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文化

峇峇娘惹文化

峇峇娘惹文化,指巴巴娘惹文化,是馬六甲中很有特色的一種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峇峇娘惹文化
  • 地點馬六甲
  • 類型:文化
起源,習俗,相關,

起源

巴巴娘惹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尼)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華人後裔,是中國人和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稱為baba nyonya,巴巴娘惹是翻譯,是土生華人,在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都比較多。男性稱為巴巴(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有關巴巴娘惹的來源,人們認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主要是在馬六甲王朝時期,那些從中國福建一帶漂洋過海而來的移民,他們大多數是中上層為官的或是殷實的商賈人家,到了馬六甲以後沒有再返回中國,而娶了當地的馬來女子生下的後代;也有的一部分據說是當年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五次來馬六甲駐節,他的部下其中有一些人留下來,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後代。

習俗

早期的馬來亞,對於外族與本地的馬來人通婚,並沒有宗教上的束縛(現在則不同,凡外族人與馬來人通婚,必須先皈依伊斯蘭教),所以與當地馬來女子通婚後的華裔,仍然保留原來的宗教信仰,信仰佛教或道教,他們的很多習俗與禮節都是沿襲中國的傳統。娘惹少女或已婚少婦,如同中國的大家閨秀,大多足不出戶,常年呆在家中,故而常常以刺繡或製作一些手工藝品來消磨時間。
對於華人的一些傳統節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視,過春節,作為子孫或年幼的一輩,得跪著磕頭、敬茶及祝安。逢春節、清明、農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講究,要擺三牲及飯菜等,要擺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餚上供。
在婚俗上,巴巴娘惹的家庭也非常講究“門當戶對”,那些有權勢的華人甲必丹、亭主、殷商家族之間常常聯姻。新郎身穿長袍馬褂,頭帶瓜皮帽,新娘則身穿裙褂、霞披,頭戴鳳冠,身上有眾多點綴的飾物。在二戰前,巴巴娘惹在舉行婚禮時,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清朝古禮,娶親用花轎,鑼鼓喧天,熱熱鬧鬧。
男方的家長對於新娘是否是處女極為重視與苛求,在新婚後,要由媒婆負責將處女布拿出來給男方雙親過目。
既然巴巴娘惹是華巫混血的後代,他們身上必然有異於純華人的習俗。在巴巴娘惹家庭中,講的是一口流利的馬來語,這是他們日常用語,不過也摻雜了一些福建方言,他們對普通華語一竅不通。特別是那些娘惹,平時的衣著打扮與馬來女子無異,身穿沙龍或娘惹裝(類似馬來婦女裝),口中喜愛咀嚼栳葉。在飲食習慣上,巴巴娘惹也有自成一統的“娘惹餐”,它兼有華人、馬來人、印度族人以及以葡萄牙人為主的歐洲人的飲食特點,在烹飪方法和使用的餐具器皿方面都比較講究,調料中自然少不了咖喱和辣椒,口味以酸辣為主,別具一格。要想品嘗正宗的娘惹餐,就要到荷蘭街的由昔日巴巴豪宅改建的餐館去,那裡從室內的布置陳設,到餐桌上的菜餚,都是最地道、純正的娘惹餐飲食文化的精華。
目前巴巴與娘惹的人數不多,沒有精確的統計,估計數目大約不到萬人,據說荷蘭街上也只剩下10餘戶人家了。

相關

“娘惹”本是指中國人與馬來人通婚的女兒,娘惹秉承了中國人“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出嫁前就是個烹飪能手。娘惹身上遺傳著中華婦女美德,勤勞儉樸,也將中華菜餚烹飪方式與馬來菜餚原料自成一體做成娘惹菜,既有中國菜的內蘊,又有馬來菜的特色,呈現出的一種新的口味,風靡南洋,這些特點都體現在娘惹菜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