峁山村

峁山村位於湖北省恩施市東部,距恩施州城48公里,距新塘鄉政府21公里,東與本鄉龔家坪村、前坪村壤,與宣恩縣接界西與三岔鄉比鄰,北與沙地隔河相望。是新塘鄉西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峁山村
  • 所屬地區:湖北省恩施市
  • 地理位置:湖北省恩施市東部
  • 面積:48150畝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村莊變化,生產情況,社會事業,

基本概況

民俗文化生活活躍(舞獅子、彩蓮船、蓮香、耍耍、鬧喪鼓和傳統鑼鼓)。集鎮繁華熱鬧,街道硬化並裝有路燈,歷史悠久。全村總面積為48150畝,屬二高山。其中耕地面積為4650畝(其中水田460畝)林地面積36000畝,土地肥沃,地域遼闊,風景優美,空氣新鮮,氣候宜人,陽光充足,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12.8℃,海拔在800---1010米之間.盛產菸葉、苞谷、洋芋、魔芋,畜牧業以牲豬養殖為重。該村主要農作物分夏秋兩季,夏季有油菜、洋芋,秋季有水稻、玉米、紅苕、黃豆、菸葉和魔芋。林果1000畝。以牲豬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20頭以上大戶15戶,10頭以上25戶,一般都在3—5頭。糧食生產成直線上升。就峁山小村(及峁山、朱家灣)而言,下戶時,年景好才5萬斤,到84年就超過11萬斤(117980斤)。而稅負年年上升。到2001年人均稅負達48元。2004年.隨著國家對農民承包的土地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綜合補貼和2005年農業稅的減免。人均收入達到了6000元。

歷史沿革

峁山村在民國27年前設有新塘區峁山聯絡站,主任由團總陳仕元兼任,副主任李煥然(李永章)師爺朱植軒(朱詩培)民國27年(1938年)設立峁山鄉公所,管轄十個保。東起大古龍(6保)前坪(7保),南至宣恩芭茅界,萬寨(10保),西與三岔相鄰,北與沙地連界.首任鄉長黎法軒,主任李煥然,師爺朱植軒,武裝大隊長楊業彪,警衛股主任何忠禮,教育股主任譚純武,財務股主任覃子兵.自民國三十一年至1949年9月先後任鄉長的有:劉永齋(3年),劉文義(1年),廖九安(半年),鄧金川(2年)譚楚凡(1年).現峁山村址屬一保,保長朱詩安、畢承林、黃顯桃。1949年9月16日解放後,改為一村,村長鬍昌兵,農會主席廖光華,武裝幹事周昌單,後是譚明相。1952年下半年設立黃村鄉政府,建立黨支部,書記彭興福,委員朱書成、廖賢翠,鄉長林德均,副鄉長潘安華,文書譚明相,婦女委員唐賢翠。組合臨時互助組。1954年轉為互助組搞統購統銷。1955年將茶園鄉(屬二保)合併為黃村鄉,書記彭興福,副書記唐賢釗,鄉長畢承貴,又由常年互助組轉為初級農業合作社,社長朱書成,下設大隊、組,峁山命為和平大隊,書記肖孔全,大隊長江廷煌。劃為5個組。(峁山集鎮、老街、石場壩、朱家灣、金子台)1956年又由初級農業合作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3月以區為人民公社,原鄉改為黃村管理區、大隊。
峁山村

村莊變化

組未有改變,4月各辦公食堂、不分男女老少,所有人口一律集體生活。8月,大力宣傳大躍進,當時的方針是: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隨著國際形勢的需要,掀起了轟轟烈烈地大辦鋼鐵,興修水利的高潮,連續三年上調勞力,除後坪、鐵廠勞力最多外,到處都辦鋼鐵廠,到杉木遼修“七星照月”水庫。由於1960年遭受自然災害的襲擊和各種因素,造成糧食生產大減產,人民生活十分困難,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黨中央下發了多項對農民有益的條例、政策,1961年2月公共食堂下放,原小組改為生產隊,實行“隊為基礎”,以生產隊核算的結算方式。時任支部書記肖孔全,大隊長郭世海。1962年反擊右傾翻案風,割資本主義尾巴。1964年初步四清。1965年系統四清,下半年將和平大隊、茶園、乾溝並為紅旗大隊,時任書記江廷煌,大隊長畢家太,會計何傳波,劃分為13個生產隊,成立貧下中農協會,遵照“增人不增,減人不減”的原則 ,按戶劃0.3---0.5畝的自留地,集體山林按戶劃3---5畝自留山,其餘山林因地制宜的作為管理山劃定到戶.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開展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形成幫派組織,但未發生過武鬥。
峁山村

生產情況

1980年12月又將紅旗大隊分為峁山、茶園、乾溝三個大隊。峁山大隊又劃為8個生產隊,時任書記向應遠,大隊長鬍仕林,會計田長久。1981年土地下放到戶,按勞力、人口定產量、定公糧、定上交;按產量、土質優劣分等級、分責任田、經濟田和飼料田劃到戶。由於生產自主,生產力解放,糧食產量大增,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1984年6月,按照1964年所劃山林界限不變,將兩山(自留山、管理山)並為一山(自留山),換髮恩施市代市長呂成宗簽發的自留山證,廢止原恩施縣縣長鬍元春簽發的自留山證和管理山證。同年9月,把大隊改為村,書記胡仕林,主任朱道鑫。1989年正式與農戶簽定土地家庭聯產經營契約書。1996年土地聯產經營進行了大穩定小調整。2002年9月以原峁山管理區改建為峁山村,由原峁山、黃村、茶園、乾溝、迎賓五個村合併而成,劃分為十個組(峁山、朱家灣、頂坪、黃村、唐家台、茶園、乾溝、後山、迎賓和黃石板)。居住著915戶,3045人。其中土家族村民占60%。
峁山村

社會事業

交通事業發展較快。由於1964年恩鶴、恩紅公路建成通車,橫穿本村而過,帶動了村組公路的修築,僅1997年---1999年間,已修通毛公路四條(雷映、唐陰、老茶、長迎),目前老街到何家坪公路正加緊張施工,以上公路除雨天外,基本可通農用車,大減輕了肩挑背馱的現狀,生產的農副產品基本能運出去。電力建設迅猛,1982年僅峁山集鎮有一台變壓器。1991年大辦電力,農民籌資,投勞,新增7台變壓器;1997年農網改造時又新增變壓器6台,戶戶用上了電、家家有電器設備。民國27年前,只有家私塾學校(老街陳仕元家中),時任先生(老師)柳陽豐。民國28年建立峁山重點國小(全日制完小1---6年級),時任校長譚光初。重點國小直到1961年才改為峁山國小。1962年又設了帶帽中學,到1987年中學又拆了。1997年新址改為天明希望國小。峁山集鎮始建於光緒11年(1885年),即現在的老街。現在的集鎮為新街建於光緒26年(1900年),集市繁華、熱鬧,風味小吃俱全。由於髒亂嚴重,於2006年7月,發動居民,民辦公助,將街硬化了,杜絕髒、亂現狀,並安裝了路燈。但人畜飲水問題嚴重,有待解決。
峁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