麼名角,連兒子都救不了,別讓後人恥笑了。”崔靈芝於1920年10月因思子成疾逝於北京,終年50歲。
崔靈芝病逝後,其北京家產被人霸占,老家八畝薄田也賣給他人。次子崔少章改唱京劇。當時梅蘭芳崔靈芝為師伯,稱崔少章為二哥。崔少章保留其父的很多劇本,都給了梅蘭芳,也算是對中國戲劇的一點貢獻。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戲劇家協會派員來武清蒐集崔靈芝生前資料時,高度評價崔靈芝為“一代河北梆子名角,是中國戲劇史上有影響的藝術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