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城鎮

崇城鎮歷史上曾經稱為溫嶺鎮、清獻鎮、城關鎮,位於崇安縣中部黃石山麓,東、南、北三面與城東鄉接壤,西與洋莊鄉毗連,三面環山,南面地勢較為平坦。最高山峰雙山八角亭海拔454.5米。崇溪與福分(福州—閩贛交接的分水關)公路縱貫南北。北宋建縣初期開闢的清獻河從北而南流經城關。全鎮面積24.13平方公里。1993年耕地面積5090畝(其中水田4541畝),蔬菜基地1179畝,林地面積19501畝。鎮轄3個行政村和11個自然村、6個居委會。1990年全鎮8068戶(其中農業戶999戶),33664人(其中農業人口1037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城鎮
  • 全鎮面積:24.13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5090畝(1993年)
  • 位置:崇安縣中部黃石山麓
崇城鎮自宋淳化五年(994)起為崇安縣的縣治所在地,古稱四隅里。民國時改名清獻鎮。民國22年(1933)為崇安縣蘇維埃政府和城市區蘇維埃政府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城關區。1954年改稱崇安縣第一區。1958年建置為曙光人民公社。1962年改稱城關人民公社。1980年置城關鎮,1983年為崇城鎮。
崇城鎮為武夷山市人民政府駐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鎮辦企業有化工、造紙、紡織、冶金、食品、手工藝品等。
1969年,在西溪上游建成長60米、高15米的攔河壩,引水渠長380米。在七馬槽安裝水輪泵一座,灌溉渠長8000米。1988年在南門建沙古洲電灌站,設定兩台13千瓦抽水機,引水渠長400米,主灌溉渠300米,4條渠支灌溉800米。1989年在北門建龍井坑引水渠,渠長500米。以上4處引水渠共長10380米。歷年的水利建設,使絕大部分的農田和蔬菜基地得以旱澇保收。
市文化館、市醫院和武夷山一中、市二中學都座落在鎮內,還有鎮文化站、鎮衛生院和城關中學、崇城鎮中心國小和其他鎮辦國小、幼稚園等設施。鎮辦中國小有教師109人,學生2170人,入學率達99.25%。
崇城鎮歷史悠久,保存有清代建造的餘慶橋和孔廟的欞星門等古建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閩北分區委員會舊址以及紅場、列寧公園等革命歷史文物也吸引了眾多的武夷山遊客。
公路直通建陽、邵武、浦城、江西上饒。1989年5月福州至武夷山班機通航之後,旅遊事業發展較快,旅遊服務業已初具規模,鎮境日趨繁榮。新開闢的溫嶺街、北大路、文公路成為繁盛的商業街。拓寬的主街道武夷大道縱貫市區,促進了城市的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