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崇明位於長江入海口,東海之濱,是我國第三大島。它聚長江下泄之
泥沙,於唐武德年間露出水面,迄今已一千三百六十餘年。其間漲坍無定,滄桑屢變,明末清初,沙洲並連成島。爾後陸唇延伸,地日廣而田畝漸增。五代設鎮,宋時設場,元時改州,明清時稱縣。它猶如長江巨龍口中龍珠,被譽為
東海瀛洲。
長江兩岸人民,先後移居墾殖,歷盡艱辛,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業績。全國解放後,崇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圍灘涂,興水利,發展生產,建設成為土地總面積一千零六十四平方公里,人口七十萬有餘,農、副、工各業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縣編志始於元,續修十一次;迄於民初,今尚存者僅明之正德、萬曆,清之康熙、雍正、乾隆、光緒,暨民國初期所修縣誌七部,其餘均已散失。舊志記載著歷代的地理、經政、
學校、武備、職官、
人物、藝文、雜事的變化和發展,為我縣繼承歷史遺產和新編縣誌提供了極為可貴的史料。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很重視文史資料的徵集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革故鼎新,日臻昌隆。盛世修志,世之常例。我縣於一九八○年成立了崇明縣編史修志辦公室,首譯舊縣誌,並蒐集資料,為新修縣誌作準備。一九八三年四月,為加強這一工作,建立崇明縣誌編纂委員會,中共崇明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縣政協鹹與其事。前代修志,仕宦、縉紳之流包攬,今日是黨、政、軍、社會各界共襄盛舉。經過七個春秋的努力,一部新的縣誌編寫完成,這是我縣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成果。新編《崇明縣誌》,立足當代,統合古今,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承舊志之精華,揚棄其謬誤,對島的形成、地理位置的變遷等作了新的考證。按方誌規範,實事求是地、科學地、系統地修編了崇明的自然地理、社會狀況、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發展,敘述了崇明從荒灘、沙洲逐步發展成為第三大島的史實,記載了崇明人民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艱苦歷程和偉大業績。它是一部前有所稽,後有所鑒,繼往開來,為振興建設崇明提供依據的資料書,是一部激發崇明人民愛國、愛島、愛鄉的歷史教材,是供國內外人士了解崇明,熟悉崇明的史冊。
《崇明縣誌》的編寫,承市有關部門領導,諸位專家、學者、同行、社會賢達、愛國僑胞的支持和幫助,承曾在崇明工作過的老同志、離退休的老同志提供真實史料,以及前任領導同志的精心籌劃,使修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我謹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我們也不會忘記全縣數百位為編寫縣誌而辛勤勞動的同志所作的貢獻。
在近期內,全縣人民即將看到新編的《崇明縣誌》。願崇明沿著黨所指引的道路展開雙翅,更好發揮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這一極為寶貴的空間資源,發揮其以“水、土、淨”為優勢的自然資源,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交通便捷、科技先進、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口島嶼。在近中期,為建設成特色副食品生產基地、外貿出口基地、適合我島發展的加工基地、旅遊度假基地和長江航運集散基地而飛翔吧!讓未來為崇明譜寫更加瑰麗的歷史新篇章!
凡例
一、本志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立足當代,統合古今,力求全面記載崇明建島以來的歷史,重點記載解放後35年的歷史。
二、本志不定上限,對需要溯源的各事物適當上溯,下限定為1984年,大事記則以1987年底為限。
三、本志採用條目式編纂方法,全志除概況、大事記、附錄外,設35卷,各卷以條目和子目為實體,按地理、政治、經濟、文教、社會、人物依次排列。
四、本志以志、傳、記、圖、表、錄為主要表述形式,彩色照片集中載於卷首,其餘圖表隨文插附。
五、本志各卷均設概述,以明梗概。
六、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個別條文採用記事本末體。1985年至1987年條文略細。
七、關於解放後重大政治事件的記述,本著宜粗不宜細的原則,散記於大事記或有關卷中。
八、本志立傳人物以本籍為主,但於本地有重大影響的個別非本籍人土亦予立傳。立傳人物,按卒年為序排列。在世人物不立傳,某些人物有值得記載的事跡,採取以事系人的辦法,散記於各有關卷。
九、本志資料來源主要取自歷代《崇明縣誌》,江蘇省、上海市和本縣檔案館文書檔案,以及各鄉、鎮、局、場、廠提供的資科。
十、本志所用統計數字,主要取自縣統計部門和上海市農場管理局統計資料。解放後工農企產值均換算為1980年不變價。所載幣制,解放前加注,解放後統一指新人民幣。
十一、本志採用語體文進行表述。數字書寫,除引文和慣用詞外,均用阿拉伯字書寫。統—採用公元紀年,民國前的紀年在括弧內加注朝代年號。解放前(後)是指1949年6月2日本縣解放前(後)。地理名稱、政府機構、官職等均依當時歷史習慣稱呼。凡註明崇明者系指全島。
概況
崇明,是中國第三大島,也是最大的河口沙島。它形似春蠶,頭西尾東,臥伏於長江入海口的金濤碧波之上。全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林木茂盛,岸線綿長,物產富饒。明太祖朱元璋曾稱之為“東海瀛洲”。
崇明位於東經121°09′30″~121°54′00″,北緯31°27′00″~31°51′15″。1958年劃歸上海市。南以長江主泓道為界,與江蘇省常熟、太倉,上海市寶山、川沙等縣相望,北以江蘇省的啟東、海門縣1983年的陸地線為界,東瀕浩瀚東海,西接萬里長江,岸線總長207.47公里。全島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不等,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1981年底土地普查數,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1984年,島上設定2個縣屬鎮、26個鄉、462個村、8個上海市屬國營農場和2個軍墾農場。總人口為745543人(其中縣屬人口647082人),由漢、回、蒙、壯、滿、藏、苗、維吾爾等13個民族構成。縣政府設於城橋鎮。
崇明島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618~626年(唐武德年間),長江口江面出漲東沙和西沙,是為崇明島的前身。以後無數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地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大島,並逐步穩定下來。其間,縣城隨沙洲漲坍而經六建五遷,先後移遷至4個沙洲。崇明扼江海要衝,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設邊海巡檢司,在明朝反擊倭寇侵擾中,作為江防重鎮,設有水師。歷來被稱為“大江門戶,十郡屏藩”。
崇明島解放前以南坍北漲為主,解放後經過水利建設、不斷圍墾和人工促淤,1960年起,南坍基本停止,北部和東西端仍繼續淤漲。自1956年至1984年,國家共投資3231萬元,圍地612560.7畝,合408.4平方公里,占全島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中的38.4%。在新圍墾的土地上,建立了市屬國營農場,數十萬上海知識青年先後前來參加建設。農場已成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新型聯合企業。
五代初設崇明鎮於西沙,崇明之名始於此。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置天賜鹽場,隸通州,後隸兩淮都轉運鹽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州,隸揚州路;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縣,隸蘇州府,後兼隸太倉州;1914年至1958年隸江蘇省(其中1939年至1945年8月隸偽上海特別市);1958年12月劃歸上海市。
崇明島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降水量1003.7毫米。年平均日照2104小時。全年無霜期229天。多東南風,夏秋季受颱風影響較大。
崇明地處鹹淡水交匯處,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尤以蟹苗和鰻苗最為珍貴。1974至1984年,為全國22個省市提供蟹苗169860.4斤,為外貿部門提供鰻苗12290斤。崇明緊靠呂四、佘山、嵊泗等漁場,水產品種逾百,主要經濟魚類有刀鱭、鳳鱭、銀魚、鯔魚、鯧魚、鰳魚、帶魚、達氏鱘以及蝦、蟹、海蜇等。1984年捕撈量27.2萬擔,是1949年的10.9倍。崇明境內魚塘密布,淡水精養魚塘面積15127畝。1984年全縣水產總量共34.1萬擔,崇明成為全國重點漁業縣和上海市淡水魚生產基地。
崇明灘涂廣闊,1984年,吳淞地面標高零米以上有42萬餘畝。灘涂上盛產石璜、螠蟶、蟛蜞、蘆葦、關草、絲草、蘆竹。東部灘地是丹頂鶴、天鵝等珍稀候鳥的棲息地。1981年中日兩國協定保護的227種鳥類中,本縣可見132種。黃鼠狼是本縣較重要的野生動物資源。1984年全縣收購黃狼皮16331張。野生植物品種繁多,可供藥用的就有百餘種。
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漁樵為生。980年(宋太平興國五年),曾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鹽,鹽業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劉沙和三沙均設有鹽場,元朝時鹽業仍十分興旺。以后土質變淡,鹽業漸衰。明清時期,農業、棉紡織業和沙船業成為崇明的主要經濟支柱。沙船業盛時有近700艘沙船從事海運;棉紡業興旺時,曾有“織機聲徹夜相應”之說;農作物中,糧食作物有水稻、三麥(大麥、小麥、元麥)、玉米、三豆(蠶豆、赤豆、黃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香料、中藥材等,此外還有薯類、瓜果和蔬菜。崇明棉花纖維長、衣份高,現被列為生產出口紡織品的特級原料。
崇明島臨江瀕海,岸線綿長,築堤固岸向為首要。明代嘉靖中曾築官壩於吳家沙,以後又相繼筑北洋沙堤、平洋沙堤、劉公堤和趙公堤。解放後,全島人民修堤築岸,興建海塘,並港建閘,整頓水系,促淤保灘,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先後在江海易坍地段建丁壩188道,建護坡護坎122.75公里,並拓寬增高加固堤岸,使環島大堤基本達到高8米、頂寬5米的標淮,能抵禦歷史最高潮位5.80米和十一級強颱風的同時襲擊;興建水閘26座、沿江涵洞104座、內地涵洞24261座;疏浚整治骨幹河道1016.18公里;建立固定機口872座、排海泵站11座,實現了電力排灌。實現了前人所嚮往的“金堤鞏固,永慶安瀾”的盛世之治。
崇明交通,郵電通信事業發展較早。元代創崇明至京、津間海運。明正德時設郵鋪。明萬曆年間設官渡。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崇明、吳淞間設江底水線,通電報。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崇滬間辟客輪航線。1906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在城內設無線電局。1927年辦汽車客運。1929年興築公路。解放後,交通、郵電事業蓬勃發展,1984年,境內有2條貫穿東西的南、北橫引河,有30條南北通江的乾河,河線總長444.50公里,其中,內河航道434.91公里。通航港口有14個,北沿有渡口5個,建有3個港區和41座貨運碼頭。全境有乾、支公路36條,總長303.39公里,其中縣道幹線陳海公路全長76.16公里,北沿公路全長73公里。全縣水上年貨運量387.1萬噸,水上年旅客流量520.57萬人次。陸上貨運有載貨汽車l071輛,運力3286.5噸。公交客運有客車102輛,營運線路15條,年客運量1678.9萬人次。郵政網點遍及城鄉,有幹線郵路3條,239.7公里;鄉村郵路122條,3551公里;市縣直達電報電路2條,縣內電報電路1條,長話電路83條;市內電話用戶話機1884隻,農村用戶話機6315隻。
崇明人民具有光榮的愛國傳統和革命傳統。早在明代抗倭鬥爭中,崇明沙兵就以英勇善戰著稱。1921年秋,本縣西沙農民暴動,到縣署示威,搗毀警察局,抗議地主在重災之年仍按熟年收租。毛澤東曾在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第179期上著文介紹西沙農民的這次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區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到崇;開展農民運動,建立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組織佃農向地主惡霸進行抗租鬥爭,並發展共產黨員,建立了5個黨支部。抗日戰爭爆發後,崇明人民堅持開展武裝鬥爭,共產黨領導下的民眾抗日自衛總隊不斷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後來,崇明人民又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家鄉的解放、建設、振興進行了不懈的鬥爭。在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許多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49年6月2日,崇明解放。解放35年來,崇明發生了巨大變化。全縣工農業產值(不包括市屬國營農場和市屬企業,下同)以平均每年9.89%的速度遞增,1984年達107133萬元,比1949年增長26.1倍;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於解放思想,貫徹“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方針,崇明經濟已由單一的農業經濟轉變成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經濟。1984年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占76.6%,農業占23.4%。經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全縣農村勞動力354924人中,從事種植業的占58.95%,從事鄉村工業的占26.48%,從事林、牧、副、漁及其他勞動的占14.57%。
農業方面。解放前,崇明農業生產受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農經濟的束縛,發展十分緩慢。1949年農業總產值(含農、林、牧、副、漁)只有3489萬元,糧食、皮棉、油菜籽平均畝產分別為234斤、12斤和55斤。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調整,生產條件的不斷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農村逐步實行多種形式的農業生產責任制,農業生產穩步增長。35年來,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5.8%,1984年總產值25061萬元.比1949年(下同)增長6.18倍。糧食總產63257萬斤,增長5.5倍;皮棉總產1845萬斤,增長19.9倍;油菜籽總產2472萬斤,增長39.9倍;生豬出欄量320681頭,增長105.9倍;家禽、鮮蛋和水果等均增長几倍到十幾倍。崇明白山羊1978年被國務院農林部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它的毛、皮、肉兼用,尤其是頸上細光鋒毛,是製造出口高級毛筆的特級原料。1984年圈存量121644隻,比1949年增長62.2%。林業發展速度也很快。全縣“四旁”(宅旁、村旁、水旁、路旁)保存樹木766萬株;成片林面積22316.4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21%;林木覆蓋率從解放初期的2.19%提高到6.16%。1983年崇明縣被林業部命名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1984年又被中央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全民義務植樹先進縣”。
工業方面。崇明歷史上工業基礎薄弱,辛亥革命後逐漸興辦紡織、機械、電力等民族工業,企業寥寥無幾。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46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1.7%。解放後,經過對手工業和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縣屬工業開始形成。1958年,鄉鎮工業興起,1978年以後發展迅速,1984年有鄉鎮工業企業249個,村辦466個,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1950至1984年,本縣工業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4.66%。1984年,工業總產值8207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6.6%。其中縣屬工業產值占31.67%,鄉村工業產值占68.33%。全縣有企業793個,分屬紡織、電器製造、機械、金屬加工、塑膠製品、糧食加工等33個工業行業。其中全民企業占4.42%,縣屬集體企業占5.42%,鄉村企業占90.16%;工業產品由解放初期的紡織、機械產品、鐵木竹中小農具和日用品,發展到有日用電器、針棉織品、冶金機電、醫藥化工、建築材料、金屬、食品等產品千餘種。大新羊毛衫廠和新河羊毛衫廠生產的羊仔毛衫榮獲國際羊毛局頒發的純羊毛標誌特許執照,遠銷英、美、日等20個國家和地區。崇明電器廠生產的萬里牌電吹風、崇明電器四廠生產的葵花牌吊扇、崇明電扇廠生產的荷花牌風扇、崇明農業機械廠生產的方方牌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產品,多次被中央機械工業部評為優質產品,被上海市評為優質產品和名牌產品。
商業方面。35年來,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每年平均遞增9.79%,1984年達34016萬元,為1949年的26.3倍;商業網點4904個,從業人員17355人,比1949年分別增加1296個和8331人;糧、油、肉、禽、蛋、煙、糖、棉布、百貨等主要商品的社會零售量,比1949年增長几倍,甚至上百倍;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等高檔消費品,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銷售量激增。幾經起伏的集市貿易,自1978年後重新活躍。1984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987萬元,比1978年增長1.63倍。1977年以來,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出口商品達百餘種,遠銷五大洲6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鹽水蘑菇、絲瓜絡、脫水蔬菜、水貂皮、兔毛、山羊毛、鰻魚苗、中藥材、羊毛衫、電吹風、吊扇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頗有銷路。1984年出口商品解交額15080.92萬元,比1977年增長12.6倍。
財政金融方面。解放前,崇明65%的財政收入來自田賦。解放後,隨著各項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財政收入來源擴大,比重起了變化。1984年縣級財政收入18763萬元,比1950年增長35.6倍,平均每年遞增11.17%。財政支出1984年為40860.50萬元,比1960年增長106.7倍,平均每年遞增14.76%,用於經濟和文化建設的支出比重,從1950年的32.82%上升到85.50%;支持農業的支出從1950年的11.31%上升為27.65%。信貸規模成倍增長,1984年銀行各項存款40195.1萬元,比1952年增長265倍,平均每年遞增19.07%;各項貸款總額為23174萬元,比1952年增長771倍,平均每年遞增23.10%。
文化事業方面。民間傳統文藝如崇明山歌、扁擔戲等重放異彩;一批美術、攝影、書法作品,參加全國乃至出國展出並獲獎;民眾業餘創作的近百個文藝節目被選送參加省(市)調演,不少節目獲創作演出獎;各鄉、鎮都建起了文化站、圖書室和電影放映隊,全縣有21座(含國營農場6座)寬敞美觀的影劇院。全縣有廣播喇叭168816隻,線路總長9400公里。
教育、衛生事業方面。1984年全縣有普通中學70所(包括農場,下同),在校學生32860名;國小304所,在校學生63692名;中等專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846名。1949年,全縣青壯年中文盲、半文盲逾7萬人,經過掃盲,1979年全縣非文盲率為89%,基本掃除文盲;解放35年來,本縣進入大專院校的學生9012名。醫療衛生事業和醫療水平都有很大發展和提高。與1949年相比,1984年病床總數2946張,增長293.6倍;衛生醫技人員3884名,增長553.9倍,本縣醫院能作腦、胸腔及斷肢再植手術;曾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瘧疾、麻疹、灰髓炎、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膜炎、百日咳、猩紅熱、鉤蟲病等傳染病已得到控制,天花、血絲蟲等病已經絕跡;全縣462個村全部辦起了合作醫療站。
體育事業方面。本縣各組田徑代表隊1972年至1984年間先後21次參加市級運動會,共獲27個團體總分第一名;1984年在上海市第四屆中學生運動會上,縣代表隊獲團體金牌5枚,占該屆運動會團體金牌的一半;全縣中、小學生中已有25302人達到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占適齡學生總數的78.6%。
除此之外,全縣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解放前,廣大民眾在地租、高利貸和苛捐雜稅的重壓下,過的是“春三二月吃糠糟,寒冬臘月命難熬”的生活,還要擔心海匪強盜騷擾搶劫。解放後,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84年全民所有制職工年平均工資994.51元,比1976年增長1.1倍;縣屬集體所有制職工年平均工資942.55元,比1976年增長一倍;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12.9元,比1976年增長1.4倍;城鄉居民儲蓄達15525.6萬元,為1950年的2588倍,比1976年增長5.9倍。農民住房由茅草屋逐步改建為磚牆瓦屋和二、三層高的樓房。彩色電視機、電冰櫃等高檔消費品已進入普通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人口平均壽命大幅度延長,1984年全縣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延長到74.36歲。
崇明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島上風光更加旖旎,環島大堤綠樹成蔭,位於縣城東南角的瀛洲公園,氣象萬千。城橋鎮的澹園,小巧玲瓏。此外,島上還有金鰲山、
壽安寺、孔廟、唐一岑墓等古蹟,有上海最大的人工森林——東平林場。
崇明人才輩出,代有賢能。元代有首創海運的朱清,明代有兵部重臣沈廷揚,清代有外交官李鳳苞、商部重臣王清穆,近代和現代有航海界的陳乾青,電信界的陶勝百,軍界的沈應時,新聞界的孫瑞芹,科技界的施汝為,金融界的孫瑞璜,婦女界的馮光灌,教育界的王棟、陳思義、趙國華等著名人物。還有一大批胸懷壯志、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他們是值得崇明人民驕傲的。
勤勞、智慧的崇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家鄉的振興和繁榮美好的未來,奮發努力,開拓進取。崇明——這顆長江口的明珠,將閃耀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