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背村(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岩背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

岩背村距壺鎮鎮16.5公里,面積3.9平方公里,海拔745米,點狀聚落。處於縉雲、仙居、磐安三縣高山交界處。岩背村設六個村民小組,轄岩背、後山周2個自然村。235戶,745人。耕地437畝,主種水稻。林地3758畝。產元胡、浙北、白朮、茭白。
岩澗一側是茂密的樹林,有古道從林間蜿蜒而上。這就是普通嶺古道,村人稱為“岩前嶺”。普通嶺古道穿村而過,舊為擔鹽古道,與蒼嶺古道齊名,如今至仙居鄭橋,20來里路段依然保持完好。離村不遠的嶺顛有“石子堆”,那是在雲端之上,地處縉雲、仙居兩縣交界。石子有兩堆,分置兩縣一側,大者如拳,小者如栗。相傳行人置石於此,可保諸事如意。
早在唐代初年,就有智威和尚踏著石級去了天台。他是嶺腳金竹村人,顯然,此地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多年以後,成為佛教天台宗六祖的他,還“飛錫五百里”,重來此地考察建寺基址。不過,他終究是“六祖”了,不再是隻身打坐念佛的和尚,肩負著弘揚天台宗的使命,所以就嫌地方過於狹窄,不得已改而在石龍山建造法華寺,也就是後來的惠明寺。年譚震林、張鼎丞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全村有28人參加紅軍、25人參加游擊隊;現有革命烈士22人,五老人員23名。1994年,岩背村通了公路。岩背的“百丈岩”。其形猶如雄獅,高踞村口,威猛異常。岩頂有水飄然而下,秀美自不必說,只是不能長年不涸,倒是岩腳飛瀑更為可觀。百丈岩頂有座小廟供奉的是“朱相公”,也就是朱熹,相傳他可是岩背村人的保護神。直到今天,村人每年都還要為朱相公舉辦農曆“六月六”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