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敗醬

岩敗醬

岩敗醬,中藥名。為敗醬科植物岩敗醬Patrinia rupestris (Pall.) Juss.的全草。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排膿之功效。常用於痢疾,泄瀉,黃疸,腸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岩敗醬
  • 別稱:鹿腸、鹿首、鹿醬、敗醬草、野苦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茜草目
  • :敗醬科
  • :敗醬屬
  • :岩敗醬
  • 分布區域: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法用量:9-15g
  • 毒性:無毒
  •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密閉,防蟲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苦,性寒。

歸經

歸肝、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排膿。

主治

痢疾,泄瀉,黃疸,腸癰。

相關配伍

1、治黃疸:岩敗醬、茵陳各15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慢性闌尾炎:蒲公英60g,甘草6g,岩敗醬30g,青木香15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

9-15g。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切段,曬乾。

二、炮製方法

揀淨雜質,洗淨,潤透,切片,曬乾或低溫烘乾。或趁鮮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狀莖稍斜升,長達10cm以上,頂端不分枝,有濃烈臭醬氣味。莖多數叢生,連同花序梗被短糙毛。基生葉有柄,長2-4cm;莖生葉對生;葉柄短,上部葉漸無柄;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7cm,羽狀深裂至全裂,通常具3-6對側生裂片,裂片條形,有稀的缺刻狀牙齒,無毛或有糙毛。夏秋季開黃色花,密花聚傘花序頂生,3-7枝在枝端排成傘房狀,寬4-15cm,軸、梗均被粗白毛和腺毛;小苞片腺形,對生;花萼小,萼齒5;花冠漏斗狀,徑3-5mm,基部成短細筒,筒基部一側有偏突,上部5裂,裂片近圓形;雄蕊4,長於花冠;子房下位,圓柱狀。瘦果小,倒卵圓柱狀,背部貼有橢圓形的大膜質苞片。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喜生於海拔400-1800m、光線充足、乾燥的山坡。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狀鑑別

根呈圓柱形微彎曲,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栓皮有時剝落,具瘤狀突起,質鬆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較窄,外側棕褐色,向內灰白色,木部較寬廣,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有多數放射狀裂隙。根莖棕褐色或灰棕色,具分枝,節明顯,稍膨大。莖灰棕褐色至灰綠色,圓柱形,微彎曲,節明顯,具殘留的捲曲破碎的葉,頂端有時有殘留的棕黃色小花。氣特異,味微苦。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治慢性闌尾炎:蒲公英二兩,甘草二錢,岩敗醬一兩,青木香五錢。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