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為適應建設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需要,亦為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著名歷史學者岳謙厚教授整合校內優勢資源,創建“近代中國研究”團隊,並於2013年8月成立了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
- 成立時間:2013年8月
- 機構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路92號商學樓8層
- 依託單位:山西大學
山西大學為適應建設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需要,亦為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著名歷史學者岳謙厚教授整合校內優勢資源,創建“近代中國研究”團隊,並於2013年8月成立了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
山西大學為適應建設區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需要,亦為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著名歷史學者岳謙厚教授整合校內優勢資源,創建“近代中國研究”團隊,並於2013年8月成立了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成立於1992年,是國內最早以社會史命名的研究機構。2023年9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史研究室和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合建的“區域抗戰史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鑒知樓舉行。科研成就 喬志強主編的《中國近代社會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版)是國內第一本系統的社會史...
行龍,男,1958年11月出生,山西新絳人,中共黨員,教授,中國近現代史、經濟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學校史研究室主任。社會兼職中國史學會理事,山西省歷史學會會長,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口學會人口歷史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山西省首批青年學科...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闡釋和人才培養的學術機構,負責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領域招收和培養研究生及博士後、接受訪問學者開展合作研究,組織開展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
喬志強(1928——1998),原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山西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歷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研究會副會長、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山西省歷史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著有(含合著、編著)《中國近代社會史》、《中國近代...
柳德軍,1998-2005年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本科、碩士學位。2011-2014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4-2022年任教於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2016年評聘為副教授,2019年破格評聘為教授,2021-2022年兼任近代中國研究所負責人,2022年11月調入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
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鄉村史、中共黨史。現任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暨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多次獲教育部及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風華正茂: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成立20年 內容簡介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是國內最早開展社會史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是目前國內社會史研究的三所重鎮之一,出版了國內第一本系統的社會史研究著作《中國近代社會史》(人民出版社),培養了一批活躍在社會史前沿的青年才俊,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結合,成果豐碩,充滿凝聚力的...
《山西大學與山西近代教育》是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清明。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簡介:山西雖地處內陸,但山西大學(堂)卻是最早成立的省一級大學,同時也是20世紀20年代以前國內僅有的三所大學之一,而且存在於整個20世紀上半葉。這樣一種特殊地位,使其有條件扮演一個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的倡導者與...
本書以山西大學為研究對象,以中國近代大學教育為巨觀背景,在廓清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努力在“務為前人所不為”方面有所作為。書名 中國近代大學創立和發展的路徑:從山西大學堂到山西大學(1902-1937)的考察 作者 王李金 ISBN 10位[7010067074]13位[9787010067070] [1] 定價 ...
“近代物理實驗”課程從2000年開始連續6年被評為校優秀課程,2006年被確定為山西大學課程團隊建設重點項目,2006年“近代物理實驗”被評為山西省精品課程,正向國家精品課程衝刺。“近代物理實驗”教材2004年1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現已四次印刷。“大學物理實驗”教材2006年7月由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社會史研究(第5輯)》是2018年7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山西文學中國社會是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刊是社會史學術輯刊,由山西大學近代社會史研究中心編著。該中心長期致力於近現代華北農村研究,收集整理了大批華北農村的鄉村檔案,在此基礎上,每年以書代刊的形式推出一本專題研究成果。現設“專題論文”...
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總共占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其中行政辦公室1間,教師科研工作室5間,博士工作室4間。另有90餘平方米資料室1間,80餘平方米會議室1間,80平方米展覽室1間。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建有大型資料室,藏書及各類碑刻、奏摺等資料6000餘冊,主要涉及經濟學和近代商貿史方面。除實物資料外,還擁有大量...
北平解放後,王輯五先到華北革命大學學習,通過在這裡8個月的馬列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和研究,使他的思想和世界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後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從事編輯工作。1953年2月,王輯五被調至山西大學歷史系執教,並被聘任為教授,講授亞洲國別史。他先後擔任民盟山西大學支部主任委員和山西大學...
《中國近代大學創立和發展的路徑:從山西大學堂到山西大學(1902-1937)的考察》以山西大學為研究對象,以中國近代大學教育為巨觀背景,在廓清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努力在“務為前人所不為”方面有所作為。但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也遭遇諸多難題和困惑,如山西大學堂的創辦與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和發生...
山西大學語言科學研究所是依託漢語言文字學博士點學科組建的山西大學一級人文社科實體性研究機構,由山西大學方言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所於2007年4月整合而成。所長喬全生教授,副所長馮良珍教授,主要研究人員為王為民副教授、延俊榮副教授、余躍龍講師等。語言科學研究所下設晉方言研究室、漢語語音史研究室、日漢語言比較...
白平,男,1953年生。山西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史。任山西大學文學院漢語言系副主任,山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人物簡介 主要從事古代漢語、漢語史、訓詁學、校勘學、《春秋左傳》學、山西方言的教學與研究。主講的古代漢語課程為山西省精品課程,主持的《古代漢語教學資源庫》項目獲山西省政府一等獎。多次評為優秀...
26. 山西古代壁畫中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2年,第6期 27. 對推進城鎮化問題的思考,城市問題,2002年,第2期 28. 資源型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索,城市問題,2002年,第2期 29. 社會達爾文主義:近代中國人的憂慮與抗爭,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第1期 30. 基於山西煤炭產業群的地方政府職能分析,科技...
1978年至1982年在山西大學歷史系學習,1982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87年1月到山西省社科院工作。2000年聘任研究員。歷任山西省社科院歷史所近代史研究室主任、人文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主任、歷史所所長,山西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等職。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業績 研究...
1、2005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與青島大學在青島共同主辦“近代中國的城市·鄉村·民間文化——首屆中國近代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協辦的有首都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山西大學、蘇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等八家單位,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及內地各大學和研究...
經濟系成立於1934年,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併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1980年在原政治系基礎上恢復建立經濟系。2001年5月與信息管理系、數學系會計專業合併組建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3年根據學校調整成立山西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現設有經濟史一個博士點;企業管理、經濟史、數量經濟學三個碩士點;經濟學、國際...
2002-2017年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2010年聘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2013年開始任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20年1月起任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所長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關注領域為中共革命史、中國抗日戰爭史、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社會經濟史。
1912年回晉任山西大學校長。因不滿閻錫山在晉的措施,憤然辭職,回鄉辦學。1917年幾經山西大學師生懇請,重返文科講學,曾任國文學系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陝西師範專科學校主講中國文字學,尤精於文學訓詁聲韻之學。李鏡蓉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和文字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遺著有《音韻學手稿》(山西大學中文系講授...
出版有《趙望進書新編五體五聯》、《趙望進書法藝術》、《趙望進隸書蒙學千字銘》、《趙望進篆書長恨歌》、《趙望進草書千字文》、《龍之韻》《中國近現代名家書法集▪趙望進》、《趙望進文存》(分散文集、詩聯集、序跋集、評論集四卷);他主編的作品有《山西書法精品選》、《山西篆刻選》、《山西書法論文選》、...
復旦大學英語筆譯專業畢業,2013年7月至今任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專業教師。發表論文 “林則徐的高級翻譯梁進德及相關人物研究”,《東方翻譯》2019年第6期;“從傳教士漢譯小說《紅侏儒傳》看基督教文學在中國的本色化”,《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第9輯(2020年)“《中國叢報》停刊原因新探”,《近代中國》第32...
45.歸國留學生與中國近代建築學的體制化, 晉陽學刊, 2006年第1期 46.近代留日學生與中國建築學教育的發軔,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6年第1期 47.留學生與近代中國地質科學體制化初探, 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1期 48.引文分析方法在國內外套用的比較研究,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2)“太行抗日根據地後勤保障基地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山西省哲社項目,項目編號:2021YY185。 (3)“清代民國時期山西布商研究”,晉商文化基金會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20170405。 (4)太行抗日根據地兵工企業管理制度與實踐機制研究,山西大學黨史專題研究課題,2021.5-2021.11.(5)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 ...
晉東南教育學院名譽教授、山西省文史資料 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教材審查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山 西省卷》主編、山西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理事等職。 他還任山西省第五、六、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山西省第四屆政協常務委員 會委員等職。研究領域 先生研究的主要領域是中國近代...
1928年任山西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校長,1931年任山西省立法學院院長,1933年任山西大學教務長。1939年山西大學復校後,任代理校長,1941年任陝西省商專,山西銘賢學院,國立西北大學商學院教授,西北大學法學院法律系主任。建國後,任西北大學新法學研究會研究員,1952年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省政法委員會委員,省高級人民...
閆鐘,男,博士,1968年6月生,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人物經歷 教育工作經歷 1985年9月—1989年7月在山西大學歷史系學習;1989年7月—1992年9月在山西省教育學院從事編輯工作;1992年9月—1995年7月在山西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攻讀並獲得碩士學位;1995年7月—2000年9月在山西大學華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