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大觀:玉山曲話》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崑曲大觀:玉山曲話
- 作者:楊守松
- 類別:藝術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06394062
《崑曲大觀:玉山曲話》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崑曲大觀:玉山曲話》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崑曲大觀·玉山曲話》 用一篇篇小短文留下曲家、曲友、曲迷們與崑曲不得不說的小故事,仿佛一個崑曲小品集,短小精悍,生趣盎然。文集橫亘古今,跋涉四海,記錄了...
侯玉山(1893年8月28日-1996年11月4日),北方崑曲演員。漢族。河北高陽人。侯玉山的戲路寬,功夫硬,氣質樸實,表演富於鄉土氣息。能演花臉、武生、武丑、老生戲60餘出,並擅長瀕於失傳的弋腔。他以大淨戲著稱,享有活鐘馗的美名。代表劇目有《嫁妹》《五人義》《火判》《通天犀》《華容道》《敬德釣魚》等。
李益仲河北省豐潤縣人是一位崑曲演員。北方昆弋班名淨、藝師。河北省豐潤縣人。十一歲入玉田縣益合科班學戲,出科後隨班演於京東各地。1900年庚子之亂,與王益友、侯益才、侯益太等散走京南,先後搭慶長班、北京肅王府復出安慶班、德慶合班及京東各班。約於1916年,集合昆弋藝人成立同和班,並於1917年率班...
《崑曲大觀:前世今生》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崑曲大觀·前世今生》以濃墨淡彩潑灑出高雅經典的崑曲穿越時光六百年的畫卷。悲欣交集、命運多舛的崑曲人,滄海桑田、由盛而衰的崑曲史,交織成氣壯山河、纏綿悱惻的動人絕唱。作者還原了歷史,描繪了現實,展示了崑曲600年博大精深的藝術和卓越的魅力...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崑劇。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崑曲》是2015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為民。 崑曲又稱崑腔、崑山腔、崑劇。它發源於元末明初的江蘇崑山,是與當地的音樂、歌舞、語言結合而生成的一個聲腔劇種。它與印度梵劇、古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而在中國戲曲的各劇種中,崑曲是最古老的劇種,它積澱了我國古代文學、音樂、表演等各種...
《崑曲大觀:名家訪談北京美國》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楊守松編*的《崑曲大觀(名家訪談北京美國)( 精)》為北京、美國崑曲名家訪談錄,採訪對象涵蓋 叢兆桓、侯少奎、張毓雯、喬燕和、陳安娜、尹繼芳 等二十多位崑曲名家、曲家、學者,其中大部分是70 歲以上的崑曲藝術家,大體按照生旦淨末醜的...
《赴宴》是崑曲傳統單折武戲。《侯玉山崑曲譜》傳存,出於北昆本戲《火焰山》。劇情簡介 通聖龍王邀牛魔王到龍宮赴宴,正酣飲之際,報子緊急來報:“孫悟空為借扇正與鐵扇公主爭鬥。”牛魔王立即趕回,與鐵扇公主合力戰孫,孫奮戰難於取勝。此時,眾天兵天將趕到,擒住二妖,鐵扇公主交出真扇,孫悟空才得以保護...
《侯玉山昆弋曲譜》是201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侯玉山崑弋曲譜》共收北派崑曲單出55出和部分弋腔。《侯玉山崑弋曲譜》以淨戲為主,兼收一些老生戲、武生戲和武丑戲。它是作者歷經數年根據侯玉山口傳和聽取實況錄音加以整理而成的。《侯玉山崑弋曲譜》既是侯玉山先生過往舞台經驗的總結,又...
北方崑曲劇院大觀園戲樓位於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內西街18號(大觀園院北門)。景點介紹 成立了53年的北方崑曲劇院如今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演出場所。2010年7月23日北昆在北京大觀園戲樓舉行了劇院成立53周年慶典活動,並正式宣布大觀園戲樓成為北昆定點演出的自有演出場所。據悉2010年9月左右,北昆一系列劇目將進駐戲樓,...
崑曲大觀·名家訪談 《崑曲大觀·名家訪談》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守松。
溫州崑曲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中國南方崑曲的一個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帶,又稱“永昆”。它與蘇州崑曲基本相似,但曲調稍緊,節奏較快,其道白多用溫州方言。伴奏以笛為主,其曲調古樸、輕柔、纏綿動人,其抑揚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規定十分嚴格。其劇目有《琵琶記》《雷峰塔》《連環記》等,...
《清代戲曲史》、《汪健君手抄曲譜》、《中國戲曲的藝術形式》、《侯玉山崑曲譜》、《崑曲牡丹亭全本簡譜》、《崑曲紀事》等多種著作;開辦了多次專題講座;與大學聯合主辦座談會;舉辦學術展覽;蒐集整理出許多珍貴史料;編印《社訊》二十餘期;舉辦了公期、同期百餘次,歷任拍曲老師有著名曲家周銓庵、樊書培、楊忞...
吳秀松,1889~1966年。原名王秀松。崑山玉山鎮人。崑曲藝人。幼年失父,曾拜沈炳波、蔡奎榮、許沁泉為師。人物生平 民國元年(1912年)滿師,遂與王秀根、吳璉生、高炳林等九人重創崑曲永和堂,任笛司並主持其事。民國33年,受上海閘北水電公司聘任"拍先"(亦稱曲子先生,即崑曲教師),專門教唱崑曲。1956年,...
高陽河西村崑曲為北方崑曲的形成與傳播發揮了奠基的作用,並為北方崑曲貢獻了諸如韓世昌、侯益隆、侯玉山、馬祥麟等大師級的戲曲表演藝術家和教育家。河西村崑曲子弟會、慶長、榮慶崑劇社、高陽縣北方崑曲藝術學校,乃至中國北方崑曲劇院等崑曲藝術團體,均由高陽河西村崑曲繁衍而來。高陽河西村崑曲可以說是中國戲曲百花園...
解往京中。戲曲表現 《洞庭湖》源出清宮昇平署演出本,寫南宋楊麼領導農民起義事,共四出。第一出《楊麼點將》,第二出《奉命起兵》,第三出《洞庭大戰》,第四出《棄營擒麼》。《侯玉山崑曲譜》傳存摺目如下:《點將》由《洞庭湖》第一、二兩齣合併而成。《水戰》由《洞庭湖》第三、四出合併而成。
高陽崑曲擅長演淨、武生、老生等劇目,以武打見長,唱念加入了當地方言土音,臉譜、服裝、音樂伴奏也有獨到之處。可以說高陽崑曲是崑曲在北方發展的基礎。高陽縣河西村先後成立的戲班有慶長社、榮慶社、新祥慶社,主要演員有邵老墨、張子久、韓世昌、白雲生、魏寶林、侯玉山等。他們演出範圍大、影響力強,不僅在全國...
15、《奇特的崑曲唱論〈曲曲〉》,戲曲論叢,第一輯,1986 16、《也談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中華戲曲,第一輯,1986 17、《明清劇壇評點之學的源流》,藝術百家,No.4,1987 18、《李調元和他的戲曲美學思想》,南京大學學報,No.4 1987 19、《晚明戲曲創作論述略》,江海學刊,No.6 1988 20、《論林黛玉...
這樣把一種生活動作,經過長期的琢磨洗鍊,形成一套節奏化或舞蹈化的動作,就產生出程式來,如原來的“起霸”是崑曲《千金記》里一場戲的名字,在這場戲中,霸王半夜起來穿自己的盔甲,這些動作把霸王的精神狀態很好地表現出來了,別人一看,覺得拿到我那裡去也行啊,於是他也用了,後來就普遍用起來了,並且乾脆就...
莊一拂,崑曲作曲家。原名莊臨、號南溪,晚號籜山。浙江嘉興人。人物簡介 莊一拂先生在2001年情人節(2月14日)的凌晨(3點10)分病逝於嘉興榮軍醫院。享年95歲。莊一拂有四子,一女,子孫滿堂。四天前,留下的最後一個字是死(寫在病歷卡上)。去年12月12日莊一拂有《天淨沙·絕筆》:蓬山難望仙門,破夢一...
朱復,男,崑曲票友。號離山堂主人。北京崑曲研習社會員。祖籍天津,後久居北京。簡介 少年時迷戀崑曲藝術,以著名曲家袁敏宣、周銓庵、葉仰曦為師,唱法遵循俞氏父子。曾謁俞振飛、張伯駒、許姬傳、俞平伯、趙景深、夏承燾等諸先生。唱法遵古,且能曲甚多,是當今為數不多的古法研究家。又蒐集京昆唱片,藏有多種...
至今讀起來猶如老伶工說戲,或如今日指導演員唱念做的導 演手記,這對於見證清代崑曲舞台演出實況,自然是珍貴的史料。詞義意義 試以《琵琶記·吃糠》一出為例,原本之曲詞向被稱作全劇之菁華,然其“科介”卻只有“吃吐介”三字。《鑑古錄》中則詳作交代:(場左設椅、矮凳,椅上擺茶鐘、碗、筯。坐於...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吳民先後參與了“文化部資源分享工程·中國秦腔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秦腔”、“崑曲藝術大典·歷史理論典”、“崑曲口述史”、“京劇藝術大典”、“梅蘭芳大觀”等專案的研究工作,先後走訪西北五省,江南,西南,東南沿海等地調研戲曲藝術和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秦腔、崑劇、梨園戲、...
《侯玉山崑曲譜》傳存《賭帶》、《擒海》、《奪帶》三折,說明:《雅觀樓》寫晚唐時期晉王李克用為剿滅以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召集八鎮諸侯商討戰策。汴梁節度使朱溫不服晉王,心懷不平。此時黃巢帳下大將孟覺海前來搦戰。朱溫趁十三太保李存孝生病,以擒拿孟覺海賭下玉帶、人頭狀。後來,存孝生擒孟覺海,朱溫...
公元2001年5月18日,我國的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授予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這株藝苑中的幽蘭,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和迷人的風采,向全世界展示出東方戲劇之美,被公認為中國古典戲曲的最高典範。崑曲融歌、舞、劇、技於一體,與琴、棋、書、畫、園林、建築異曲同工,集我國...
對於戲劇改革,他認為雅化了的崑曲,應處於歷史藝術的地位,受人鄙視而仍有觀眾的京戲,應當進行改良。主張摒棄“惡腔死調”,改正劇本沒有理想和文詞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筆墨和方言去寫腳本。以後,他為《梅蘭芳歌曲譜》和《腔調考原》作序,對於京劇改革的闡釋有所變化。他為使話劇發展取得借鑑,還翻譯有劇本《...
喻咪,女,1988年出生於浙江桐廬。二級演員、杭州越劇二團青年演員,工小丑,師承著名崑曲丑角表演藝術家劉異龍。早年經歷 2020年,拜師豫劇名家金不換。舞台形象 《王老虎搶親》 王天豹 《討飯國舅》 王老五 《狸貓換太子》 郭 槐 范仲華 《追魚》 假包公 《五女拜壽》 陳夫人 《桐江雨》 金 虎 《雙轎接親》 ...
1917年,著名崑曲藝人侯益隆、馬鳳采、韓世昌等,組成榮慶社到京演出。演員中還有郭蓬萊、陶顯庭、陳榮惠、朱小義等。以後王益友、郝振基、白雲生、侯玉山、魏慶林等加入,陣容比較整齊。而且因榮慶社是專門演出崑曲,又受到曲學名家、北京大學教授吳梅、趙子敬等人的輔助,加以新聞界的宣傳介紹,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