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黃初元年(220年),
曹丕稱帝建魏,定都洛陽(
漢魏洛陽故城),開始了對東漢
雒陽城的新建與重建。曹魏政權重點修復
北宮,起太極殿,採取了單一宮制,即宮城位於全城中軸線北端“居中建極”。居中建極的宮城上應北極星,這是中央集權得以強化的表現。單一宮制意在樹立中央皇權的絕對威信,改變了曹魏
鄴城兩宮並置的模式。
公元227年,魏明帝
曹叡繼位。初期因忙於對吳、蜀作戰,無暇顧及宮空建設。
公元234年.蜀國丞相葛亮去世,戰事趨於緩和,此時
魏明帝決意在洛陽大修宮殿、苑圃、宗廟、社穆,整修城池、道路,而自己暫住許昌官。
公元235年,用工徒三四萬人,陸續在北官修建了主殿太極殿,後宮正殿
昭陽殿。據《
太平御覽》和《
資治通鑑》等書記載,太極殿建在高大的二層台上,面闊12間,正面設左右兩個升殿的踏步。殿內設有金銅柱4根.是魏宮最巨大豪華的殿宇,兩側分別建有東堂和西堂。太極殿是皇帝舉行大朝會等重要禮儀活動的主殿,東堂是皇帝日常處理朝政、召見群臣、講學之所,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正殿太極殿與東西堂一字並列,這種布局起源於曹魏洛陽城,並一直到北朝末年,
隋朝修建大興宮才改變,使用時間長達近350年。
在太極殿北有式乾殿,為皇帝正殿。式乾殿北有昭陽殿,為皇后正殿,殿前庭中有魏明帝時鑄作的高達二四丈的銅龍、銅鳳,十分奇偉。這些殿堂各自都有四門和廊虎圍繞而成的巨大官院。太極殿前有通向官城南正閉司閱門的主幹大街,並內此而形成一條內南而北的主軸線。
此外,魏文帝曹丕在洛陽城西北隅建百尺樓。曹魏又將東漢舊城北城牆加厚至30米左右,並在西城牆北段、北城牆外側增築馬面,改建太夏門,其意恐在於加強宮城的防衛。而城內高台、城牆、馬面、護城河等完備防護體系的形成,則標誌著它的成熟。
2006年,包括太極殿遺址在內的
漢魏洛陽故城入選國家首批重點保護的36處
大遺址之一。同年國家文物局正式啟動了
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太極殿遺址在內的漢魏洛陽故城作為中國段首批申遺點之一,入選絲路申遺項目。
2012年起,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故城考古隊啟動了對以太極殿遺址為中心的宮城中樞區的全面勘察,明確了太極殿及周邊附屬建築的規模形制、布局結構、保存狀況和時代序列,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3年08月,絲綢之路申遺點洛陽段太極殿、
閶闔門、端門、東北城牆等文物遺產點,迎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專家的驗收考評。
2014年3月,經過3年持續考古發掘工作,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建中立極”的大型宮室—
漢魏洛陽城太極殿日前被揭開神秘面紗。
2016年1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5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辦。論壇開幕式宣布了2015年中國六項考古新發現,漢魏洛陽城宮城太極殿遺址成功入選。
建中立極
在中國宮殿版圖上,有過好多座太極殿:曹魏在洛陽城始建的太極殿,不僅
西晉時期繼續沿用,甚至
東晉王朝
衣冠南渡之後,在都城
建康也仿建太極殿。之後的南朝
宋、
齊、
梁、
陳的正殿,也皆為太極殿;而北方的
北魏政權,仰慕漢文化的
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在當時都城
平城也仿建了太極殿,遷都洛陽後,又重建了太極殿;
東魏、
北齊也都在鄴都營建太極殿;到了
唐代,不僅皇宮的正殿仍稱太極殿,其所在的正宮也以太極為名——稱為
太極宮;
北宋時期,洛陽作為大宋王朝的西京,朝廷仍將洛陽皇宮的正殿稱為太極殿……足見太極殿之名在後世王朝承繼正統地位中的重要性。
太極殿是
漢魏洛陽故城宮城的正殿,始建於曹魏明帝時期,西晉沿用,北魏時在魏晉太極殿的基礎上重建,後世宮城正殿多以“太極”為名,即肇始於此。根據文獻記載,太極殿是新皇登基、大朝會和處理重大事件的正殿,由正殿、東堂、西堂和四周的廊廡組成宮城中最大的殿庭院落。
太極殿正殿、東堂、西堂用途:
正殿:皇帝日常的主要工作地點,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決策等重要國事活動均在這裡進行。
東堂:皇帝另一處辦公場所,非重大活動,一般的朝會、宴饗群臣、接見使節等會在這裡進行。
西堂:皇帝居住的地方。
歷代遺存
曹魏太極殿
簡介
史書記載,
魏明帝曹睿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故,從而減輕了曹魏在軍事上的西顧之憂,明帝遂於次年,即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在京師洛陽大興土木,起太極、昭陽諸殿,築總章觀,又增飾芳林園(後避魏齊王曹芳諱,改稱華林園),以示國家的太平景象。太極殿落成之後,即成為曹魏皇宮的正殿,此後明帝的繼承者,齊王曹芳被廢黜的地點是在太極殿,被弒的高貴鄉公曹髦、禪讓於晉武帝司馬炎的魏元帝曹奐也都曾於太極殿即皇帝位。
相關史料: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記載:“(青龍三年)是時,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是年,起太極諸殿,築總章觀”。
《水經注·谷水》記載:“魏明帝上法太極,於洛陽南宮起太極殿於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門”。
遺址
太極殿,是宮內最重要的宮殿。據勘探,其夯土基址呈規整地橫長方形,東西長100、南北寬60米,今仍高出四周地表約4米。
試掘和清理結果顯示,基址夯築堅實,頂部已嚴重殘損,柱礎石或礎石槽等建築遺蹟無存,四側壁雖也有程度不同的破壞,但基本形制猶在,大模樣還是可以呈現出來。根據試掘溝所見,東西二側壁為直壁,猶高2米餘,壁表原或包磚。南側壁破壞較甚,似有登殿坡道殘存。北側保存較好,壁高l米餘,壁表包砌青磚,壁腳猶存磚鋪散水,並發現由殿基向北的磚鋪小路。在小路西側,出土已殘長方形鋪地青石板一塊,石面平整光滑。殿基東西兩側還曾清理出夯土基址及青石柱礎等建築遺蹟,兩翼當有廊道類建築與大殿相連。
由此看來,此殿應是一座坐北面南,且北部地勢高、南部地勢低,頗具居高臨下之勢的宏偉建築,風格樸實而壯麗。
西晉太極殿
晉武帝司馬炎通過禪讓取得天下,建立晉朝後,仍以洛陽為都,沿用曹魏都城宮殿。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晉武帝在南郊設壇行禪讓禮,結束後在洛陽太極前殿宣詔稱帝。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匈奴前趙的攻破洛陽,縱兵燒掠。洛陽宮殿慘遭毀壞,太極殿也隨之不存。
北魏太極殿
概況
東漢舊都,宮廷及苑囿都毀於漢末董卓之手。曹魏自鄴城遷都洛陽之後,就原來的舊址予以重建、改建和擴建。西晉時仍建都洛陽,利用原有宮殿和御苑。北魏
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將都城從北部的
平城遷至華夏腹地洛陽,之後洛陽重新成為帝都。北魏遷洛後,立志於漢化。因此都城、宮殿規制多沿用魏晉舊制,北魏洛陽皇宮正殿亦曰“太極”。
北魏時,自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遷都洛陽後,統一了北方,使多年戰亂而被破壞了的社會生產力得以恢復和發展。作為首都的洛陽,經濟、文化都很繁榮,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於是朝廷決定擴建都城。皇帝派人考察南朝都城建康的城市建設情況,參照制定了洛陽的新規劃,於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和擴建工程。經過這次大規模建設後的北魏洛陽城,在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具有內城、外郭兩道城牆,城市的功能分區比以前漢魏時期更加完備。內城中央的南北幹道叫做“銅駝街”,靠近官城前的一段街道兩側,為朝廷衙署。宮城南北約1 398米,東西約660米。宮城的北部為御苑。占據都城中心的皇宮,前面有朝廷衙署,後面有御苑,中間突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御苑在宮城和城市的最後,毗連城北邙山,在軍事上不但可以據守,必要時也便於向山區撤離。這是吸取了鄴城臨近城垣布置御苑的經驗,結合地理形勢改進為沿中軸線南北布置,這樣就兼顧了禮儀上和軍事上的要求。這條貫穿都城南北主軸線的布局,奠定了此後中國封建都城規劃的基礎,確立了一種洛陽式的典型模式。
關於北魏洛陽太極殿的最早記載,出現於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宣武帝引見群臣於太極前殿,告以覽政之意。太極殿作為北魏皇宮的正殿,是新皇登基、大朝會和處理重大事件的正殿,由正殿、東堂、西堂和四周的廊廡組成,是宮城中最大的殿庭院落,最終隨著北魏末年的分裂而湮沒於歷史。公元534年,高歡立
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並遷都鄴城。遷都時,高歡將
洛陽城內40萬戶居民遷到
鄴城,並大拆洛陽宮殿,將所拆的建築材料運往鄴城,致使漢魏洛陽城300年錦繡帝都,逐漸化作一片廢墟。
遺址
據考古勘探,在漢魏洛陽城北部有北魏時期的宮城,宮城正殿太極殿在宮城的前部﹐與閶闔門對直﹐其基壇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100米﹐規模甚大。太極殿遺址和漢魏洛陽城其它遺址一樣作為國家大遺址保護的宮城已經被保護起來,將來會隨著漢魏洛陽城遺址一道呈獻給子孫後代。
北宋太極殿
北宋定都開封,稱之為東京,並沿襲五代時期舊制,以洛陽為
西京。因此,北宋時期的洛陽沿用了前代洛陽作為都城時的宮殿城郭,北宋西京皇宮正殿為太極殿。隋朝洛陽皇宮正殿為
乾陽殿,唐初,李世民拆毀乾陽殿,後唐高宗時在乾陽殿基址上建
乾元殿,武則天又拆毀乾元殿建
明堂(
萬象神宮,亦曰通天宮),玄宗開元五年一度改明堂為乾元殿,後復名明堂,最後改為含元殿。朱溫建後梁後,以洛陽為西都,將正殿改為朝元殿,後唐時復改為明堂,後晉改為宣德殿,之後又被改作明堂,直至北宋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最終將洛陽皇宮正殿改名為太極殿。
相關史料:
《宋史·地理志》記載:“西京。唐顯慶間為東都,開元改河南府,宋為西京,山陵在焉。宮城周回九里三百步……正殿曰太極,舊名明堂,太平興國三年改。 殿前有日、月樓、日華、月華門,又有三門,曰太極殿門”。
《宋會要輯稿》記載:“西京,唐曰洛州,後為東都、河南府,尋改為京。梁為西都,晉復為西京,國朝因之。京城周回五十二里……正殿曰太極殿,隋曰乾陽,唐初曰乾元、明堂,後改含元,梁曰朝元,後唐曰明堂,晉曰宣德,後復為明堂,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龍尾道,日樓、月樓,東西橫門曰日華、月華。殿後有柱廊,次天興殿,舊曰太極後殿,太平興國三年改今名。後有殿閣,其地即隋之大業,唐之天堂,後門北對建禮門。太極殿門之西面南曰應天門,唐曰敷政、光范,後改”。
考古挖掘
自2012年起, 結合文化遺產保護的需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考古隊啟動了對太極殿遺址為中心的宮城中樞區全面勘察, 明確了太極殿及其周邊附屬建築的規模形制、 布局結構、 保存狀況和時代序列, 取得重要成果。
太極殿遺址位於北魏宮城中部偏西北處, 北距河南省
孟津縣平樂鎮金村約 1 公里, 南距宮城正門閶闔門遺址460 米。 此次發掘, 首先在該遺址區進行綜合性的勘探, 主要採用鏟探、 土樣採集、 電法和磁法物理勘探、 高空影像採集分析等多種技術手段收集相關資料, 勘探面積近 25000 平方米。 勘探發現該區域的地下遺蹟, 以夯土遺蹟為主, 還包括地面、 道路、 水道、 瓦礫堆積等, 堆積較為複雜。 勘探結合文獻記載表明, 太極殿遺址是由位於北魏宮城主要建築軸線上、 東西向分布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建築為主體構成, 居中為太極殿中心殿基、 東西兩側分別為太極東堂和太極西堂, 三座建築的夯土台基都殘存有地上部分和地下基礎部分。 在此基礎上, 採取了發掘遺址區的東半部、 保存西半部的方法, 對太極殿中心殿基的東半部和太極東堂進行大面積發掘揭露,發掘面積 8900 余平方米。 通過發掘, 對太極殿中心殿基和太極東堂、 太極西堂殿基的建築規模、 形制結構、 建造時代等有了確切認識。 三座殿基均為東西長方形, 方向 4度, 大致位於同一東西向建築軸線上。 三座殿基間距 13米, 其間以下層為門址、 上層似為閣道的多層建築連線。 以三座殿基為中心, 在其周圍發現有散水、 道路、 門址、 院落、 廊廡、 水渠等設施, 從而構成一組規劃有序、 布局合理的大型宮殿建築群。
太極殿中心夯土殿基平面為東西長方形, 因晚期改建未成, 其形制略有殘缺。 其北邊寬 102.3 米, 南北進深約58~61米。 台基主體由較為純淨的紅褐色土夯築而成, 在其周邊四面均發現有不同質地、 顏色、 厚度的後期補築夯土。台基北面居中有一東西寬約 51米, 南北進深約 3米的凸台。 殘存的台基北側邊壁, 除凸台外側包磚外, 其餘部分為夯土上墁抹白灰牆皮, 牆皮上裝飾有寬0.4~0.5 米的紅色條帶共 5 處, 間距 5.6米~6.8 米不等。 台基外側的地面保存較好, 在北側凸台外側可見保存較好寬約 1.1 米的鋪磚散水, 其餘地面為素土地面, 未見鋪設磚石痕跡。 台基頂面殘損, 殘高 1.65~2米。 在台基南部發現排列整齊的大型擾坑 17個, 上口形狀不規則, 底部大致為邊長 1.7 米方形, 殘深1~1.2 米。 擾坑分為南北兩排, 中心間距 6.5米。 南排東西共 14個, 南距殿基夯土南壁約 5.3米; 北排共 3個, 分別位於東、 西兩端, 其中東端 2個, 西端 1個。 從其排列位置、 分布特點和建築結構看,可能與建築柱網的承礎石坑有關。據勘探, 殿基南側設南北向踏道兩條, 發掘了東側一條。 踏道被晚期建築房屋破壞, 地上形狀與結構不明, 僅存地下夯土基礎。 其由紅褐色土夯築而成, 東距台基東南角約 17米, 南北殘長11米, 東西寬約 5.3米, 兩側邊壁墁抹有白灰牆皮。 在台基北側凸台東、 西兩端也各有 1個踏道, 揭露出東端一條, 為自東向西向上登臨殿基的踏道, 東西殘長5.6、 殘寬 2.5米, 有少量方形鋪地石板殘存。 西端應該是對應的自西向東登臨殿基的踏道。
太極東堂殿基位於太極殿中心殿基東側, 間距約 13米。 平面也為東西長方形, 東西寬 47.9 米, 南北進深約 21.3米。 殿基由較為純淨的紅褐色土夯築而成, 外壁局部殘存有多個時期抹墁的多層白灰牆皮, 外側也殘存有相應時期的地面。 牆皮多已剝落, 保存較差。 台基頂面殘損, 殘高 0.6~1.2米。在太極東堂殿基南側, 也設有南北向踏道兩條。 揭露出的東側踏道東距殿基東南角 7.7 米, 東西寬 4.1 米, 南北長約 12米。 主體部分為夯土築成, 兩側砌築包磚, 外側抹墁白灰牆皮。
在太極殿中心殿基與太極東堂殿基之間, 發現有南北向的單門道門址和樓閣道的柱網遺蹟。 門址位於兩座夯土台基之間正中位置, 兩側各以寬約 1.4、殘高 1.1米的東西向夯土隔牆與兩側的夯土殿基相接。 夯土隔牆南、 北兩側, 各設定一排 4塊礎石, 形成面闊 3間、 進深2 間的建築結構。 居中 1 間面闊 4 米, 設有南北向門道; 東西兩側各為面闊 3.6、進深 2.3米, 形成中間為夯土牆、 南北兩側有檐柱的廊廡結構。 根據柱礎規模和排列間距, 推測上層應有閣道建築。 在門址南側略偏東處, 還發現一條南北向的鋪磚道路, 殘長 15、 寬約 2米。 路面為長方形條磚平鋪, 兩側條磚立面順鋪,形成勒邊; 鋪磚表面殘破嚴重, 上面殘留有重物墜落砸擊形成的深坑。
太極東堂的北側, 發現有東西並列的兩組宮院, 目前均只發掘了宮院的南半部進深 11~14米的部分。 兩組宮院外圍均由廊廡圍繞, 廊廡為中間有夯土隔牆、 兩側各有一排檐柱的兩面坡廊房建築, 開間約 3.9米, 進深約 3.6米。 西側宮院東西長約 20 米, 南側廊房 4 間; 東側宮院只揭露了南側廊房 9 間, 殘長 37米, 向東出發掘區。
太極東堂殿基北側與兩組宮院之間, 有一東西向鋪磚道路, 南北寬約 4米, 東西殘長 52米, 向東出發掘區, 保存較好。 道路西端設有一座單門道門址, 門道寬 3.5米。
西側宮院由北面中間的正房和東、西、 南三面廊廡, 圍合著中間的天井院落。 天井院東西約 8 米, 南北約 4 米, 周邊鋪砌有石板。 北面正房面闊 3間, 寬 9米, 進深不詳。 東側宮院規模較大, 尚未明確其建築結構。 東側宮院南廊上, 設定有單門道門址一處, 連通東側宮院和太極東堂殿基北側。
對建築台基夯土的解剖顯示, 太極殿及太極東堂的主體建築時代, 主要可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為紅褐色夯土, 質地比較純淨; 夯窩為圓形平底, 直徑約 6厘米; 夯層較薄, 約 7~8厘米; 太極殿主殿夯土基礎殘存厚度約 7.5 米, 底部鋪墊一層具有典型魏晉時期特徵的素麵筒瓦、 籃紋板瓦和雲紋鋸齒瓦當殘片。中期為黃褐色夯土, 質地一般; 夯窩為不規則形圜底, 直徑 8~10厘米; 夯層較厚, 約 18~25 厘米, 該夯土疊壓打破早期夯土。 晚期為灰褐色夯土, 內含白灰渣粒; 夯窩橢圓形, 直徑 5~10 厘米; 夯層厚 13~15厘米。 晚期夯土個別地段也厚達 7米, 其底部鋪墊有一層具有典型北魏時期特徵的黑磨光面瓦件殘片, 夯土內也包含有北魏時期瓦片。 太極殿主殿台基夯土上發現的 17個大型擾坑, 均位於晚期夯土中。
在對太極殿及太極東堂台基外側地面的解剖中, 也發現多個時期的地面等建築遺蹟, 尤其是保存較好的施工柱坑、 早期鋪磚地面、 攔邊石條、 柱礎石等遺蹟。 這些地面遺蹟的分期也大致與解剖的三期夯土遺蹟相對應。
綜合遺址區的地層堆積、 建築遺蹟之間的地層關係, 以及對建築遺蹟的局部解剖分析表明, 太極殿遺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曹魏時期, 歷經北魏、 北周的修補與沿用。 解剖中, 在曹魏時期始建的殿基下, 還發現不晚於東漢時期的建築遺蹟, 但由於保存較少, 建築形制不明。 文獻記載, 曹魏明帝青龍三年, “大治洛陽宮, 起昭陽、 太極殿” , 是為漢魏洛陽城營建太極殿之始; 北魏都洛後, 重建太極殿; 延至北周宣帝時期,文獻也有規模龐大的修築洛陽宮的記載。 考古發掘資料與文獻記載完全能夠印證。
發掘意義
太極殿是曹魏、 西晉、 北魏時期舉行大朝的宮城正殿, 太極東堂、 太極西堂則是皇帝聽政決策、 宴饗群臣、 講經論學等活動的場所, 是當時當之無愧的“政治中樞” 。 始建於曹魏時期的漢魏洛陽城太極殿,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 “建中立極” 的宮城正殿, 其位於都城北部中間單一宮城的中部, 由中間的太極殿主殿和兩側略小的太極東、 西堂組成,三殿東西並列, 三座殿基占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 外圍還輔以迴廊、 院牆、 宮門等附屬建築, 從而構成規劃有序、 布局嚴謹、 規模龐大的太極殿宮殿建築群, 是
漢魏洛陽城乃至中國古代建築體量最大的建築群之一。
這組經過嚴格設計、 統一規劃的宮室建築, 也是中國古代都城一種嶄新的宮殿建築格局。 由太極殿的建立所標示的都城單一建築軸線、 單一宮城居北居中、 中心正殿太極殿中的布局; 太極殿為大朝、 東西兩側並列的東西堂為常朝的東西堂制度;中心正殿前設三道宮門、 宮城三大殿南北縱列的 “
五門三朝” 制度等, 開創了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及宮城布局的一個新時代, 對後代都城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