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北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北部。東臨北江與金沙鎮羅行相望,南接大岸村,西與華夏村為鄰,北與丹灶交界。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北村
- 人口:4533
- 面積:5544
- 地理: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北部
歷史淵源,清道光十五年,1978年,2002年底,名稱變化,國泰村,上坊村,下坊村,崇北青年發展協會,名稱由來,宗旨,
歷史淵源
清道光十五年
(1835)年,屬江浦司鼎安都。明國初期屬雲津堡。建國初屬崇德鄉。1953年塗改後劃為十三區崇北鄉。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劃入丹灶村(時稱紅峰公社)稱崇北大隊。1983年底改置為崇北鄉。1986年11月改為行政村。1989年6月改為管理區。1999年5月設立重被村民委員會。辦公地址設在下坊村。
1978年
有375戶,1584人。耕地面積3001畝,其中禾田1810畝,魚塘532畝,甘蔗335畝,旱地324畝。以農業為主要收入。1958年後適當發展部分工副業。1978年工副業總收入10.4651萬元。社員年人均分配水平達275元。
2002年底
戶籍532戶,1902人。農業用地面積2931.00畝。經濟總收入19600萬元。工業收入18041萬元。農業收入1152萬元。人均平均收入7403元。下轄國泰、上坊、下坊3個自然村。
名稱變化
國泰村
元元貞元年(1295年)開村。位於崇北村民委員會南部,東臨北江、南與大岸村、西與華夏村、北與下坊村接界。聚落沿北江水道由北至南呈塊狀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多為磚木混合結構。面積0.94平方公里。建國前農業主產蠶桑、塘魚、水稻,後以塘魚、水稻為主。
工業主要有絲綢、漿經、織紗綢及酒坊、糖坊,後以絲織為主。1953~1954年於德茂公辦過保良國小。祠廟有金剛廟、康公廟、劉氏大宗祠、區氏大宗祠。2002年底,戶籍199戶,753人。村民姓氏為劉、區、陳、梁、崔、蘇、吳、葉、羅、王10姓,其中流行138戶,486人。
上坊村
曾名深巷。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開村。時有一大巷最長400米,故名。位於崇北村民委員會北部,東臨北江、南與下坊村、西與華夏村、北與丹灶上林接界。
聚落沿村前兩個長塘由東至西呈長方形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多為磚木混合結構。村域地勢平坦,適宜農耕,時代以農為主,種養水稻、桑蠶、塘魚、甘蔗、花生。清代民國期間,手工業一度興旺,有紡織絲綢、絲綢、漿經等。改革開放後,傳統農業逐步轉型,主產高值塘魚, 民營企業興起,有紡織面料、五金等項。村中姓氏有何、馮、陸、羅、杜、李、勞、王8姓,其中何姓89戶,391人。
下坊村
曾名大沙三杜。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開村。先祖在此隆起的沙洲定居而沿稱大沙。東臨北江、南與國泰村、西與華夏村、北與上坊村接界。聚落沿北江水道呈條形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多為磚木混合結構。年紀0.417平方公里。北江支流南沙涌按北至南走向,可達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樵北路按北至南走向,從村後通過,可達丹灶、官山、佛山、廣州。村內的大沙圩,晚清至民國年間盛極一時,有商鋪30多間,茶樓食肆、米鋪、肉檔、雜貨、藥材、家私柴店、攤館、當鋪,逢二、五、八為圩期,河邊埗頭有二三十船艇停泊。村內地勢平坦,適應農耕,村民世代以農為業,種蠶桑、魚塘、水稻、甘蔗、花生。
清末至民國期間,手工業亦甚興旺,有紡織紗綢、絲綢、漿經、竹器編織。建有昭遠國小校、大沙保國民學校、崇北國小。祠廟有三聖堂、何大相公祠、財帛星君、魁星賜斗、何氏大宗祠(昭遠堂1972年拆)。2002年底,戶籍93戶,377人。村民姓氏有何、區、李、曾、楊、江、林、陸、岑9姓,其中何姓55戶,219人。
崇北青年發展協會
名稱由來
崇北村崇北青年發展協會於2010年的10月份成立。秉承共青團起帶頭作用的先進性,崇北青年發展協會一直在尋求著發展崇北村青年人的道路,過往的歷史告訴我們,因為地域性問題造成很大的阻隔,單靠西樵鎮的大學生協會不足以凝聚崇北村青年人及大學生。因而在村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崇北青年一代自主成立了崇北青年發展協會,此協會在村委領導的帶領下、由崇北村大學生牽頭組織建成。創辦人之所以不把協會創名為“大學生協會”,而是創名為“青年發展協會”,是因為崇北村不但要發展本村的大學生,同時亦要發展本村廣大的青年,這之間沒有劃分界限。
宗旨
協會能凝聚崇北村青年人,為青年們提供實踐的平台,讓他們能夠在這平台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使青年們得到煅練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