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崑山三賢
- 所指人物: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
- 類型:並稱詞語
- 來源地:崑山
簡介,顧炎武,歸有光,朱柏廬,綜合,
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江蘇崑山千燈人,明清之際思想家、愛國學者。明亡後改名炎武,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明代散文家。
朱柏廬(1627~1698),名用純,字致一。崑山玉山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明諸生。
顧炎武
顧炎武(1613——1682),江蘇崑山千燈人,明清之際思想家,愛國學者,中華民族七十二偉人之一。初名絳,字寧人,明亡後改名炎武,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
少年時為諸生,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國,參加蘇州、崑山、嘉定一帶的抗清鬥爭。失敗後,十偈明陵,遍游華北,調查訪問,蒐集資料,致力邊防、西北歷史地理研究,發展經濟,力行墾荒。曉歲卜居華陰,卒於曲沃。
先生學問廣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水利河漕、兵農田賦、經史百家、經濟貿易都有精湛研究。晚年側重考證,深究哲理,提出“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古訓,提倡“經世致用”實學。開創清代樸學風氣,對吳、皖考據派有深刻影響,被譽為明清學問有根柢第一人。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激勵世代炎黃子孫,為振興中華而奮進!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等。
少年時為諸生,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國,參加蘇州、崑山、嘉定一帶的抗清鬥爭。失敗後,十偈明陵,遍游華北,調查訪問,蒐集資料,致力邊防、西北歷史地理研究,發展經濟,力行墾荒。曉歲卜居華陰,卒於曲沃。
先生學問廣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水利河漕、兵農田賦、經史百家、經濟貿易都有精湛研究。晚年側重考證,深究哲理,提出“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古訓,提倡“經世致用”實學。開創清代樸學風氣,對吳、皖考據派有深刻影響,被譽為明清學問有根柢第一人。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激勵世代炎黃子孫,為振興中華而奮進!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等。
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家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崑山人。早年從師於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舉,後曾八次應進士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安定縣)安亭,讀書講學,作《冠祀》、《宗法》二書。從學的常數百人,人稱“震川先生”。他考察三江古蹟,為此寫了《三吳水利錄》。後來,海瑞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城十府,興修水利,許多方面均採用了他的建議。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亂,歸有光入城籌守御,作《御倭議》,嘉靖四十年他60歲時成進士,授湖州長興縣(今浙江長興縣)知縣。他重視教化,治政廉明。後任順德府通判,專門管轄馬政。隆慶四年(1570年)為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修《世宗實錄》,卒於官。葬於昆城東南內金潼里(今郵電局附近)。
文學上,歸有光以散文創作為主,與擬古主義者對抗,力矯前後七子“文必秦漢”之論,並且取得較高的成就,使當時的文風有所轉變,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他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被為“唐宋派”。歸有散文成為正統散文向近代散文轉折的重大標識,歸有光的著述較多,主要的有《文章指南》、《諸子匯函》、《震川文集》等。
文學上,歸有光以散文創作為主,與擬古主義者對抗,力矯前後七子“文必秦漢”之論,並且取得較高的成就,使當時的文風有所轉變,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影響。他與王慎中、唐順之、茅坤等被為“唐宋派”。歸有散文成為正統散文向近代散文轉折的重大標識,歸有光的著述較多,主要的有《文章指南》、《諸子匯函》、《震川文集》等。
朱柏廬
朱柏廬(1627~1698),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名用純,字致一。崑山玉山人。明諸生。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崑山城抵禦清軍時遇難。朱晝夜慟哭。他上侍奉老母,下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待局勢稍定,才返故里。因敬仰晉人玉裒攀柏廬墓之義,故自號柏廬。居鄉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並進,躬行實踐。他深感當時的教育方法,使學生難以學到真實的學問,故寫了《輟講語》,反躬自責,語頗痛切。曾用精楷手寫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生平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願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堅辭不應博學鴻儒科,後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其所著《朱子家訓》,勸人勤儉治家,安分守己,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其中“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等句,尤膾炙人口。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喜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
綜合
後人以“亭林經濟,震川文章”來概括顧亭林、歸震川的成就,以朱柏廬著名的《治家格言》用以規範人們的道德行為、處理家庭事務及社會人際關係及言行的準則。
在總結明朝失敗的歷史教訓基礎上,顧亭林提出了“亡國與亡天下”的社會歷史發展命題,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對中華民族是一個涵義深遠的激勵,也成為了愛國救亡運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革命口號。
歸有光是令人景仰的散文家, 青年時期就胸懷報國之志,雖屢試屢敗但從不氣綏,他那些情義真摯、文思瑰麗的散文,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在中國曾經婦孺皆知,他大聲呼籲:“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這句話雖然不如顧亭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么氣勢磅礴,但其“修身、治國”的政治理想可見一斑。
顧亭林一生所從事的研究課題都是可以讓人們去實踐的,他在《日知錄》和他的詩文中,大膽描繪過中國傳統農業社會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然而當明清鼎革之際,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的社會理想只能成為空想。雖然如此,他的“致用”思想仍然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所接受,到近代社會,這種觀念逐漸成為人們參與經濟社會變革的基本思路,他的著作也就成了“負經世之成,著資治之書”。
開一代文風的散文家歸有光生活在一個日趨墮落的晚明時代,面對 “後七子”的復古主義文風盛囂塵上,他針鋒相對地亮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並身體力行地實施。他的努力雖不見容於當時文壇“大腕”,卻對桐城派的作家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掘民智潛力的平民教育家朱柏廬的活動範圍在家鄉、在民間、在底層,他的興趣在傳統教育上。他懷著振興心智的滿腔熱情,獨自航行在啟迪民智的教育之海,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喚醒民間的“歷史文化記憶”。
無論是顧炎武、歸有光還是朱柏廬,都是崑山這一方水土養育了他們,“崑山三賢”留下的優秀思想文化遺產,也必將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