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意在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精神,促進山西省奶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該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 適用地區:山西省
簡介,具體內容,

簡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奶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籃子”產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精神,促進我省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具體內容


一、充分認識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正確認識當前奶業發展形勢
山西是全國奶業優勢產區之一。近年來,我省奶業生產持續快速發展,飼養規模不斷擴大,奶類產量持續增長,加工能力明顯增強,乳品消費穩步提高,在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市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自2006年下半年以來,我省奶牛養殖效益大幅下降,部分奶牛養殖戶虧損,一些地方出現了宰殺母牛現象,對奶業生產造成嚴重衝擊。
形成這種狀況的直接原因是飼料價格上漲、原料奶收購價格偏低,深層次原因是:科技水平低,養殖方式落後;市場運行秩序不規範;乳品加工企業與奶農的利益關係不順;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沒有建立起扶持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對此,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正確認識奶業發展形勢,採取綜合措施,確保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我省奶業生產從總體上看,起步較晚,生產水平比較低,發展的空間和增長的潛力還很大。積極扶持我省奶業健康發展,對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發揮區域特色、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結構、增強國民體質、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奶業生產正處於由數量擴張向全面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轉變的關鍵時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主動順應這一趨勢,統一思想,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真抓實幹,努力把我省奶業推向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二、促進奶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以保護奶農利益為根本,以提高良種化水平和轉變飼養方式為基礎,以建立奶農與企業合理的利益關係為紐帶,以完善法規規章、質量標準和規範市場秩序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推進全省奶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優質化和產業化,把全省奶業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基本原則
――立足當前解困,著眼長遠發展。當前要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奶農渡過難關,穩定奶牛存欄,防止奶業大起大落。同時,要著眼奶業長遠發展,統籌規劃,加強引導,促進奶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創造良好的奶業發展環境和運行機制。
――搞好科技推廣,夯實產業基礎。通過採取建立奶牛品種檔案、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和科學規範奶牛的良種繁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有效措施,增強科學發展意識,提高科技套用水平,提升奶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規範企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引導乳品加工企業合理布局,壯大實力,有序發展。規範企業收購、加工、經營行為,防止惡性競爭。
鼓勵企業與奶農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互利雙贏的產業新格局。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完善檢驗監測手段,落實產品標識制度,加強市場監管,確保質量安全。
――堅持市場導向,加大政策扶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相結合,引導奶農和企業面向市場組織生產,通過政策扶持,增強企業和奶農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抗禦風險的能力,促進奶業實現增長方式的平穩轉型。
三、推進奶業生產方式轉變,提升奶業產業素質
(一)加強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加強奶牛良種繁育,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最佳化奶牛群體結構,不斷提高奶牛單產水平。
農業部門要制訂奶牛品種改良計畫,以縣為單位開展奶牛品種登記,建立檔案,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切實做好奶牛良種登記和生產性能測定工作。要建立奶牛良種核心群,進一步加快品種改良進程。
相關扶持政策要與提高奶牛單產水平的目標掛鈎,並與品種檔案紀錄相結合,充分發揮政策的推動作用。
(二)推進奶牛養殖方式的轉變
加快發展奶牛養殖小區或適度規模的奶牛養殖場,推進養殖環節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逐步解決養殖規模小,飼養分散,污染環境等問題,實現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轉變。
農業部門要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奶牛養殖小區或規模奶牛場建設。要制定奶牛規模化養殖標準和技術規範,促進奶牛養殖小區或規模奶牛場向規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三)大力推廣奶牛生產綜合配套技術
以提高原料奶質量和產量為目標,大力推廣奶牛養殖綜合配套技術。加強飼草料基地建設,推廣青貯玉米、苜蓿等飼草料作物種植,擴大青貯飼料和青乾草的生產與供應。
推廣奶牛全混合日糧飼餵技術,提高奶牛營養水平。加快普及機械化擠奶,減少生產環節的污染。加強奶牛疫病防治,特別是布氏桿菌病、結核病等主要傳染病的防治,依法對奶牛進行免疫、檢疫和檢測管理,有效降低傳染病、多發病發病率。加強養殖環節技術服務,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高套用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有關規定,積極扶持發展奶業合作經濟組織,發揮其在維護奶農利益、協商原料奶價格、提供多方面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鼓勵乳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參股入股等形式,與奶農結成穩定的產銷關係和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更好地發揮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提高奶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五)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奶業生產經營秩序
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液態奶生產經營管理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05〕24號)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復原乳標識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奶業市場監管,堅決打擊無照經營、壓級壓價以及摻雜使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按照國家標準建立和完善原料奶質量標準體系,開展原料奶質量第三方監測工作,逐步實現原料奶收購的優質優價。縣級有關部門要依法嚴格奶站建站資格審查,加強奶站管理,規範原料奶收購秩序,保證原料奶質量,促進公平競爭。乳品加工企業要堅持誠信自律,自覺遵守行業規範,實行有序的市場競爭。
(六)最佳化奶業區域布局
全省奶業發展以同蒲鐵路沿線的大同、朔州、忻州、太原、晉中五市及兩側的縣(市、區)城郊為重點,帶動輻射周邊的農區飼養奶牛,形成山西奶業生產的優勢區域――晉中北奶業產業帶。
在該優勢區域,奶業基礎較好的22縣(市、區)列為奶業生產基地縣,其中山陰縣、應縣、大同市南郊區、朔州市朔城區、忻州市忻府區、太原市小店區列為奶業發展重點縣。與此同時,在臨汾、長治、陽泉等較大城市適度發展城郊型奶牛養殖業,以保障當地城鄉居民的鮮奶供應。
(七)引導乳品消費,開拓奶業市場
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和普及奶類營養知識,培養城鄉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的乳品消費習慣。加大國家學生飲用奶計畫的推廣力度,完善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企業扶持政策,制訂學生飲用奶發展規劃,穩步向中小城市和鄉(鎮)、村學校推廣學生飲用奶計畫。加強乳品消費市場的開發,完善乳品物流配送體系,不斷滿足我省中小城市和農村居民對乳製品消費增長的需求。
四、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政策扶持
(一)加強基礎投入
建立山西省奶牛品種資源管理機構和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機構,通過品種登記、資源最佳化和實施先進的綜合配套技術,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和奶牛場的經營水平,實現奶業的現代化管理。所需資金由省財政年初預算安排。
(二)支持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
省對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給予補助。參照國家有關建設標準,省級財政對奶牛棚圈建設給予適當的配套補助;對在新建規模養殖小區配套建設的擠奶站每站補助5萬元。對奶牛養殖小區的建設用地問題,要按照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聯合下發的《關於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220號),合理安排奶牛養殖小區建設用地。
(三)加大奶牛良種補貼力度
按照中央補貼政策,擴大奶牛良種補貼範圍。各級畜牧主管部門要制訂奶牛良種補貼實施方案,確定補貼對象,核定補貼數量,執行中央的補貼標準。對享受奶牛良種補貼後的優質後備母牛,經有關部門登記註冊備案可按國家確定的標準給予一次性500元/頭的補助,補貼品種為具有繁殖能力的荷斯坦母牛。
(四)支持青貯窖和飼草加工機械化建設
省級對奶牛養殖小區或規模奶牛場建設青貯窖給予適當補助,市縣給予配套支持。從2008年起,按國家公布的購機目錄,省級財政對農戶購置飼草加工機械給予適當補貼。
(五)完善奶牛疫病防治政策
各地要按照《布魯氏菌病防治技術規範》和《牛結核病防治技術規範》要求,加強對奶牛結核、布魯氏菌病的監測,對淨化過程中撲殺的奶牛,按照國家標準給予補貼。
(六)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
為有效保障奶牛養殖安全,按照國家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政府對參保奶農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具體補貼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山西保監局、省農業廳制定。在目前國家尚未出台具體奶牛補貼辦法的情況下,我省可參照《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辦法》試行。
(七)加強對奶牛養殖農戶信貸支持
各地要建立信貸“綠色通道”,支持奶牛養殖農戶、奶農合作社和奶業企業的健康發展。金融機構要開發適應奶業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搞好金融服務;地方政府要給予適當貼息補助;農業部門要主動與有關方面聯繫,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五、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最佳化發展環境
各地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奶業工作的領導,把促進奶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增強做好奶業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制訂發展規劃,最佳化奶業資源配置,合理確定區域布局,認真落實配套政策,指導、幫助奶牛養殖農戶和奶業企業妥善解決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市場行銷等方面出現的問題,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加強對奶業工作的指導和支持
省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加強指導,為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省和奶業優勢產區的農業(畜牧)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奶業的規劃、計畫、協調、指導和管理等工作;財政、發展改革、農業等部門要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夯實奶業產業的發展基礎;
工商、質監、物價等部門要強化對投入品與產品質量以及交易價格的監管;國土資源部門要為奶業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提供用地支持;其他相關部門也要從自身的職能出發,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