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20年(1931年),中山縣長楊子毅,下決心在岐江上修橋,並向全縣徵收建橋費,每畝耕地徵收二元,並為此事專門設立“民眾實業銀行”。但工程僅進行了幾個月,只在天字碼頭(現中墾廣場與富華酒店兩岸)立了四個橋柱(後來因暴雨,洪水把橋墩沖歪了),就因資金不足,以“工程阻塞河道交通”為由停工。
抗日戰爭期間,中山縣政府曾在原建橋處搭建一座簡易竹橋,方便民眾疏散躲避空襲。竹橋只在空襲警報鳴響時才開放,平時則關閉,中山淪陷後竹橋被拆去。
民國37年(1948年)12月,石岐鎮有提案提出發行義劵以建設岐江鐵橋。
1950年,搭建了一條木結構的岐江橋,寬四米且是木結構。
1951年1月1日,耗資2.17億元(舊人民幣)的岐江橋首次建成通車。
1976年,岐江橋第一次改建成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結合的橋。橋的兩頭是混凝土結構,中間段是鋼結構的吊橋。
1977年1月18日,岐江橋改建通車,總投資43萬元。
1984年,為解決岐江橋交通堵塞問題,市政府實施了擴寬工程,將橋面擴寬到19米,其中機動車道7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各4米,人行道兩邊各2米。
1988年6月15日起,岐江橋的開合次調整為2次。
1996年1月起,每天開橋時間改為一次,從凌晨2時至4時。
2013年5月27日,岐江橋再一次經歷了徹底的改建,開始拆除;9月10日,岐江橋新橋施工打下第一根樁。
2014年7月5日,吊裝第一塊鋼桁架;7月31日,岐江橋改造完成。
橋樑位置
岐江橋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民權社區孫文西路和西區富華道連線處,該橋呈東西走向,東接孫文西路,與長堤路平交,西與兩堤路平交後接富華道。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岐江橋整體橙紅色和白色相間,鋼筋水泥橋身,中段橋面為兩塊可自動調節開合的鋼板,閉合時由腳鉸及頂鉸支撐,開啟後由尾鉸支撐,橋面開啟時由兩邊各一台電動卷揚機吊起鋼板。
設計參數
岐江橋開啟後通航淨跨13米,鋼板全重50噸,每邊各25噸橋長約75. 85米,寬約20米,塔高7.562米,面積約為1448平方米,雙向4車道,通行載重達55噸,橋跨布置為(2×12.)5米(預應力空心板)+24.7米(開啟孔)+(2×12.5)米(預應力空心板),設計荷載標準提高至公路Ⅰ級,設計壽命100年,橋的兩頭都設有大貨車和公交禁行、限高4.5米的標誌。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由於岐江橋存在的病害日漸惡化,部分病害已嚴重影響橋樑安全通行而被列入危橋。根據規劃,將在保證舊有橋樑風格的基礎上對岐江橋進行拆除並原址重建,並升級為雙向四車道。岐江橋在設計施工時採用了先進的工藝。岐江橋施工後期,鋼桁架的安裝、提升系統的測試、後期裝修裝飾的細節等關鍵節點,決定了重建工程的成敗。機械設備升級,特別是採用了的起重設備,降低了橋樑開合的噪音。
所獲榮譽
岐江橋被列入《廣東省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單A級》。
文化特色
中山市郵政局在岐江橋拆除重建之際,為緬懷陪伴了中山人60多個春秋的母親橋,中山市郵政局製作了岐江橋系列集郵品,並於2013年7月12日天開幕的第五屆中山書展上進行首發。郵品包括《岐江橋》珍藏郵折和《岐江橋》珍藏郵冊。本次發行的郵冊內首次收錄了木質明信片,此木質明信片一套兩枚,簡約明快的線條分層勾勒出岐江橋的俊美輪廓。
價值意義
岐江橋自建成後至今,一直都堅持在規定的時間內開橋、合橋,保證中山航運。數十年之後,這種定時開合的做法,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海外華僑,出國多年後,還專門回來看看岐江橋開合的場景。(南方都市報評)
岐江橋重建後,雙向四車道的通行能力將打通富華道與孫文西路的交通瓶頸,強化西區與石岐區的溝通。(中山市住建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