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德城牆
- 地理位置:浙江省
崇德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為原崇德縣(1662年至1914年,稱作石門縣)縣城城牆。簡介崇德城牆於1950年代拆除,僅餘殘跡及護城河。2011年,崇德城舊址及橫街,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衢州城牆,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現有城牆初建於唐武德四年(621年),宋元明清續修,現存城牆主要為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所修。衢州城牆周長約6500米,設六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稍短,東南角城牆依崢嶸嶺東南麓而走,西臨衢江,東、南、北三面皆設寬闊的護城河。城牆厚度3.5~9.2米不等,內...
崇德宮,遼朝宮帳名。聖宗母承天太后置,亦稱“孤穩斡魯朵”。契丹語稱玉為“孤穩”、宮帳為“斡魯朵”。沿革 以乾、顯、雙三州戶置,宮帳在土河東,陵祔景宗皇帝。有州四: 乾、川、雙、貴德; 縣一: 上京潞縣; 石烈三: 䦆里、 滂、 迭里特女古; 瓦里七: 達撒、 耶里、合不、歇不、合里...
據《冊府元龜》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祀三》載: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詔杭州護國廟,改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順義保寧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興德保闉王。漢隱帝乾佑三年(950)海賊攻蒙州,州人禱於神,城得不陷,故封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宋代 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據《宋史...
歷史上,廣德古縣城城門三次大建,三次更名;古城牆兩次大建;歷用任官員先後九次對城牆和城門進行修繕。宋淳熙六年(1179),宋太祖趙匡胤大兒子燕王趙德昭的後人,宋高宗趙構紹興庚辰(1148)年進士、趙希仁任廣德軍知府(相當今省轄市市長)時,始建城門六座,東曰“迎春”,西曰“崇德”,南曰“明威”,...
敢言勇諫,終忤君臣,謫崇德(今浙江省桐鄉縣崇德鎮)丞。嘉靖九年(1530年)遷寧夏河西道僉事。時寧夏邊患、天災交加,饑民采蓬子為食。鸞取樣進於朝廷大臣並轉呈皇帝,冒死為民請命。又主持整修河東邊防工程——東邊牆深溝高壘。還建議增築平虜所(今寧夏平羅縣)北邊牆一道。論功升副使。後擢河南按察使。卒...
據崇禎年《東莞縣誌》載,洪武十七年(1384年),指揮使常懿見東莞縣城狹細逼仄,開始實施擴城計畫,新城主要向西南和東南方擴展,將缽盂山(即今日人民公園)和道家山(即今日文化廣場一帶)囊括入城中,擴城後的縣城有四座城門,東門曰和陽(今東門廣場)、南門曰崇德(今人民公園南門廣場一帶)、北門曰鎮海(今...
寧古塔將軍駐地舊城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海長公路古城村,是中國清朝政府設定在盛京(瀋陽)以北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的東北邊疆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古代較為出名的流放地。清崇德元年(1636年),梅勒章京吳巴海監造寧古塔(舊)城。寧古塔將軍的駐地和治所兩經遷移,易地三處,依次...
清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大清”;同年,盛京皇宮建成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遷都入關後,盛京皇宮成為“陪都宮殿”,以開國先皇“龍興重地”之宮闕聖跡的崇高地位,受到清歷代帝王特殊的重視。清代北京皇宮 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軍攻入北京...
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降清,清兵攻占錦州外城。至此清兵完成了對錦州城的包圍,填補護城河,毀壞城牆,明朝的外援給養都斷絕。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錦城的糧米僅供一月余,而餵馬的豆則不能支撐一月,倘若清兵再次急攻,寧錦兩城就要攻破,那么松、杏、錦三城就岌岌...
隸屬崇德宮。統和中,屬文忠王府。金朝時期:大定六年廢川州,屬縣併入懿州。承安二年復置,移治宜民縣(今遼寧省北票市黑城子鎮)。泰和四年,再廢川州,屬縣併入義州及興中府。元朝時期:復置川州,隸屬大寧路。明朝時期:洪武年間,川州廢。地入蒙古兀良哈部。川州故址 川州城址有兩處:早期位於鹹康縣...
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徐州人萬崇德所建。塔身七層,高約60米,頂樹相輪式塔剎。建築平面正八邊形。塔體為磚結構,內部樓梯、樓層為木結構。奎山塔氣勢雄偉,建築技藝精巧。塔剎因遭雷擊,毀於清末民初。20世紀五六十年代塔體基本完好,只是磚砌的台基零落坍塌,塔體的四周多有開裂,塔身正直,無傾斜。
拱形大門居院落西南,朝西開設,門匾書“崇德廣業”。北、東、西房均為二層樓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硬山頂。北房為主房,前置木構樓廊,底層格扇門窗,二層通施格扇門。東西廂房無樓廊,西房底層拱形門窗,二層通施格扇窗;東房依城牆而建,呈不規則狀。院落東北、西北角建有耳房。12號院 12號院,俗稱下...
鳳凰九景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其中鳳凰九景包括以下景點:【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楊家祠堂】、【東門城樓】、【沱江泛舟】、【萬壽宮】、【崇德堂】、【古城博物館】、【虹橋】。發展歷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
文昌閣,在如皋城東南,倚城牆壘台而建。下層朝北,上層朝南,飛檐翹角,黛瓦朱欄。可眺望郊外田疇桑麻、竹籬茅舍和城內學宮、梵宇、市廛人家。閣上供“梓潼文昌帝君”和“魁星”、“朱衣”塑像。下層屏門上刻《文昌閣君陰騭文》。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初名“崇德樓”,又名“望江樓”;或稱“文昌閣...
地當水陸要衝,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 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 ; 淳樸...
《水經注·谷水》記載:“魏明帝上法太極,於洛陽南宮起太極殿於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門”。遺址 太極殿,是宮內最重要的宮殿。據勘探,其夯土基址呈規整地橫長方形,東西長100、南北寬60米,今仍高出四周地表約4米。試掘和清理結果顯示,基址夯築堅實,頂部已嚴重殘損,柱礎石或礎石槽等建築遺蹟無存...
葉朝榮早年娶兩個妻子,一為崇德鄉化北里郭彥龍之女郭氏,一為崇德鄉平北里硋窯康俊次女康秋蘭。兩人皆先逝。葉朝榮曾作《奠亡室康氏文》悼之。後娶崇德鄉化北里上井林壽之女,生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叫葉向高,次子叫葉向亮,三子叫葉向永,四子叫葉向亨。長女叫葉愛默(清乾隆《福州府志》作“葉默娘...
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 “清”,同時也改元“崇德”。1644年入關滅李自成,建立了覆蓋滿洲、前明關內領土及西北新領地的清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因滿洲族大部分定居在關內,故官方改稱為“滿族”,建國以後延用滿族稱謂至今。傳統節日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
五女山山城略呈長方形,東、南、北三面依山勢起伏,用石塊築就。南面下臨懸崖,殘壁斷斷續續,長約1000米,西面利用陡崖作為屏障。現存城牆東面較長,最高處約6米,基寬5米,頂寬1.5米。城內有泉水一泓,俗稱天池。還殘存點將台等建築遺址。出土有高句麗以及遼、金時期的鐵兵器和陶瓷殘片多種。1996年12月...
崇德五年(1640年)九月二十九日戌時卒,年五十六歲。人物生平 1585年湯古代出生於明末的遼東。初授固山額真。取永平四城,湯古代偕圖爾格、納穆泰把守灤州。1630年,明兵攻灤州,前線告急,貝勒阿敏懼怕不敢前去救援,湯古代派遣巴都禮率數百人突入重圍,進入灤州。明軍用紅衣大炮攻城,城牆損壞。湯古代等棄城奔永平...
校徽主色為紅色,展現了職教人銳意改革、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上部圖案為鳳凰,由工匠首字母G、J重疊演化而成,寓意職校學子歷經磨練浴火重生,終成德技雙馨的金鳳凰。下部圖案為城牆,數字為建校時間,寓意全校師生篤行不忘來時路,眾志成城向未來。新校區項目 該項目位於陽泉市郊區蔭營鎮江正大街南側,總投資3.3...
明故半隱俞公墓志銘 迎陽處士吳公墓志銘 明故處士居安翁公墓志銘 第四節明時期古建築 縣城城牆 塔山明塔 城隍廟戲台 飛黃木牌坊 普濟橋 坑西橋 第五節庫藏文物 劉中器敕命 何鑒誥命 五山鄉評錄 象牙朝笏 萬曆石榴紅小蓋罐 宣德爐 銅水盂 景泰藍 雙龍搶珠玉鐲、大玉茄 第十章清時期(公元1644-1911年)...
第八集《城市之魂》,通過回顧晉陽城歷經朝代更替、戰火洗禮的歷史,總結出是太原人忠義剛烈、從容自信、兼容和諧、勇於開拓的民族氣節,凝結成我們今天傳承下來的“包容、崇德、尚法、誠信、卓越”的核心價值觀。主題曲 《太原五千年》主題曲 在汾河畔眺望,五千年歷史輝煌,虔誠焚一爐香,轉身幾多滄桑,在古老城池上,...
肅親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晉封肅親王,是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後,曾和多爾袞爭皇位,當多爾袞得勢後,倍受迫害,順治五年(1648)將豪格削爵囚禁,害死於獄中,順治皇帝親政後,復肅王爵,追謚“武”。此後,豪格子孫均以顯親王襲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復肅...
馬喇希(?~1654),又作瑪拉希,完顏氏,滿洲鑲紅旗人,扎爾固齊西喇布之子,官至都統,爵至三等子爵。順治十二年(1655年),追謚“忠僖”。生平經歷 討伐明朝 天聰九年(1635年),清太宗命免功臣徭役,馬喇希因父親的功勞,被授為佐領的職務。不久承襲他的哥哥噶祿二等輕車都尉的爵位。崇德二年(16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