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單鼓

岫巖單鼓是流傳於岫巖民間的一種古老的祭祀習俗,俗稱“燒香”。滿族稱為“旗香”,漢族叫“民香”。岫巖單鼓自明末進入岫巖以來,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早期的岫巖單鼓,脫胎於滿族先民女真人的“薩滿”祭祀儀式,其在岫巖的流行,只限於滿族民眾之間,有著修舊的歷史,後逐漸被漢族的文化采借。在以前,岫巖滿、漢民“燒香”主要是為了祭神、祭祖、還願,是一種祭祀活動,後慢慢發展為帶有更多的娛樂性質的節目。近日,在岫巖滿族自治縣令溝鄉山城村73歲,得老單鼓藝人袁德貴的家裡,袁老藝人為記者表演了單鼓這種民間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岫巖單鼓
  • 性質:燒香
  • 歸類:古老的祭祀習俗
  • 發源地:岫巖民間
單鼓內容介紹,獲獎榮譽,

單鼓內容介紹

演出形式靈活,不斷進行創新。
在演出前,袁德貴老人將太平鼓拿出來再灶坑邊烤了一陣,他介紹說屋裡濕氣大,每回演出前必須烤一烤,這樣鼓敲起來才能響。五官帽、彩裙、腰鈴、鼓等一系列行頭裝扮上後,袁德貴老人便左手執太平鼓,右手拿著鼓槌開始隨著鼓點和腰鈴的節奏,腳左一步、右一步地挪動表演起來。據介紹,岫巖單鼓的主要特點為腰部動作大,前後左右均可扭動,是系在身上的腰鈴錚錚作響。舞至高潮時有“張飛片馬”、“蘇秦背劍”、“就地十滾”等前翻後滾的動作。鼓聲鈴聲交織成一種絕妙的印象,使觀者為之大振。據袁德貴老人介紹,單鼓沒有曲譜,都是上輩子的老藝人口傳下來的。但很多已經不適應現在演出的需要了。岫巖單鼓不僅有演唱和舞蹈,有時候還有武術、雜技等民間藝術成分,表演武場的時候還需要三節棍等家什。袁德貴老人沒上過學,但編起詞來卻是頭頭是道,一兩天就能把一大套的唱詞編出來。

獲獎榮譽

岫巖單鼓歷史上也曾獲得多項榮譽。1992年曾代表遼寧省參加昆明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藝術節,2004年6月在遼寧省“老基地新風采”音樂舞比賽中獲金獎,2004年8月又參加了遼寧省第六屆藝術節,太平鼓舞蹈《神鼓催春》又榮獲金獎。但就是這樣一項藝術,境地卻十分艱難。在上個世紀中期,岫巖境內有十幾個單鼓班有演出活動,但現在卻只有幾個單鼓班仍然從事這這項藝術活動。袁德貴也曾收了幾個徒弟,最大的都已經52歲了,“現在沒人愛學,再這樣慢慢就要失傳了。”目前,岫巖地區有關部門已經就岫巖單鼓的挖掘、搶救、保護工作做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同時,他們還計畫在縣內培訓一支百人以上的單鼓表演隊,參加各類重大節日和對外交流演出,以繼承發展單鼓藝術。
2006年6月3日被確定為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類別為民間舞蹈。申報單位:岫巖滿族自治縣文化館,地區為:岫巖及周邊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