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三國時期出現的山賊式武裝集團)

山越(三國時期出現的山賊式武裝集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江南地區越部落占山為王武裝勢力的統稱。東漢末年,黃巾之始,天下大亂,有潘臨彭綺彭式費棧祖郎嚴白虎金奇毛甘黃亂等諸多地方割據勢力,因社會動盪,或者不納王租而占山為王,被統稱為山越。

《晉書》曾把西晉將領王濬滅東吳的過程稱為“王濬南征……兵無血刃,揚越為墟。“《晉書·武帝紀》把東吳稱作揚越。可見山越的稱呼原因可能只是對山賊的地域性稱呼。山越一詞也常與山賊、山民等共同出現。這也解釋了為何山越勢力彼此並沒有什麼聯繫,而且為數眾多,時而出現。有學者認為三國時期的山越為古百越部落後人,因不納王租占山為王,平時也勞作和平民百姓無異。

基本介紹

簡介,分布,來源,山越將領名單,歷史記載,丹陽郡,吳郡,鄱陽郡,後世紀念,

簡介

山越是漢末三國時期江南地區山賊式武裝集團的統稱。因往往占山為根據地,故亦稱“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託,組成武裝軍事集團,其首領有“帥”、“大帥”、“宗帥”等諸多稱謂,對於中央封建政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分布

山越分布在“長江以南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內。”(翦伯贊著《中國史綱要》)。白翠琴亦在《魏晉南北朝民族史》中指出山越“主要分布於吳郡會稽新都鄱陽丹陽東陽豫章臨川廬陵衡陽長沙始安桂陽等東吳的揚州諸郡和曹魏廬江郡。總之,三國時山越分布範圍東及于海,西達湘江,北抵長江,南鄰交州,相當於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蘇、福建等省的部分山區”。何光岳指出山越“分布於古代揚州區域內的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新都、鄱陽等郡,即相當於今長江以南的閩、浙、贛、皖、蘇 等省交界的山區叢林地方”。
張崇根則認為:“山越主要分布在揚州的丹陽、會稽、吳、豫章等十一郡的山嶺地區。就今天的行政區劃來說,主要分布在江蘇的寧鎮(南京鎮江)丘陵,皖南、浙西、福建北部和江西東北部這一範圍內,其核心則在皖南及與之相毗鄰的山區。”可以看出關於山越的分布狀況的研究分歧不大,基本上是維持在今長江以南的閩、浙、贛、皖、蘇 等省的交界地帶
丹陽郡為山越的活動中心,即今天的皖南地區。安徽在三國時期為魏、吳兩國所分割,大致以合肥安慶一線為界,皖南全境為東吳政權所有。自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10年)以來,皖南諸縣與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當時稱“秣陵”)一直都是丹陽郡的轄地,時至孫權定都建業,皖南諸縣就成了東吳腹心之地。皖南南部的黟、歙二縣(今安徽徽州一帶),山川險阻,北抗長江,可與北敵相遙應,東連三吳,南接豫章,可通浙東,是溝通江東與南方各地往來的樞紐,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皖南沿江重鎮蕪湖,北抵中原,西達荊湘,“江東先有建業,次有蕪湖”,足見其軍事重要性。山越在此腹心地帶的丹陽宣城涇縣陵陽始安黟縣歙縣諸險縣異常活躍。

來源

關於山越的來源和族屬,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翦伯贊和一些史學家認為“山越人是秦漢時期南方越人的後裔”,其中又有山上土著說,吳越遺民說,武帝遷閩甌逃亡說等。唐長孺等史學家則認為“山越即山民、宗部“,與普通漢人無異。占山為匪,或是久居山中避亂的普通漢人後裔,如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描寫的類似。種種說法不一。但山越作為一個廣闊五省的分散武裝集團,單一來源的可能性很小,更多是兼而有之,其中固有當地土著,也有上山為匪的普通漢人,亦有外部遷入的百姓。
東漢末年,吏治混亂,牧野割據,兵連禍劫,勞動人民為避戰亂,逃入深山,有的豪強大族也往往合宗人山,甚至發展成匪盜。如在北方的徐無山中,田疇率其宗族,且耕且守,收納其他入山漢人,數年間發 展至五六千家,還自立法度;又如關中山賊山鄭甘、廬水等。這在三國時期是普遍的現象。在孫氏統治下的江南,山越、山賊、山民、宗部等詞也時常互用,甚至將不服從孫吳統治的其他農民革命勢力也一概的稱為山越、山賊,如嚴白虎、祖郎等。
山越與漢人界線模糊,來源眾多,族屬不一,亦缺乏對山越文化詳細的歷史記載,山越人雖然“語聲似鳥也”,但南方方言之間晦澀難懂的本就不在少數。山越人“椎發”,而百越人的典型則是“斷髮紋身“。只靠關於山越“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的描述,並不足以論證山越是普通漢族之外族屬的論點。

山越將領名單

史載丹陽、吳、會稽、鄱陽、豫章、廬陵、臨川、建安、新都、東陽、東安等郡都曾有過山越起事, 其中新都、丹陽、鄱陽、會稽為甚。按現在地理看來,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安徽的山嶽地帶都有山越出沒。從孫吳與山越歷次作戰記載來看,山越方的參戰人數,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另外孫吳軍討山越獲勝,將其歸順的編入孫吳軍隊的人數,少則數百,多則數萬,由此推斷,山越之總人口應有數十萬之眾。山越的強宗驍帥不少:祖郎、嚴白虎、潘臨、尤突、彭綺。丹陽的山越首領費棧,受曹操印綬為蘄春太守,扇動山越,為作內應。鄱陽的山越首領彭虎,被董襲討伐。廬江界內有山越首領陳策,眾數萬人,臨險而守,曹操派兵討伐。福建的山越首領黃亂,被吳將鍾離牧討平。零陵的山越首領陳毖,被吳將陸凱討平。豫章的山越首領張節,有眾萬餘人。永安的山越首領施但,聚眾數千人,丁固,諸葛靚討之。豫章、臨川活動的董嗣,被周魴討平豫章東部,彭材、李玉、王海等起為賊亂,眾萬餘人,被賀齊討平。福建境內的宗部,如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丹楊郡歙、黟兩縣山越屢屢起事,金奇,萬戶屯安勒山,毛甘,萬戶屯烏聊山,陳仆、祖山等二萬戶屯林歷山。錢唐大帥彭式等蟻聚為寇,被周魴討平。以上有名有姓者,散見三國志各人物傳。沒留下名字的,數不勝數!

歷史記載

東漢末年,孫氏初定江東,境內山越眾多,分布極廣。他們往往與各地的“宗部”(一種以宗族鄉里為基礎而組織起來的地方武裝集團)聯合起來,與之對抗,成為孫吳政權的心腹之患。孫策初離開袁術到江東時,去投靠叔父丹陽太守吳景,就曾被當地山賊大帥祖朗所襲,幾至危殆。漢建安三年(198年),袁術遣人以印綬與丹陽(今安徽宣城)宗帥祖郎等,使之激動山越,大合兵眾,圖謀共攻孫策,反為孫策討破。為了鞏固政權和掠奪勞動力與兵源,孫權從建安五年掌權之時起,即分遣諸將鎮撫山越。建安八年,孫權西征黃祖,正待破城之時,山越復起,嚴重威脅孫吳後方,迫使孫權撤兵。孫權東撤後,派呂范鄱陽(今江西鄱陽東北);程普樂安(今江西德興東北);太史慈領海昏(今江西永修西北);以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充任山越活動最頻繁地區的縣令長,悉平各地山越。建安二十二年,陸遜建議孫權,克敵定亂非眾不濟,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難以圖遠。於是命陸遜征討會稽丹陽新都三郡的山越,將俘獲之人強者為兵,羸者補為民戶,得精卒數萬人。吳嘉禾三年(234年),孫權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恪移書相鄰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後分兵扼諸險要之地,將山越分割包圍。只修繕藩籬,不與交鋒。待其穀物將熟,縱兵芟刈,以飢餓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諸葛恪將其中精壯四萬人選為兵士,余者遷至平地充作編戶。經孫吳數十年的殘酷征討,江南絕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原地區,一部分用以補充兵源;一部分成為編戶,調其租賦,或為私家佃客。

丹陽郡

孫策傳》 有“丹陽宣城、涇、陵陽、始安、伙、歙諸險縣大帥祖郎、焦己及吳郡烏程嚴白虎等”;《陸遜傳》有 “丹陽賊帥費棧”;《程普傳》有“宣城、涇、安吳、陵陽、 春谷諸賊”;《凌統傳》有“永平、長平山賊”;《徐盛傳》 有“臨城南阿山賊”。《賀齊傳》有“歙、伙山民”。《朱治傳 》稱嚴白虎為“山賊”,可知他們都是山越。

吳郡

《周魴傳》有“錢塘大帥彭式”。《全琮傳》有“丹陽吳會山民”。吳興郡﹝寶鼎元年分丹陽、吳二郡置﹞。上引《江表傳》有烏程嚴白虎。又《凌統傳》有餘杭“山越”。《孫皓傳》有“永安山賊施但等”。《朱治傳》有故鄣山越。

鄱陽郡

陸遜傳》有“鄱陽賊帥尤突”。《孫權傳》建安八年有鄱陽樂安“山寇”。《賀齊傳》有餘汗、上饒建平﹝上 饒分出﹞山民。其中彭姓宗帥彭虎彭綺彭旦數十年間發動過反抗孫吳政權的三次大規模起義,每次都聚集起數萬人的規模,史籍對其有如下記載:
《三國志》卷五五《董襲傳》:“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襲與凌統步騭蔣欽各別分討。襲所向輒破,虎等望見旌旗,便散走,旬日盡平。”
《三國志》卷四七《孫權傳》:“(黃武四年)冬十二月,鄱陽賊彭綺自稱將軍,攻沒諸縣,眾數萬人……六年春正月,諸將獲彭綺。”《三國志》卷六〇《周魴傳》:“黃武中,鄱陽大帥彭綺作亂,攻沒屬城,乃以魴為鄱陽太守,與胡綜戮力攻討,遂生禽綺,送詣武昌,加昭義校尉。”
《三國志》卷四七《孫權傳》:“(嘉禾五年)冬十月,鄱陽彭旦起義……六年二月,陸遜戰彭旦等,其年,皆破之。”

後世紀念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 古徽州山越人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藝術,它伴隨著山越部落的發展傳承至今。據《文獻通考》和《呂氏春秋》等文獻記載,古宣城的先民屬於古越部落的一支。其後吳太伯荊蠻,帶給這一地區先進的周王朝的中原農業生產技術,“數年之間,民人殷富”。《越絕書》:“烏程、余航、黝、歙、蕪湖石城縣以南,皆故大越徙民。秦始皇刻石徙之。”《寧國府志》中更是提到,皖南是山越人最後的退守。
徽州山越民俗風情園,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1公里處的福地村鹽鋪,在鹽鋪村現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挖掘和展現古徽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