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賣香

岩賣香

岩賣香,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龍鎮景龍村村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賣香
  • 主要成就:2020年10月,入選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
所獲榮譽,人物故事,

所獲榮譽

2020年10月,入選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
2021年5月,岩賣香家庭榮獲“雲南省最美家庭”稱號。
2021年12月,榮獲第八屆雲南省道德模範(誠實守信道德模範)稱號。

人物故事

無論在哪個年代,情懷始終是支撐人性的基石,對人如此,對一個民族更是如此。
人生有很多選擇,可以執著也可以放棄,32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甘願忍受清貧和寂寞,用虔誠護衛逝去的英靈,用良心兌現承諾,為了一句承諾,他和一群永遠不會開口的戰友相守了32年,放棄了本該屬於他的夢想、幸福和財富。在他的身上永遠燃燒著火紅的激情,在他血液流淌著不滅的軍魂!他的名字叫岩賣香。
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是他一輩子的榮耀
走進勐龍鎮景龍村委會景乃村民小組84號,傣式樓房客廳中央懸掛著的雲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光榮之家”在主人的老照片的陪襯下格外耀眼,篾桌上擺放著的芒果、三丫果、香蕉還帶著露珠。這些水果花生是岩賣香的兒子岩恩臘剛從園子裡摘來的。岩恩臘說:今天7月1日,是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的日子,我爹一大早翻出他珍藏的老軍裝穿戴起來,把茶、酒、煙、水果裝進篾簍,準備讓我們陪他到陵園祭奠烈士,每年春節、清明節、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不管颳風下雨他都要穿上軍裝到墓地祭拜,32年一直沒變。”
岩賣香1939年5月出生在勐臘縣勐臘鎮曼竜勒村,自小接受傣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懂得勤奮、感恩、誠實、善良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學會了傣文、刻寫貝葉經、傣族武術,是寨子裡最英俊的“貓哆哩”(小伙子),也是的出類拔萃的文化人,村里人都喜歡聽他講傣族民間神話故事,年輕人喜歡跟他學民間諺語、讀貝葉經、學打傣拳。18歲那年他參軍入伍, 在部隊當了4年的騎兵戰士,經常騎馬從勐臘趕往普文執行任務,曾榮獲思茅·景洪兩地騎兵比武大賽第三名,成為當時勐龍壩子響噹噹的人物。1962年他與景洪市勐龍鎮景龍村委會景乃村的依拉罕喜結良緣,結婚3天他就接到任務趕回部隊,兩人靠書信傳情堅守著愛的承諾。10年的軍旅生涯,岩賣香在人民軍隊這座大熔爐茁壯成長,在教導員的耐心幫助下,他把業餘時間用來學習漢文化,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漢話,學會了寫漢字,學會了用“雙語”寫信,用漢語問候全國各地的戰友,用傣文告訴家鄉親人們他在部隊的情況……
1965年,岩賣香退伍回到景乃村。回到家鄉後,他把軍人令行禁止、腳踏實地、雷厲風行、信守諾言的工作作風帶到地方,積極參加農村建設,曾任過民兵指導員、村治保主任、村長等職,帶領鄉親修路架橋、辦合作社、征糧,由於成績突出,期間他還作為雲南代表團成員到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參觀“農業學大寨”,他在村領導的位置上他幹了20年。
牢記對戰友的承諾,與妻子一起守護烈士陵園32年
勐龍鎮北與嘎灑鎮相鄰,西北與勐海縣布朗山相接,東南面與緬甸接壤,與泰國、寮國毗鄰,國境線長64.4公里,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國家最近的陸路通道。
從岩賣香家出來,我們跟隨他走到景乃村小組佛寺後山坡上的勐龍烈士陵園, 97座墓碑在綠樹白花掩映中顯得莊嚴肅穆, 烈士陵園紀念塔旁“孤膽英雄”岩龍烈士塑像巍然矗立。他介紹說,陵園總面積11573.9平方米,這裡有解放西雙版納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解放初與境外國民黨殘匪鬥爭中犧牲的烈士、1961年中緬勘界警衛作戰犧牲的烈士,及解放以來為保衛西雙版納和平安寧獻出生命的軍警戰士。他們中,有邊境剿匪戰鬥中犧牲的烈士72名;在勐龍波河、阿烈、叭洪,勐罕關保衛邊防戰鬥中犧牲的烈士16名,還有在其他戰鬥和工作中因公犧牲的邊防戰士。以及2012年2月23日,在執行抓捕兩名持槍犯罪嫌疑人緝毒任務中壯烈犧牲的柯占軍烈士;2016年11月4日,在抓捕毒販過程中英勇犧牲的李敬忠烈士。
提起岩賣香守墓32年的話匣,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標克烈士生前是我的戰友也是老庚,記得一次戰友閒聊時,標克對我說,如果有一天他先我而去,一定要常到墓前看他,為他點一支煙、斟一杯酒,陪他說說話……沒想到,1968年10月9日在波河剿匪戰鬥中他光榮犧牲,年僅31歲。1986年,在政府召開烈軍屬和退役軍人座談會上,遇到標克的母親,她老人家含淚叮囑我:兒子安葬在勐龍烈士陵園,等她走不動路的時候,拜託我幫她照管好兒子的墓地。“阿媽你放心,我一定做到!”岩賣香流著眼淚向烈士的母親作出了承諾。
1987年,岩賣香主動要求替換守墓7年的姐夫,讓已經退休的姐夫回家安享晚年。這一守就是32年。無論颳風下雨、無論烈日酷暑,默默無聞,老伴為他送飯送衣,風雨相倚,跟隨他從壯年到耄耋,如今他81歲高齡,把守墓的重任傳給兒子:你是軍人的後代,一定要替我把烈士陵園守好!
紅色基因代代傳,兒子替父親延續對戰友的承諾
岩賣香的兒子岩恩臘12歲就跟隨父親守墓,受到父親的言傳身教,養成了他腳踏實地、吃苦耐勞、樂意助人、不求回報的性格。
2014年清明節前,陵園一段圍牆倒塌,岩恩臘買來石灰、沙子,找來鄰居和鄉親們幫忙修復。他一直記得父親說的話:“做事憑良心,人家十八九歲時就犧牲了,我們怎么就能不為他們做點啥呢?97名烈士的親人不在身邊,我們就是他們家人和親人。”2019年5月岩賣香生病住院,病床上叮囑兒子:一定要每天到墓地看看,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不能出現絲毫差錯! 1993年以前,烈士墓都是水泥圍成的土包,逢雨季常坍塌,父子兩堅持每天清掃、每日檢查,發現坍塌及時修補填土,傾盡全力做到墓地完好無損;如今,烈士陵園經過改造,換成了美觀別致的大理石碑面墓地。綠樹白花、潔淨素雅、莊嚴肅穆,讓人心生敬畏,32年來,岩賣香從來都不允許墓地有枯葉和垃圾囤積,當年父親做到的,如今岩恩臘也做到了!
岩賣香一家把心撲到了為烈士守墓上,家裡有5畝橡膠樹能割的僅有100多棵,一家6口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岩賣香老伴腰椎間盤突出不能行走需要手術才能站立,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只能用民間草藥敷藥醫治,至今臥床不起。採訪中,岩賣香和岩恩臘對自家的困難隻字不提,總是樂呵呵地回答著記者的提問,這些難這些苦是記者從鄰居口中得知的……
一家人兩代人為烈士守墓40年。2020年,岩賣香年過八旬體力不支,岩恩臘正式接過守墓接力棒,成為“一家守墓人”的第三個人!岩賣香把守墓的重任交給兒子後感到欣慰,但心底卻總是放心不下,他會讓孫輩們駕車帶他到陵園走走看看,有時陪兒子在墓地聊聊天、做做飯,在墓地邊的樹下小歇,花前哀思是他最想做的事。閒下來,他在家裡養花種菜,教村里年輕人學傣文、刻寫貝葉經、打傣拳、唱傣歌,其樂融融!他最大的心愿是:用傣文記錄下烈士陵園97位烈士的生平故事,傳播給更多的人。
32年來,岩賣香堅守對戰友的承諾,獨守清貧看護烈士陵園的事跡,也感動著村里村外的人們,人們都把岩賣香當一家做教育兒孫誠實守信、堅守承諾的活教材,岩賣香則把鄉親們對他的認可當做自己工作的動力,每年最忙的時候是清明節,他叮囑兒子認真將陵園打掃乾淨,自己還要為前來憑弔的單位講英雄故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臨別之際,他告訴記者,“我這么多年守護這片墓地,就是希望後代不要忘了這97位烈士,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報效祖國”。
走出岩賣香家竹樓時,他又唱起了自己新編的章哈:英雄精神是我心底的磐石,32年容顏衰老心卻不變,兒子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把對英雄的敬仰傳遞;讓我們把英雄的故事代代傳揚,建設小康傣鄉我們一起在路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