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文化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

襄陽市峴山文化廣場位於原烈士陵園廣場,為市委、市政府重大公益項目,該項目2011年底開始籌劃,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計畫投資1.3億元。項目總體概念規劃已於2012年4月3日在市規委會通過。

位於羊祜山麓,東起盛豐路,西至市水利規劃設計院,北到環山路,占地面積達22.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羊祜文化浮雕牆、峴山文化長廊、生態濕地體驗棧道、樹葉廣場、綠道驛站、動感兒童樂園和球類運動場等,建成後將成為襄陽市集生活、文化、休閒、健身於一體的城市公共廣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峴山文化廣場
  • 外文名稱:Xian Cultural Square
  • 地理位置:襄陽市(原烈士陵園廣場)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24小時免費開放
  • 景點級別公益項目廣場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峴山羊祜山真武山
文化廣場概況,廣場景點分布,

文化廣場概況

峴山文化廣場,該廣場位於羊祜山麓,東起盛豐路,西至市水利規劃設計院,北到環山路,占地面積達22.4萬平方米。整個廣場分為生態綠蔭廣場區、文化休閒區、運動健身區、濕地體驗區等四大分區,主要建設羊祜文化浮雕牆、峴山文化長廊、生態濕地體驗棧道、樹葉廣場、綠道驛站、動感兒童樂園和球類運動場等,建成後將成為襄陽市集生活、文化、休閒、健身於一體的城市公共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內人工湖面積約2萬平方米,與南渠相鄰,還規劃了“三水連通工程”,即在人工湖與南渠之間建設閘閥,從南渠引入漢江活水,以使得人工湖水位穩定。據清代《三郡合志》及《乾隆府志》記載,襄水在南閘橋附近分水北流,於城牆西南角即獅子樓西南“東入響水洞至西城濠”,以調節護城河水位。《光緒府志》有圖可據。此人工湖與歷史上響水洞的位置基本一致,也是利用水閘原理,引襄水注入而成,異曲同工。將此人工湖命名為響水潭,以保留襄陽城的這段歷史記憶。
峴山文化廣場

廣場景點分布

峴山文化廣場西側道路,長約400米,寬12米。南北緊鄰市水利規劃設計院,是從環城南路進入廣場、登臨峴山的主要通道。將此路命名為太傅路,以紀念羊祜。太傅是羊祜所任的最後、最高官職,所以後世習慣上稱其為“羊太傅”。
峴山文化廣場
習家池景區南北走向道路,北起襄陽市博物館新館旁的停車場,南至習家池停車場,命名為“彩石路”。習家池風景區東西走向道路,東起原207國道鐵路通道口,西至習家池門前,命名為習家池路。
峴山文化廣場位於襄城羊祜山腳下,在原陵園廣場的基礎上擴建而成。規模宏大、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新建的峴山文化廣場面積為22.4萬平方米,整個廣場分為生態綠蔭區、文化休閒區、運動健身區、濕地體驗區。建設有羊祜文化浮雕牆、峴山文化長廊、生態濕地體驗棧道、動感兒童樂園等等。峴山文化廣場有山、有水、有林,綠道環繞,水波粼粼,幽靜花香,空氣清新,廣場展現了古襄陽的新面貌,因此命名為“峴山文化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內,利用原窪地開挖的人工湖被命名為“響水潭”,原因是人工湖所處的位置原有一“響水洞”,是古代南渠水分流進入護城河的閘門。因放水時發出嘩啦啦轟鳴的響聲,人們把此片水域稱為“響水洞”。此人工湖的闊挖與歷史上響水洞的位置基本一致,也是引襄水注入而成,為傳承保留襄陽城的這段歷史記憶,故命名為“響水潭”。
在峴山文化廣場西側新修建了一條長約400米、寬12米的道路,是從環城南路進入廣場、登臨峴山的主要通道。將此路命名為“太傅路”,也是為了紀念襄陽歷史名人羊祜。
峴山文化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是襄陽市政府重大公益項目,是親民、為民政策的具體舉措,是建設綠色襄陽、文化襄陽的具體體現。峴山文化廣場的建設,充分體現襄陽歷史文化,峴山景觀秀美,歷史遺存豐富,反映了襄陽古城文化和襄陽的地方特色。峴山文化廣場的建設,也是綠色、環保、充分利用天然資源,開發旅遊的樣板,必將提升襄陽旅遊城市的品味,大大提高襄陽知名度,推動襄陽經濟發展。
2014年11月廣場的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建成後是襄陽城內“路在山邊過,人在畫中游”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一塊優雅寶地,將給廣大市民和登山愛好者提供一個優質、舒適的娛樂環境,成為襄陽市集生活、文化、休閒、健身於一體的優良的城市公共文化廣場。
峴山文化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