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工序,塑泥體,貼油麻,脫胚胎,配景物,歷史文化,
四道工序
塑泥體
即是根據所要製作的人物或動物的形態,用泥土捏出各種相應的胚模。泥體塑成後,只可陰乾,不宜陽曬,以防乾裂。待至陰乾後而不變形時,便可進行貼油麻。
貼油麻
這道工序,難度最大,要在“精細”上面下功夫。油麻要經精選,粒子宜瘦不宜肥,宜長不宜短。粘料——糯糊,是用糯糕煮製而成(為了吸水、防腐,糊中常加進些鹹礬)。貼具是用兩根竹筷子,每根筷子的末端扎一支繡花針。貼油麻時,必須兩手並用,配合默契。兩針之中,主輔相依。為主的針,要一粒一粒地刺著油麻,蘸著糯糊,按著“苦瓜目”、“金錢目”、“四方格”、“梅花格”等各種不同的組形圖案,貼附於已經塑好的泥體外胚。為輔的針,則要支撐主針,使每粒細小的油麻,都能按照要求,準確地連環粘接。蘸糯糊也大有文章在,蘸少了,油麻彼此粘接不牢;蘸多了,糯糊粘著泥體,到時候便難於脫胚。人物中,文臣的“錦袍玉帶”、武將的“金盔銀鎧”、儒生的“青衿紫衣”、仕女的“彩披繡裙”以及動物中的魚鱗、龍甲、鳳翎、雞羽等,用油麻貼成之後,待至糊質凝固,便可脫胚胎。
脫胚胎
即是把被油麻圖形裹著的泥體抽掉,留下空心而又立體的“人物”或“動物”。脫胚胎要根據各種具體形態,把油麻圖形分成若干部分進行分割。如果切割得不好,油麻圖形碎裂,那就前功盡棄,因此,在執刀切割時,必須拿出繡花功夫。被切開的油麻圖形的各個部分,最後要重新粘接成整體。在切口處,要用油麻按著原來設計的“目”、“格”,精心貼上,做到“天地合圓”,使其“天衣無縫”。至此,人們便可看到用油麻貼成的人物或動物的外部形態了。若是人物,則配上“浮洋人仔頭”及手、足、靴、鞋等,玲瓏剔透的工藝品便基本製成;若是動物,則點上眼睛,配以須爪,祥禽瑞獸也各展風姿。
配景物
作為主體的油麻人仔既已製成,第四道工序便是配景物。製作景物用的材料是珠片、繡線、光紙、皺紙之類。根據主體的人物或動物所處的不同環境,可以配置龍屏虎帳、王府侯門、重山迭嶺、樓台亭榭、書齋繡閨、蓮池花圃……
做完上述四道工序,最後套上玻璃罩,一屏“峽山油麻人仔”便可供人欣賞了。
歷史文化
解放後,峽山油麻人仔也曾以其獨特的風姿,登上大雅之堂,在地方文化館的展廳中,吸引著不少觀眾,博得廣泛讚許。可惜的是,峽山油麻人仔,現在似乎已經不見。但是,它留在潮南這個文明古邑的民間藝術史冊上的一頁,卻仍然是色彩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