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鐵成(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一級畫師)

崔鐵成(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一級畫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京風情畫家崔鐵成,北京滿族人,1964年7月畢業於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西畫系,崔鐵成先生的繪畫以西洋畫的色彩和造型為根基,用中國畫的皴、擦、點、染為表現手法,畫出了俄羅斯古典油畫的氣質和中國童話的幻境。劉先銀撰文:筆耕葡苑齋 情系老北京:記"北京風情畫家"崔鐵成;分別刊登於1997年2月15日北京晚報第一版,及1997年8月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會刊第一版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鐵成
  • 外文名:Cui Tieche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42年2月
  • 職業: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解放軍藝術學院
  • 主要成就:創出“老北京風情畫派”
  • 代表作品:北京風情畫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成就榮譽,人物評價,作品賞析,

人物生平

崔鐵成 1942年4月生,滿族,曾用名肖坡北京市人,1964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西畫系,教授,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一級畫師,老北京風情畫專業創作員,北京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教授。1980年開始收藏,主集老北京古建築及人物照片、鼻煙壺、玉雕。
崔鐵成北京風情畫崔鐵成北京風情畫

主要作品

《雨後歸來》,《如意》等。

成就榮譽

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展覽分別獲北京市和全國展優秀獎,被國務院、中南海等收藏。在繪畫藝術領域裡創出"老北京風情畫派",走出了自己的路。1997年,參加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近些年來創作的老北京風情畫作品,得到海內外各界的肯定和讚揚。北京電視台"台北時間"欄目拍攝並播出專題片《北京胡同畫家--崔鐵成》,引起了各界的矚目;北京電視台"北京您早" "色彩空間" "皇城根"等欄目先後拍攝井播放專題片《北京風情畫家--崔鐵成》;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先後三次、每次一個小時現場直播《畫家崔鐵成名人訪談》;《北京晚報》(頭版)、《美國僑報》、《中國林業報》(頭版)、《綠色周末》(彩色版)等數十家報刊先後發表作品文化新聞報導《鐘情老北京畫家--崔鐵成的藝術道路》。傳略已入編《世界名人錄》。

人物評價

崔鐵成先生的繪畫以西洋畫的色彩和造型為根基,用中國畫的皴、擦、點、染為表現手法,畫出了俄羅斯古典油畫的氣質和中國童話的幻境。
筆耕葡苑齋 情系老北京:記"北京風情畫家"崔鐵成
在琳琅滿目的書畫作品中,人們常常被那充滿老北京風情的畫面深深地吸引著。他的繪畫是以西洋畫的色彩和造型為根基,繪畫的作者就是北京風情畫家第一人---崔鐵成先生。
門樓、胡同、四合院,養鳥的、剃頭的、拉洋車的,還有沿街叫賣的,乃至老北京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在如今已成著名畫家崔鐵成腦海中形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祖祖輩輩的北京生活,孩提時夢幻般的回憶,使這位畫家把描繪老北京當成自己終生的追求,一畫就是四十多年,從黑髮畫到了兩鬢斑白,四十年來,不顯山,不露水,他或筆耕於斗室或觀察於街巷,每一幅畫中都包容著老北京的典故、民間的風俗、以致展現著確切的街巷。於是,人們從他的畫中追憶往事,回味歷史,重溫昔日的北京文化。人們在嘆為觀止他的畫作的同時,不禁會追尋這位畫家幾代人土生土長的北京情結和這位畫家的藝術之路。
崔先生,1942年出生於北京南城,祖父是從事古建繪畫和雕刻設計的藝術家,爺爺哥五,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一家60多口住在一個三重院落的四合院內。院中套院,有著典型的老北京建築風格,和老北京大戶人家特有的生活氛圍。院中那間畫室里常有文人雅士題詩作畫,那平日裡常見的花鳥草蟲乃至小屋和樹木躍然紙上,竟是那樣的美妙,在崔先生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好奇和極大的繪畫興趣。漸漸地,那大門腿上的磚雕,瓦頭上的壽團、椽頭上的萬字頭乃至大門下兩邊的抱古石墩上雕刻著的富貴牡丹,院內順著十字土甬道擺放的無花果、夾竹桃、石榴樹,影壁牆前的大魚缸,都引起這位孩童極大的衝動,他把這些所見畫在地上、牆上、紙上以表達自己最初的感受。如今,每每談到這些,崔先生總有一種興奮和眷戀在心頭,好像這一切就在昨天;每每拿起畫筆描繪老北京風情,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場景:家中廊沿下八盞大宮燈,那燈籠上的龍鳳呈祥的雕刻,家中的千年古槐,古槐上邊的喜鵲窩,還有那大門上"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事長"的聯句,歷歷在目。那反映"家合萬事興"的順口溜"天棚、魚缸、石榴樹,肥狗、胖丫頭"時常在耳邊迴蕩。
這一樁樁往事,一件件老北京的民俗深深地印在崔鐵成的腦海中,無法抹去;那最初在地上、牆上、紙上所要表達出來的體驗成了崔先生畢生的追求,從國小畫到中學,畫進了美術學院,一畫竟畫了半個世紀。
解放軍藝術學院,崔先生主修西洋繪畫--油畫和水粉,為了打好國畫基礎,崔鐵成先生隨許麟蘆和郭傳璋兩位前輩學習花鳥畫和山水畫。國畫學習,崔先生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加之老師耐心、細緻的指點,國畫花鳥山水進步很快。葡萄是崔先生最喜歡錶達的體裁之一,葡萄的色彩、水分、甜潤的口感和緊密的結構都給他以飽滿的情緒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境界。於是,他將自己的畫室取名為葡苑齋。
每到葡萄收穫的季節,崔先生將一串串玲瓏剔透、五顏六色、斑駁陸離的玉珠連著藤條布滿自己的畫室,葡苑齋頓時情趣盎然,如同豐收在望的葡萄園,然後開始創作,捕捉靈感。無怪乎,崔先生的葡萄畫得是那樣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在畫界贏得聲譽。
儘管他在花鳥山水等方面都顯露出可造之才,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老北京風情畫為終生的耕耘園地。
於是,1978年,在繪畫道路上走過了二十五個春秋,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之後,步入中年的崔鐵成帶著童年的遐想毅然決然地走出城裡,孤身一人隱居在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在一間茅草屋裡開始了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的第二個歷程,平日裡的寂寞、孤獨;夏日裡的炎熱和蚊子、蒼蠅的叮咬;冬天裡,寒冷刺骨的西北風;使這位錚錚男兒飽嘗了人生的種種體驗,他一畫就是十一個年頭。
這十一個年頭,崔先生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寂寞和困苦。這十一個年頭,正是崔先生頑強拼搏和執著追求的真實寫照。這十一個年頭,對崔先生來說是一次人生的考驗,更是藝術生涯的一次脫胎換骨的蛻變。
刻苦磨鍊使他打下了紮實的功底,廣采眾長使他嫻熟駕馭多種繪畫技能,不倦探索使他在技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辛勤勞作使他留下了大量的佳作。他用對人生的老實態度為筆,飽蘸對家鄉北京發自內心的熱愛,在宣紙上傳達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以別具一格的面貌。因而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創造,更是人生的格言、生活的警句、無聲的詩篇。
十一年的苦行僧的生旅,使那孩提時的影像漸漸清晰地躍然紙上,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畫作,這種凝聚著崔先生大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表達出來的自己孩童時仙境般生活情景的作品正在中外畫壇上得到掌聲。
在掌聲面前,崔先生並沒有陶醉,更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刻苦勤奮,他把畫筆裝在隨身攜帶的書包里,一有時間就寫下他獨特的人生體驗,畫下他心中的老北京風情。
如今,崔鐵成這個名字,正隨著他的作品蜚聲中外畫壇,葡苑齋主人正以“北京風情畫家第一人”的稱號迎接未來、邁向世界
刊登於1997年2月15日北京晚報第一版 作者:劉先銀
刊登於1997年8月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會刊第一版等等。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