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岢嵐紅芸豆品質特殊,籽粒大且飽滿,色澤鮮艷,加工後不退色,皺皮率低,破損率低,無堊白粒,蒸煮時有清香味,口感脆嫩有彈性,清香適口,冷後不回生,營養價值高。岢嵐紅芸豆做為糧豆配合開發新營養主食品種的原料,色、香、味俱全,且其“食藥兩用”這一獨特的品性深受消費者的親睞,適應城市“優質、營養、保健、方便”的食物消費發展趨勢。
紅芸豆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及豐富的B族維生素,鮮豆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從營養成分看,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肉,鈣含量是雞肉的7倍多,鐵為4倍,B族維生素也高於雞肉。
產地環境
岢嵐紅芸豆產自山西省
岢嵐縣,岢嵐縣地處晉西北高寒山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節溫差和晝夜溫差較大,冬季寒冷乾旱,夏季高溫濕潤,降雨集中在夏季末,岢嵐縣年平均氣溫6.2℃,平均無霜期120天左右,日照時數平均為2752小時,主導風向為西風和西北風,是典型的小雜糧之鄉,利於紅芸豆乾物質的積累。
岢嵐縣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岢嵐縣海拔高度相對高程為1774米,平均海拔為1443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部山地以岢嵐山主峰荷葉坪為最高,海拔2783米,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最低在嵐漪河出境處的溫泉鄉雷家坪村,海拔1040米,縣城海拔1700米。岢嵐縣地面覆蓋的土壤類型為栗褐土,耕作層厚度大於等於25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大於等於2.5%,pH值7.0至8.5,有利於紅芸豆的蛋白質、脂肪的積累。
岢嵐縣河流很多,大凡山澗、溝壑,都有大小不等的河道、小溪及泉流。由於受地形的影響,河流具有明顯的夏雨型山地特徵。夏秋雨季流量最大,冬春流量小,有的變成乾涸。岢嵐縣地表水、地下水水質良好,可供生活和農田灌溉。岢嵐縣境內,沒有工礦企業,無污染,屬無公害高寒山區,生產的岢嵐紅芸豆是天然的綠色食品,且土壤含鋅、鐵成分大。岢嵐縣地廣人稀,傳統的耕作方式——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成為岢嵐縣農民的主要耕作形式,農民使用農藥、化肥量少,保留了岢嵐紅芸豆天然的香純和優良的品質。
歷史淵源
1992年,岢嵐縣引進種植紅芸豆;
2002年,岢嵐縣在全縣大面積推廣芸豆;
2011年,岢嵐縣把紅芸豆列為“一村一品”建設項目。
生產情況
岢嵐全縣每年種植紅芸豆10萬畝,年均產銷量在1.5萬噸左右,紅芸豆種植年收入達1億元。
產品榮譽
2010年1月,岢嵐縣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華紅芸豆之鄉”;
2012年10月,岢嵐縣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國家出口紅芸豆質量安全示範區”證書和牌匾殊榮;
2013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岢嵐紅芸豆”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岢嵐紅芸豆產地範圍為山西省岢嵐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適宜產地範圍內種植的紅芸豆品種。
土壤類型為栗褐土,耕作層厚度≥25厘米,土壤有機質含量≥2.5%,pH值範圍7.0 至8.5。
選種:選籽粒飽滿,色澤鮮艷的種子。
種子處理:每667平方米(畝)所用的種子套用0.25千克根瘤菌肥或50克鉬肥拌種。
施肥: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
播種:在5月中旬至下旬播種,畝播種量4千克至5千克。
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間苗,拔除中心病株。定苗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4厘米至6厘米。生長中期淺鋤鬆土和培土。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收穫期為9月上旬至9月下旬70%以上果莢黃,籽粒變硬呈固有色澤採收。
篩選→去雜→色選→檢驗→包裝。
感官特色:豆粒紫紅鮮亮,無堊白粒,籽粒腎形,蒸煮時有清香味,口感脆嫩有彈性,清香適口。
理化指標:蛋白質≥23%,脂肪≤1.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岢嵐紅芸豆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大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岢嵐紅芸豆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