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萵苣(菊目菊科植物)

山萵苣(菊目菊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萵苣,學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屬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

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生於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莖、葉適於食用,是一種有開發價值野菜,具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整地施肥,溫室育苗,露地栽培,收穫管理,主要價值,化學成份,食用價值,飼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鑑別方法,顯微鑑別,粉末鑑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通常單生,常淡紅紫色,上部傘房狀或傘房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中下部莖葉披針形、長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26厘米,寬2-3厘米,頂端漸尖、長漸尖或急尖,基部收窄,無柄,心形、心狀耳形或箭頭狀半抱莖,邊緣全緣、幾全緣、小尖頭狀微鋸齒或小尖頭,極少邊緣缺刻狀或羽狀淺裂,向上的葉漸小,與中下部莖葉同形。
全部葉兩面光滑無毛。頭狀花序含舌狀小花約20枚,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果期長1.1厘米,不為卵形;總苞片3-4層,不成明顯的覆瓦狀排列,通常淡紫紅色,中外層三角形、三角狀卵形,長1-4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急尖,內層長披針形,長1.1厘米,寬1.5-2毫米,頂端長漸尖,全部苞片外面無毛。舌狀小花藍色或藍紫色。
瘦果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或橄欖色,壓扁,長約4毫米,寬約1毫米,中部有4-7條線形或線狀橢圓形的不等粗的小肋,頂端短收窄,果頸長約1毫米,邊緣加寬加厚成厚翅。冠毛白色,2層,冠毛剛毛纖細,鋸齒狀,不脫落。花果期7-9月。

生長習性

山萵苣喜溫、抗旱、怕澇,肥沃且適度適宜的地塊生長良好。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在水肥條件充足的情況下,6月~8月生長旺盛,再生力強。
山萵苣山萵苣

分布範圍

山萵苣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大青山)、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歐洲、俄羅斯(歐洲部分、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及日本、蒙古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

栽培地塊做畦,在畦內表土層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0cm左右,深翻25cm,耙平。

溫室育苗

育苗土用4份田土、4份腐熟有機肥、1.5份草炭、0.5份河沙調配過篩,放入育苗盤內,壓實四周,再用木條刮平,使土面低於盤口1-2cm,撒播,間距0.5cm左右,覆土1cm,播後澆透水,蓋塑膠薄膜,溫度保持在25-30℃,見有葉尖露土後,打開塑膠薄膜通風。苗高2cm時分苗定植,移栽前2-3天控水。移栽時在畦上插2cm深的坑,間距4cm,放入小苗,培土壓實,澆透水,適當遮光,緩苗後撤去遮光網。

露地栽培

選地:選肥沃、濕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向陽的沙質壤土播種,播前翻耕土壤,施入有機肥,整細、耙平;做畦,可條播,點播,撒播。以點播和條播為好,便於管理,使其高產。
播種:先將種子用50℃水浸泡,攪拌30分鐘,控淨水,用乾淨的紗布包好,在3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淨水淘洗2-3次,發芽後再進行直播,每穴1-2粒種子,覆土1-2cm,稍鎮壓,蓋塑膠薄膜,使其保濕,保溫,有利於種子生長,小苗出土後撤去塑膠薄膜。

收穫管理

山萵苣可根據市場需要及時採收和上市。採收可採取剝葉或收割方法。小面積種植可剝葉利用,即只剝大葉,留下內部小葉繼續生長。大面積種植多為收割,採收及時,適口性好,又有利於再生,而且還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每割1次追肥1次,並做好中耕除草,以提高產量。最後1次收割要貼近地面,以免積水爛根,不利於下一年生產。

主要價值

化學成份

全草含α-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偽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計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

食用價值

山萵苣乾莖葉中含粗蛋白,還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山葛首也可作為人的一種蔬菜直接食用,生食清新鮮美,是一道有涼血、敗火作用的佳肴。
每100g山萵苣鮮菜含胡蘿蔔素4.88mg,VB20.63mg,VC29mg,粗蛋白2.25g,粗脂肪0.74g,粗纖維2.62g,鈣0.7g,磷0.3g。

飼用價值

山萵苣由於粗纖維含量少,畜禽的採食率和消化率都很高。鮮莖葉中所含有的白色乳汁清鮮爽口,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祛火防病、消炎止痛等作用,對提高母豬泌乳力、仔豬增重、提高禽產蛋率和防病均有良好效果。
經過飼餵試驗表明,用山葛芭餵蛋雞,產蛋率提高11.2%,節省精料12.3%,又節省維生素、礦物質添加劑的開支。用山萵苣餵豬養魚效果更佳。可切碎後直接飼餵或打槳後直接飼餵。

藥用價值

山窩芭全草均可入藥,夏秋季採收,性寒,味苦,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療闌尾炎、扁桃腺炎、瘡癤腫毒、宿食不消、產後瘀血。
藥理作用:山萵苣所含的豆甾醇可明顯降低小雞血中膽固醇,而對心和肺無明顯影響。

觀賞價值

山萵苣頭狀花序頂生,淡黃色或帶白色,中午開放,夜晚閉合,總苞下部膨大,苞片多列,呈覆瓦狀排列;舌狀花淡黃色。莖有綠色、綠白色、紫色等,葉有紫紅、紅、褐紅等色。山萵苣可以作為一種觀賞蔬菜在園林綠化中廣泛套用。

鑑別方法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最外層偶見呈切延長的表皮細胞,黃棕色。皮層很窄,由3-10數列切微延長的薄壁細胞組成;內皮層明顯,細胞徑向壁上有時可見凱氏點。韌皮部薄壁細胞靠近內皮層處赤呈切向延長,向內側為類圓形;篩管群與乳管群交錯呈放射狀,排列成一狹行,乳管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約至24μm。形成層明顯。
木質部寬闊,導管大多呈一列性放射狀排列,為多角形或圓多角形,直徑約至36μm。射線寬5-19列細胞。

粉末鑑別

黃白色。
菊糖大量存在,形巨大,類圓形或扇形,紋理清晰。
②木栓細胞呈長方形,長60-90μm,寬40-60μm。
③乳管分枝狀或成碎片,多與薄壁細胞共存,內充滿乳汁。直徑約16-28μm。
④導管多為網紋和梯紋,單獨或成束存在;赤可見螺紋導管,細小。直徑12-20μm。
⑤纖維較少,呈長梭形,胞腔明顯,壁木化,單個或成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