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鄉(雲南省峨山縣岔河鄉)

岔河鄉(雲南省峨山縣岔河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岔河鄉地處於峨山縣境中部,縣城西北面,東經102°9′—102°19′,北緯24°14′—24°22′之間,東面臨峨山縣雙江鎮,西南接化念鎮,西與塔甸,富良棚兩鄉毗鄰,北與甸中鎮接壤,東北與紅塔區的洛河鄉交界,是省道易峨公路和縣道岔塔公路的交匯點,海拔1374米,以鄉人民政府駐地而名。

截至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85.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72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岔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
  • 地理位置峨山縣中部
  • 面積:185.77平方千米 
  • 人口:9729人(2017年) 
歷史沿革,自然狀況,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衛生事業,民眾文化,廣播事業,基礎設施,相關連結,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岔河鄉內大部分村組都是明清建村,明清代皆屬嶍峨縣,境內村清代為築川頭和羅納兩鄉地。民國建立後東部屬太和鄉,西部屬中和鄉,西南河外屬文蔚鄉
岔河鄉岔河鄉
其中,境內謝家村、烏木樹、三家人、新寨、梁家村、莫朵衣、茂臘、覓池莫、路口村在民國初期屬玉溪區地,1948—1949年劃歸峨山管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設雲美、青河、新棚三鄉隸屬峨山縣第二區,設文山、安居、沿河三鄉隸屬第三區,設河外鄉隸屬第四區。
1970年劃出紅旗公社的棚租壩大隊,甸中公社的雲美、青河兩個大隊、富良棚公社的安居大隊、塔甸公社的河外大隊組建岔河公社。始成為獨立的鄉級行政區域。
1972年劃文山大隊隸屬岔河公社。1980年首設謝札,沿河兩個生產大隊。
1983年岔河公社改為岔河鄉,1984年改岔河鄉為岔河區,設7個小鄉,1987年撤岔河區建立岔河鄉,後設7個小鄉為村公所。
1999年,撤原7個村公所建立7個村委會,即轄棚租壩、河外、文山、安居、雲美、青河、謝札7個村委會、56個自然村、56個農業小組。
岔河鄉岔河鄉

自然狀況

岔河鄉總面積192.88平方公里,地形是四山夾三河,東部海拔高,幅員遼闊,森林覆蓋廣,資源豐富,但氣候冷涼缺水,土地貧瘠,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和蕎麥. 海拔最高的是爛泥箐山(2501米),屬高魯山系的一部分,是珠江水系和紅河水系的分水嶺.中西部海拔低(河外河谷1313米),屬溫熱河谷、水利條件較好,土質肥沃、以種植水稻、玉米、烤菸、油菜為主,是我鄉主要產糧區。最低的是河外河谷(1313).由於海拔懸殊較大,形成境內山高箐深山,河谷狹窄,氣候和生產條件的差異大的狀況。
境內主要河流有文山河、青河、棚租壩河、河外河4條。青河與棚租壩河兩河於岔河交匯後注入河外河,在河外與文山河交匯流入化念河,屬於紅河水系。
主要山脈有東南面的尖尖山(1980)、茂臘箐後山(1770)千田山(1770)。東北面的爛泥箐山(2501)、綠泥塘山(2176)、糯糯山(2032)、蕩蕩山(2162)。中部是文山河與青河河之間山脈,向北延伸到甸中的甸頭,主要由田頭山(1750)、哈龍後山(1793)、尖山(2168)等山組成。西部是與塔甸、富良棚交界的山,主要由達期白山(2071),魯木白山(2224.9),他塔白山(2249)組成。
岔河鄉核桃岔河鄉核桃
村委會駐海拔最高是謝札村委會1920米,最低是河外村委會1313米。村民小組駐海拔最高是黃草嶺1950米,依次是齊雲1920米,見義1890米,白雲1860米,謝扎1856米,海拔最低的村民小組是鵬展1300米。
岔河鄉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900毫米。有耕地14454畝(田8291畝,地6163畝)。林地23471.7畝,森林覆蓋率達84.71%,植被主要是雲南松和灌木林。土壤為板岩紅壤、棕紫泥鹼性紫色土和水稻土。

基礎設施

鄉內有一座小(一)型水庫—自然壩水庫,小(二)型水庫4座,小壩塘25座,總庫容286.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890畝。農田水利化程度70.8%。鄉內有易門—峨山公路,岔河—塔甸公路在鄉政府南面300米外交匯。2002年末境內通車裡程153.4公里,其中水泥路8.4公里,柏油路34公里,全鄉56個村民小組已完成通公路。
岔河鄉水利岔河鄉水利
全鄉完成“一表一戶”農網改造55個組,2385戶,完成“民心工程”農村節能沼氣680口,小水窖700口,電話376部,清代曾在境內鋼廠、下廠、黃草嶺、茂林煉鐵,在文山村中鎮、河外村沿河等地發現恐龍化石。

經濟發展

綜合經濟狀況:岔河鄉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山區農業鄉,解放以來,我鄉的經濟、社會事業得到了前所末有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各屆黨委、政府從本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艱苦奮鬥,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把經濟工作放在首位,最佳化種植業結構,積極推廣科技興農,農村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985年開始興起工業,總產值為13.09萬元,到1990年為64.75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1985年增長了4.94倍,1995年為100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1985年增長了7.63倍;1980年農業總產值為419.49萬元,到1990年為821.61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1980年增長了1.95倍,2000年為1296.09萬元(1990年不變價),比1980年增長了3.08倍;2002年為1341.73萬元,比1980年增長了3.19倍;1980年尚未有財政收入,1988年開始有財政收入為41.20萬元,到1998年財政收入為76.87萬元,比1988年增長1.86倍,2002年財政收入為139萬元,比1988年增長⒊37倍,人民生活、生產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第一產業:傳統的種植業種植為主,糧食作物主要種植稻穀、小麥、包穀、蠶豆等,經濟作物主要種植烤菸、油菜,由於地理條件、氣候條件、水利條件、科技條件等的影響,大多廣種薄收,單產較低,人均占有糧食較少,而且糧食作物種植比重大,經濟作物種植比重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運用,農業得到了發展。1980年糧食單產只達到129公斤,到1990年糧食單產達到了275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146公斤,2000年糧食單產達到340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211公斤;1980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只占總播種面積的10.07%,1990年占總播種面積的22.61%,比1980年增長了12.54%,2000年占總播種面積的33%,比1980年增長了22.93%。近幾年來,鄉黨委、政府越來越重視最佳化糧食品種,選擇優質、高產的糧食品種,加大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注重改善水利條件,築修溝渠,全面扶持小水窖建設;切實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經濟作物種植比重;充分結合鄉情,因地制宜,先後引進扶持了香菇、青刀豆、蘿蔔、脫毒馬嶺薯、除蟲菊等新興產業,千方百計增加民眾的收入,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
水稻收割水稻收割
第二產業:在1980年前,工業僅僅有幾家手工業個體戶,到1984年開始辦起了鄉辦木材加工廠和幾個村辦木材加工廠,到1990年末,有6個企業,鄉辦4個,村辦2個,從業人數29人,總收入24.67萬元。到2000年,有16個企業,全部都是個體企業,從業人員32個,總收入60萬元,到2002年減少到11個企業,從業人員23人,總收入69萬元。
第三產業:中共十一屆三中以後,私營商業、服務業興起。到1990年,全鄉共有個體商業、飲食業、服務業60戶,從業人員48人,全年營業收入21、92萬元;到2000年,為繁榮市場,招商引資,發展全鄉的經濟,鄉黨委、政府協調資金,投資10餘萬元建了農貿市場,更加繁榮了市場,推動了全鄉第三產業的發展,2000年共有個體商業、服務業125家,從業人員有152人,營業收入211萬元;到2002年,共有個體企業107個,從業人員169人,營業收入達523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一定的比例。

特色產業

除蟲菊是一種多年生草本藥材栽培品種,是製造無公害農藥的重要原料,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發展前景,岔河鄉從二00一年開始引種進行示範種植取得了成功,並得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認可:產量和質量均達到全省前列,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1年度在岔河鄉境內的雲美、文山、青河、謝札四個村委會共種植除蟲菊89畝,共收穫種子3258.3公斤,乾花1229.09公斤,兩項總計4487.4公斤,民眾收入達158,914.85元,平均畝產值1785.5元,創造了岔河鄉有史以來的最高畝產值。二00二年,鄉黨委、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加大生產投入,全鄉種植了910畝,共收穫乾花2564.55公斤,民眾收入296,900.4元。鄉黨委、政府計畫在兩三年內把除蟲菊產業發展成為繼烤菸之後的後續支柱產業,到2005年把除蟲菊規模推廣到4000畝,使之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好項目。

教育事業

1949年,岔河鄉內僅有文山、雲美、棚租壩3所國小,在校學生150人,在部分村寨中的破廟內辦有部分私塾,如黃草嶺、青龍等村寨,教育經費僅靠為數甚少的“學田”收入維持,極端困難,師資缺乏,學生很少,教學質量很低。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特別是70年岔河鄉建制後成立了岔河附設國小,有周文順任校長,共有學生200人,教師16人,開辦2個附設國中班,開闢了岔河鄉民族教育,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從70年到80年10年間,岔河鄉共創辦學校42所,建有7個村完小。在80年岔河鄉招生學生432人,其中國中159人,國小273人,畢業生300人,在校學生2047人,專任教師77人,國小教師62人,國中15人,國小兒童入學率達87.9%,鞏固率達86.9%,在此期間,在一些大村子辦過學前幼兒教育,83年中有幼稚園7班,入園人數達129人。岔河附設學校與鄉職技校在1991、1992年期間辦了2期“3+1”半年制職業技術教育,招生90年畢業的國中回鄉青年,進行當地種、養、加工方面的實用技術培訓,開設有水稻、林果、烤菸等專業,共畢業82人。97年岔河鄉中心國小分設為岔河國小和岔河中學。96年由於謝札村子滑坡,謝札國小併入中心完小。2002年,岔河鄉內有中學一所,8個教學班,32名教師,452名學生中學入學率98.7%,鞏固率99.3%;6所完全國小,一所希望國小,39個教學班,教職工83人,在校學生92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99.8%。
岔河鄉教育岔河鄉教育

科技事業

岔河鄉建制以來,岔河鄉的農業科技部門從無到有,科技隊伍從小到大,2002年底,全鄉已有農科、水利,植保、畜牧獸醫、農機、林業、醫療防疫保健、菸草8個科技單位,各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專業技術人員126人,從事科研人員20人。農業科技部門建立之後,通過試驗推廣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技術,擴大小春種植面積和烤菸等經濟作物的面積,促進了生產發展;設計和建設了大批水利工程,如自然壩、棚租壩、白雲水庫等,改善了農業生態,生存環境和條件。農科部門推廣普及了梗型水稻的種植技術,使單產和總產大幅度上升;推廣了施用化學肥料和改造低產田的技術;引進了一批果木和經濟林木,進行荒山山坡的綠化,退耕還林工作;大面積推廣化學除草,改變施肥結構和施肥方法;普及穗肥、粒肥,增施鋅、硼等微量元素,肥料、薄膜覆蓋育秧,綜合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推廣雜交水稻、雜交包穀,家禽及豬的配合飼料,人工授精技術用於生產畜牧之中,提高了糧食、畜禽生產。從70年至現在,全鄉共獲科研成果獎102項,12人次受縣級以上表彰。;1980年開辦農業廣播學校後,岔河鄉定期不定期到鄉、村、組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共培訓2210期,人數達205960人次,共有250人次榮獲綠色證書,加強了科普宣傳和農民技術培訓,促進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

衛生事業

岔河鄉衛生事業逐步得到發展,1998年建蓋了衛生院,總建築面積1041.83平方米,醫療條件明顯改善。鄉衛生院有技術人員4人,計生站1人,7個村委會都設有衛生所,當地民眾生病了就地及時治療,保證了人民民眾的健康。

民眾文化

岔河鄉有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彝族、哈尼族人民向來以能歌善舞著稱,三中全會後,岔河鄉在各村組組建了文藝宣傳隊,花鼓隊62人,大娛樂隊56人,籃球隊37隊,參加鄉上文藝匯演,縣上火把節活動。現有被省級認定的民間藝人有2人(龍家成、柳學光),參加慶祝國慶五十周年到北京表演的有5人,參加中國第三屆藝術表演的有24人,參加雲南省首屆藝術節的有24人。1983年3月岔河鄉成立岔河鄉文化站,有工作人員1人。1992年12月,由鄉鎮投資,地、縣給予補助建蓋文化站辦公樓竣工驗收,建築面積707平方米,內有圖書室、閱覽室、遊藝室、舞廳、小賣部、冰果店,可舉辦各種相關的業務活動。現有圖書3210冊,固定資產45.7萬元,開展電影放映、舞廳、小賣部、冷飲等以文補文活動項目,岔河鄉7個村委會都有了文化室。岔河鄉文化站於1985年3月29日創辦了岔河鄉文學社,共有社員44人,創辦了文學刊物《山路》。《山路》自創刊以來,先後出過8期,刊登小說,散文、詩歌、民間故事212篇,其中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的75篇,有36篇被選入《峨山民間文學集成》。文學社成立曾舉辦過文學創作會,於1989年停止活動。在岔河文學社上,曾鍛鍊和造就了一批文學愛好者,現在已成立的作家詩人有李長明,李仕學、柏葉,他們都有自己的文學集。出版的詩歌、散文、小說曾榮獲過省、市、縣的表彰獎勵。岔河鄉的民間藝術、民間山歌、傳說豐富多彩。民間藝術有開新街,跳花鼓、玩龍燈、跳“扎拉著“,“火把節”。92-95年的端午節,岔河、甸中、雙江的民眾上高魯山看牛打架來集會,跳樂、對歌、看電影等民俗活動。
跳花鼓跳花鼓

廣播事業

岔河鄉的廣播從70年建制開始,開始成立了廣播放大站,配1名廣播員,架設專線線路總長達21公里,文山、河外、青河、雲美都用擴音機進行小片網點廣播。1983年以後,為鞏固農村有線廣播,更換了有線木桿558棵為水泥電桿,新增喇叭156隻,到90年喇叭入戶1502戶,入戶率達71.8%;
1983年起,岔河區組織了高、國中畢業生6人的廣播通訊員隊伍,採取縣區兩級培訓的辦法,提高新聞采寫的能力,當年通訊員來稿108篇;1989年發展到24人,來稿161篇。廣播電視站積極圍繞鄉上的農業科技,時政經濟、農業生產等扳道岔河鄉變化,每年送稿近200篇,採用達110篇以上。1987年岔河鄉開始建成電視差轉台,發射功率為3瓦,可供政府所在地的人員收看1套電視節目;到1993年電視差轉台接收站發展到14座,電視覆蓋率達94.3%,購電視機767台;到2000年,岔河鄉已實現了從有線廣播覆蓋,向無線廣播覆蓋,廣播覆蓋率達100%,調頻覆蓋達95%;到2002年全鄉已建成43座地面衛星接收站,電視覆蓋面98%,11個村民小組安裝閉路電視,425戶安裝家庭小型電視接收機。鄉廣播電視站有了自裝的閉路電視網路,可接收42套節目,有電視光纜傳輸信號的廣播接收機一台,一台攝象機。

基礎設施

岔河鄉在建國時期,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條件極差,山上無水庫壩塘,河谷無防洪堤壩,山區民眾要靠天吃飯,壩區民眾要與洪水爭糧度日,加之解放前國民政府,當地鄉村地霸的殘酷壓榨與剝削,岔河鄉境內的人民民眾只能居住在低矮破舊的土掌房,甚至有的還居住在用茅草屋和山洞裡,沒有一條象樣的街道,沒有集貿市場,民眾飲水不衛生,生病無處看。建國以後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岔河鄉不斷加大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光榮傳統,戰天鬥地,在深山林地之間開山築壩,在河谷沙灘上建蓋房屋,在險流河谷間救助河堤防洪石擋牆,從岔河鄉建制後,共修建水庫5個,壩塘27個,蓄水量348萬立方米,農田水利程度70.8%。1994——1999年共投資413.75萬元大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國家補助358.44萬元,民眾自籌55.31萬元,民眾投工投勞61.7萬個工時,共完成人畜飲水工程12件,解決12件,解決了2787人、477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完成三面光溝30件,全長61.79公里,排澇溝6件,全長3.5公里,烤菸水澆地工程12件,水壩擴建7件,全鄉共累計完成各種工程402件,新增灌溉面積1044畝,改善2032畝,保護4274畝,水利化程度從93年的56%提高到1999年的61.72%。岔河鄉集鎮建設在建制後雖有所發展,但當時的體制環境下起步不大,集鎮規劃不盡合理,當時的政府(人民公社)、供銷社、郵電、信用社、學校、五小企業等單位的房屋隨意建蓋,且房屋低矮,大部分是磚木結構和土基房,集市街道長不過100米,寬不過50米,集市貿易人員稀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岔河鄉在列入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扶貧攻堅戰,七七扶貧攻堅使鄉政府、學校、郵電、信用等單位的房屋得到重新修建,建築規劃更加合理,現在街道變寬、變長了。到2002年,全鄉已建成12組水泥街道,農村“髒、亂、差”現象得到了改善,青河、文山、雲美、河外、謝札5個村委會的房子得到搬遷新建。岔河鄉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2002年全鄉56個村民小組已有26個小組發生不同程度的地質滑坡,謝札村民小組在1996——1997年已實現異地搬遷,對重災小組得明昌、梁家村、下茂臘、田心二組等進行了異地搬遷規劃,作了地基回填等基礎性準備工作。岔河鄉92年公路里程88公里,通車小組43個,到了2002年經過各級政府的扶持,已通公路里程153.4公里,其中水泥路0.4公里,柏油路34公里,全鄉56個村民小組已完成通公路;完成“一表一戶”農網改造2385戶,完成“民心工程”農村節能沼氣580口,小水窖300口。這些基礎設施的建成將極大地增強岔河鄉農田水利化農業現代化,居住設施高檔化、教學衛生優美舒適化,鄉村公路網路化的功能,為岔河鄉9000多民眾奔向小康致富打下了良好堅實的基礎設施條件。

相關連結

岔河鄉黨委、政府本著“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原則,切實做好老齡工作。
一、重視老齡問題,健全老齡機構。岔河鄉充分認識到老齡工作的重要性,為切實加強老齡工作領導,每年都按照縣老齡委的工作要求制定出老齡工作計畫,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老齡工作。做到了有組織、有機構、有計畫、有措施、有總結。
二、大力宣傳尊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激發從事老齡工作熱情。通過廣播、標語、板報、座談會、文藝演出等多種宣傳方式,向全鄉民眾廣泛宣傳人口老齡化,宣傳老年人的重要社會價值,全面提高了全鄉對發展老齡事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同時大力弘揚社會上尊老、養老、助老的先進事例,在全鄉樹立起了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營造了敬老維權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為了煥發老年人青春、發揮老年人的餘熱,岔河鄉大力鼓勵老年人參加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常年組織老年人開展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完善老年人保障體系,關心老年人身體健康。岔河鄉為確保老年工作與全面建設小康協調發展,堅持以家庭養老為主體,集體供養、養老補貼、自我養老為補充,全力健全老年人保障體系,對老年人的生活補貼及時發放到位,確保老年人最低生活有保障。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縣岔河鄉政府(鑫興路西)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