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轉鼓是陝西地區傳統民間舞蹈之一,鼓為中國古代“八音”之首。轉鼓在岐山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公在晚年制禮作樂,從那時起就有鼓譜流傳於西岐民間。岐山轉鼓歷經數千年的洗禮與錘鍊,已由當時祭祀、行軍打仗用途發展到現在的商號開業、事件宣傳、節日助興、大型活動助威以及廣大人民民眾喜慶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等作用,是活躍在岐山民間民俗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省市專業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岐山轉鼓在傳統鼓譜基礎上,積極吸收秦地舞蹈藝術的動作精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岐山轉鼓
- 類型:民間舞蹈之一
- 地區:陝西
- 追溯:西周時期
環境,位置,歷史,基本內容,打法,基本特徵,相關器具及製品,
環境
岐山轉鼓的所在區域及地理環境
岐山古稱西岐,因箭括嶺山有兩岐而得名。公元前12世紀末,周部族在太王古公亶父率領下因避戎狄,翻梁山,渡漆沮,來到岐山之下,後世稱為周原。歷經王季、文王和武王100餘年經營,推翻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分封后,岐地屬王畿的周、召兩國,由周王朝直接管轄。至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置三龍縣,以山得名,治岐陽鎮。隋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治於西40里(今鳳鳴鎮),改名岐山縣至今。全縣11個鎮,3個鄉,總面積856.45平方公里,人口47萬。岐山縣位於陝西關中盆地和渭北黃土高原西部。北緯 3 4°07′~34°37′,東經107°33′~107°55′,屬暖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1.5℃,降水量625 mm,無霜期209天。東距西安146公里,西南距寶雞68公里,隴海鐵路橫穿本縣蔡家坡鎮,縣區南部太白山下的五丈原,是三國時的古戰場,這裡曾是魏、蜀交戰,諸葛亮病逝之地,後世因此而建諸葛廟。縣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產冬小麥和油菜,“周原月無 月無 ,堇荼如貽”。
位置
岐山縣地處我國東部和西部、北方和南方的交界。北經麟遊縣與甘肅省的慶陽地區接壤,西經鳳翔、隴縣與甘肅天水、平涼和寧夏固原接壤,南經寶雞直通四川,東邊直達西安。據史書記載,岐山在商以前即有官道。周、秦時期道路四通八達。在我國以長安為國都的時期,它是都城的西大門,是南通漢中、四川直至湖廣的必經之路,西北通往甘肅、寧夏的主要通道,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古人以“南控褒斜,西達伊涼,岐雍高峙,千渭爭流”來形容當時交通的便捷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歷史上發達而現代相對滯後的交通便構成了民俗民間文化生長傳承的特殊環境。
歷史
岐山轉鼓的歷史淵源
鼓為我國古代“八音”之首。鼓在岐山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代的《大武》即用鼓伴奏,秦始皇兵馬俑中也曾出土過戰鼓的形制。岐山作為周文化和禮樂文明的發祥地,鼓樂在這裡有良好的傳承和發展條件,以轉鼓隊的服裝、隊形、打法以及現場氣氛均可感受到濃濃的周文化氣息。 西周時期,鼓不僅是人們娛樂、祭祀等的樂器,更是在戰場上激勵將士奮勇博殺的號令,所謂“擊鼓進兵”、“鼓角齊鳴”等。
漢唐時期,岐山轉鼓主要以長安鼓樂為其形,以西周文化為其神,不斷變化和發展,逐步形成了岐山轉鼓的雛形;明清時期,鼓在岐山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打法,有了一定規模的民間轉鼓組織。到了近代,岐山轉鼓發展較快,先後經歷了三次發展高潮,在慶祝抗戰勝利和全國解放、人民公社成立以及改革開放富民政策中,岐山人民敲鑼打鼓,普天同慶,轉鼓藝術得到了快速普及和發展,具備了現代鑼鼓的風格。
改革開放以來,省、市、縣各級領導對岐山轉鼓的發展尤為重視,從政策、人員、技術等方面給予關心支持,多次派專業人員下鄉輔導,舉辦轉鼓大賽,推介重點轉鼓隊參加省市、全國的各類活動,使岐山轉鼓隊伍的數量、質量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轉鼓藝術得到空前繁榮,成為岐山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特色品牌。
基本內容
岐山轉鼓古時為戰鼓,為軍事所用,後在歷代相傳中增加了舞蹈等藝術動作,鼓手繞鼓而轉,全場皆轉,而形成今天的“岐山轉鼓”。
轉鼓是岐山鑼鼓中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一種,民間稱之為“跑鼓”或“跑轉鼓”,是根據民間鼓譜“二槌”、“三槌”打法和民間鼓舞特色改編,歷經幾代人的摸索和改進,演變成的一種打擊方法,鼓手、鈸手在表演中不斷變換位置,夾雜舞蹈動作,風格以粗獷豪放、激昂雄壯見長,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給人以視覺、聽覺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奮。
打法
:
二槌:分兩個不同的段落,鼓點不同。
三槌:每環鼓點不同,結束時用“三槌”將氣氛推向高潮。
轉法:
二人轉:二人繞鼓擊打。
四人轉:四人繞鼓擊打。
全場皆轉:全場交叉繞鼓轉打,中間夾雜舞蹈動作,別具特色,鼓手動作有跑、跳、打、抹、抽、馬步等,表演節奏更為明快,氣勢更為磅礴,雷霆萬鈞,聲震千里,構建了岐山轉鼓的獨特風姿和魅力。
基本特徵
岐山轉鼓從古到今已有千年的發展歷史,經過民間藝人世代傳承及不斷更新改良,已形成以下幾點基本特徵:(1)伴隨著民間喜慶節日、古會民俗祭祀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對區域民俗習慣的依存性特徵;(2)經過民間藝人長期實踐,形成岐山轉鼓鼓譜精煉,節奏明快,音調和諧,表演豪放,富於變化,氣勢磅礴的風格特色;(3)具有參與大型活動,民眾自發,集體參與廣場民俗文化的群體性特徵;(4)歷經幾代人的摸索和改進,演變成一種打擊方法,鼓手、鈸手在表演中不斷變換位置,夾雜舞蹈動作,風格以粗獷豪放,激昂雄壯見長,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給人以視覺、聽覺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奮,極富表現力;(5)岐山轉鼓因地域不同,各鼓隊人力物力和經濟實力不同,產生傳承沿續的鼓譜不同,都是在長期流傳演奏中耳聽(灌耳音),口傳(念扎子)的敲打中一代一代傳下來,因而產生了不同地域鼓隊具有不同鼓譜的地域特徵。
相關器具及製品
岐山轉鼓屬於合奏鑼鼓中的清鑼鼓,主要以鼓、鈸、鑼三件樂器配製而成,數量比例一般為1∶2∶1。
鼓有小鼓、大鼓之分。小鼓,俗稱“蛟龍八卦鼓”,鼓面直徑一尺八寸左右。桑木制中部外拓形鼓腔,雙面蒙生牛皮。鼓皮中心繪八卦圖,鼓腔紅漆描金繪蛟龍戲珠圖案。大鼓俗稱“牛拉鼓”,鼓面直徑五尺四寸左右,鼓形與小鼓相同,因過去通常裝於牛、馬所拉的木製大車上而得名。
鼓槌以柳木製為佳,分光鼓槌和花鼓槌。光鼓槌,頂端釘一撮紅纓即可;花鼓槌由黃紅綠三色六節分兩頭扎染而成,擊鼓時手在槌的中部稍後,邊打邊舞,俗稱“挽花子”,極富表現力。
岐山轉鼓的鑼分為小鑼、大鑼、馬鑼等,主要是由青銅或黃銅製成。
岐山轉鼓的鈸分為青銅鈸、黃銅鈸,直徑50 cm,每副重約4斤左右,聲音宏厚響亮,擊打時雙鈸上下翻飛舞動,樂聲震天,大有醍醐灌頂之勢。
火銃,岐山人俗稱“撅把炮”,點燃後,煙氣升空,聲炸如雷,大壯鑼鼓表演的聲威,使鑼鼓表演氣勢非凡,古代戰爭的“放炮安營”、“放炮起行”等。
彩旗是鑼鼓隊的儀仗,一般為三角形牙旗,旗上刺繡或印製龍鳳圖案。鑼鼓表演時,一般以50桿左右組成彩旗隊,旗桿高丈余,中間擁鑼鼓隊名號的大旗一面,高高在上,威風凜凜,氣勢壯觀。
轉鼓服飾(男)
岐山鑼鼓隊的服裝在民國至解放初期,都是頭扎毛巾,腰纏黃色帶,標誌炎黃子孫,名曰“虎抱頭”。現在最有特色的服飾多為仿周代戰士鎧甲的樣式,上面的花紋一般為青銅器紋飾,內涵豐富,頗具周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