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文歷史,特色,沿途風景,
人文歷史
岩庵始建於唐鹹通丙戊年(866)。建庵以來,香火旺盛,特別是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或佛教的節日,香客遊人絡繹不絕。但由於朝代更換,其間也有幾度興廢。說起緣由,民間有多種說法,影響最大的是“呂純陽智除三禿驢”。說的是大唐時節,岩庵出了條蟒蛇精,作惡多端,傷害百姓,山上的土地公公忍無可忍,啟奏玉皇大帝,滅妖除害。玉帝派神仙呂洞賓前來收除。呂洞賓化名山石道入,滅掉蟒蛇精。百姓個個感激,紛紛求山石道人留下來。呂洞賓也愛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就答應留在山上傳授道術。這以後,白雲庵山石道人名聲遠揚,遊人香客常年不斷。
白雲庵的香火這樣盛,惹起了鄰近三個庵堂和尚的妒忌。這三個庵堂是珊門口的水口庵、龍潭坑的龍潭庵、岩庵背的虎頭庵。當家的全是野和尚,乾盡壞事。他們想火燒岩庵,早被山石道人識破。道人端來淨水碗,邊灑邊念咒語,還召來龍潭坑的兩條山龍,除了三害,岩庵毫髮無損。至今,此庵的大雄寶殿後面的岩漈頭水流不斷,常年噴灑,人們稱它“晴雨瀑”,就是當年兩條山龍吐出的龍水。山石道人將三具屍體變成兩個石人,一支蠟燭,分別安在十八拐兩邊和回端石步的中心。沒過多久,他回天界去了,寫了幾句詩留在岩庵的石碑上。如今,呂洞賓的詩碑也還在,十八拐的石人和石蠟燭也照舊豎著。
特色
嶺以庵為名,只因庵築於險峻的山崖之下,故名岩庵。岩庵又稱白雲庵,因位於雲峰山懸崖絕壁之上,仿佛高築於白雲之間,故名。
古道初以塊石為主要構築材料,不同歷史時期均有香客捐助。古道邊117株古楓香樹,逶迤連綿在不斷升高的古嶺上。一路行來,有行善者頃力闢建的青雲亭、怡然亭、雲峰亭、雙楓亭,供人歇息、觀景,更有豐茂的植被,聳峙的奇峰,鳥語花香,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