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美術家,美術評論家,美術教育家,思想家。岡倉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啟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是對日本近代文明有過重要貢獻的福澤諭吉認為日本應該“脫亞入歐”,而岡倉天心則提倡“現在正是東方的精神觀念深入西方的時候”,強調亞洲價值觀對世界進步作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岡倉天心
  • 外文名: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
  • 國籍:日本
  • 出生地:日本
  • 出生日期:1863年2月14日
  • 逝世日期:1913年9月2日
  • 職業:美術家,思想家
  • 畢業院校:東京帝國大學
  • 主要成就:《東洋的理想》、《日本的覺醒》
  • 代表作品:《岡倉天心全集》《東洋的理想》《說茶》
人物生平,主要思想,主要著作,人物評論,

人物生平

被譽為“明治奇才”的近代日本美術先驅、美術活動家、教育家、文藝理論家。 1863年生於神奈川縣橫濱的一個藩士家庭,幼名角三,後更名覺三,中年號天心。從小除了學習漢學,還在7歲時進入外國人開辦的英語學校學習英語。16歲時,岡倉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成為東京帝國大學首屆學生。在這裡他與充分肯定日本文化的美國人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相遇,成為芬諾洛薩的助手,致力於拯救日本的藝術品和日本文化。1880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以後在文部省從事美術教育和古代美術保護工作。扶持狩野芳崖橋本雅邦的創新活動。在全盤歐化的潮流中,岡倉天心主張保護和發展日本的傳統美術,試圖立足於狩野派繪畫,兼取各派,並採用西方繪畫寫實手法,創造新日本畫。1886-1887年,他與芬諾洛薩一起,作為美術調查委員去歐洲和美國考察。回國後,致力於東京美術學校的創設,同時創辦美術刊物《國華》。該校於1889年正式創立。1890年,擔任東京美術學校第二任校長,兼任帝國博物館理事、美術部長等職。1891年當選為日本青年繪畫協會會長。從1893年起,他多次去中國、印度考察,加深了對東方文化的認識。這是岡倉活動最為活躍的時期。當時該校的美術教育在日本頗為有名,培育了一大批美術家,如橫山大觀、下村觀山、菱田春草等人。
岡倉天心岡倉天心
1898年,受到校內人士排斥,被迫辭職。此後與一同辭職的橫山等人創立了日本美術院。當選為評議長,領導新日本畫運動。這個團體隨著岡倉的創作能力下降而沉寂過一段時期,在其死後,由橫山等人重新發展,獲得了成功。1904年,根據Fenollosa的推薦,來到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日本美術部工作。此後為了幫助該館收集美術品,奔波於日美之間。此外也經常在茨城縣的美術室工作。該美術室日後成為茨城大學五浦美術文化研究所的所在。1910年,岡倉成為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日本美術部部長。1912年,將從中國收購的趙佶摹本的《搗練圖》卷橫卷無償捐獻給該館。
岡倉天心終生致力於美術事業,他不僅是日本現代美術的開拓者和指導者,而且是東方文化的鼓動家和宣傳家。他宣傳東方文化藝術的優越性,強調日本文化藝術的重要性,首創的“亞洲一體說”使他作為國粹派理想主義者而聞名於世界。
岡倉天心一生的主要貢獻是:組織了鑒畫會,推動了日本美術復興運動;創設東京美術學校,以其東方理想主義培養一代新畫家;創立了日本美術院及其展覽,領導新日本畫的運動;向全世界宣傳日本及東方文化,使之走向世界。1903-1906年,他用英文寫了《東方的理想》、《東方的覺醒》、《日本的覺醒》、《茶書》4部重要著作。傳世的還有《岡倉天心全集》。1913年9月2日於赤倉去世。

主要思想

在晚年,岡倉多次前往印度中國遊歷,在美國寫出《東洋的理想》、《日本的覺醒》、《說茶》等著作,向西方宣傳東方、尤其是日本的文化。與明治時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福澤諭吉要求日本脫離亞洲的觀點不同,岡倉強調亞洲文化的一體性。在《東洋的理想》開篇,岡倉寫道:“亞洲是一體的。雖然,喜馬拉雅山脈把兩個強大的文明,即具有孔子的團隊精神的中國文明與具有佛陀的個人主義的印度文明相隔開,但是,那道雪山的屏障,卻一刻也沒能阻隔亞洲民族那種追求‘終極普遍性’的愛的擴展。正是這種愛,是所有亞洲民族共通的思想遺產,使他們創造出了世界所有重要的宗教。……阿拉伯的騎士道,波斯的詩歌,中國倫理印度的思想,它們都分別一一述說著古代亞洲的和平。”岡倉將亞洲的文明抽象為“愛與和平”,認為近代西方文明與東方的這種傳統相比,儘管物質強盛,卻將人變成“機械的習性的奴隸”,認為西方的自由只存在於物質上的競爭中,而不是人性的自由。
雖然岡倉將亞洲文明視為一體,但是他認為日本應當承擔“興亞”的使命,甚至以戰爭實現。他的思想是後來的“大東合邦論”以及以“興亞”為名、以侵略為實的政策的重要源流。

主要著作

《岡倉天心全集》
《東洋的理想》
《說茶》 (又譯作《茶之書》)該書介紹的就是茶,從飲茶到茶道、茶的演變的三個時期,煎茶、抹茶和淹茶。煎茶、抹茶和淹茶代表了中國的唐代、宋代和明代的精神——茶道的鼻祖陸羽——三個朝代的茶的理想——對於後來的中國人,茶是一種可口的飲料,但不是理想——在日本,茶是生活藝術的宗教。緊接著第三章闡述的是道和禪,即禪和茶的關係。本書對茶的藝術作了鑑賞。
說茶說茶

人物評論

岡倉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啟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是對日本近代文明有過重要貢獻的福澤諭吉認為日本應該“脫亞入歐”,而岡倉天心則提倡“現在正是東方的精神觀念深入西方的時候”,強調亞洲價值觀對世界進步作出貢獻。岡倉天心提出,“為了恢復和復興亞洲價值觀,亞洲人必須合力而行”,他認為需要克服西方近代解放欲望的弊病,而應該以佛教的東方宗教價值觀,例如慈悲、寬容、相互尊重、道義為重。岡倉天心對亞洲對西方人所支配而失去元氣感到氣憤,所以拚命為了構築這種價值體系而奔走,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強調亞洲應該為從歐洲殖民地中解放出來進行鬥爭,因此發動了對亞洲各國的侵略戰爭,但是正象希特勒曾經受到尼采思想的鼓舞而推行法西斯主義一樣,不能把日本軍國主義的行為與岡倉天心直接掛鈎。
岡倉天心認為:“亞洲只有一個。喜瑪拉雅山脈產生了兩個強大的文明,一個是持有孔子的共同社會主義思想的中國文明,另一個是以VEDANTA(印度主要傳統哲學中正統六派哲學之一)的個人主義為代表的印度文明,然而因為強調各自的主張而分裂。但是,為了追求窮極的普遍真理,使得愛向更廣泛的地域傳播,這是即使是瞬間也不能切斷的愛。然而,這種愛是所有亞洲民族共同的思想遺傳基因,從而誕生出世界性的大宗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