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地名
山美村位於揭陽市東部,地跨楓江中下游流域兩岸,因鄉寨處梅岡山脈西麓的平洋而得名“山尾”,雅稱“山美”,原屬潮州府揭陽縣梅岡都山美里,今由玉滘鎮管轄。山美村由四個小社組成,分別是寨內社(寨內、後樓)、官廳社(官廳、梁厝、後池)、田廈社、鵬程社(牛埕)。其中,鄭厝是舊揭陽縣四鄭鄉之首(餘三為院前、玉石和梅浦)。村民主要姓鄭,也有梁姓、黃姓及羅姓。
山美村南扣炮台鎮玉石村和浮崗村的下潮社,西連雲路鎮田東村、月浦村和東後村;北接山前圍村(新鄉村),東臨池渡村。地距
潮汕國際機場2.5公里,汕昆高速雲路互通2公里,可接潮莞高速。村內多山地,山美山在村北,獅山在村中,承山在村西。楓江穿境而過,山美西溪和山美東溪是楓江二級支流,其中山美東溪及其梁厝湖承擔著面前洋片區農田的灌溉需求。
山美村因南臨楓水、北靠龍山,鐘靈毓秀,人傑地靈。鄭氏六世祖靜居公才學出眾考中進士任廉州知府;鄭氏七世祖省衷公中舉三甲、進士升添進士教授任澄州知府;鄭氏八世祖恩奮公中舉翰林、御封翰林總編御賜官冠;清代乾隆年間鄭氏十一世祖養心公三代書香門第、科舉進士、任知縣(鄭大進之三叔)。十二世祖鄭氏大進公累官至直隸總督、太子少傅,歷經十三省,政績突出,是迄今官階最高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人。近代賢才輩出,有南京海軍副政委級和廣州軍區副政委級人物,還有很多賢士任處級幹部。
山美村行政編制全稱是“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山美經濟聯合社”。明清時期的行政編制全稱是"潮州府揭陽縣梅岡都山美村(或仙美村)"。
根據歷史、文化、民俗和聚落等方面的認同感,切合實際地說,山美這片區域應稱作“揭陽山美鄉”,這因為行政劃分不斷變化,特別是在近代,行政管理區域劃分複雜,變化改制頻繁,“揭東”這一地域觀形成尚無30年,玉滘鎮(公社/區/鄉)是後來楓江流域各村組合而成,也並不久遠,且沒有凝聚力。
歷史上,山美鄉地屬潮州府和揭陽縣從未改變,山美鄉人語言通行有地域特色的榕江片潮州話,即山美腔揭陽潮州話,語音較揭陽市區及揭陽東山區輕(講潮州話時第五聲與第七聲在某些語境下不分),這主要因為與楓江以西、以北交往密切。
稱山美為鄉是因為山美由四社組成,分別是山美寨內(包括後樓),山美官廳(包括梁厝、後池),山美田廈,山美鵬程。山美村就是鄭厝、梁厝與牛埕這三個自然聚居地的合稱。其外歷史上先有梁後有鄭。梁鄭的情誼源遠流長。出於歷史和行政事實,山美應表述為一個鄉,而不只是一個村。
揭陽鄭氏聚居地
山美是揭陽鄭氏聚居地,與山前(新鄉)、院前、月浦、玉石構成四鄭鄉五個自然村。始創於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乃潮州海陽縣(今潮安)鯤江鄉之支派。
山美鄭氏始祖榕齋公,諱支成,潮州海陽縣(今潮安)鯤江鄉三世祖南叟公之子,生於元順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二月廿九日,娶海陽浮崗鄉周給事之姑周氏為妻。生有三子和一女。
長子穎剛公生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次子穎直公生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子穎和公生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
榕齋公於洪武十年至十五年間因故全家搬離鯤江鄉,寄住於周氏外家海陽縣浮崗鄉(今潮州市鳳塘鎮浮崗村)周給事家,同時,在周家的幫助下,榕齋公在潮州府竹木門附近開了一間米鋪。可惜好景不長,榕齋公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月廿二離開人世,享年44歲。相傳榕齋公葬於西湖山,不過墓已失址,後葬衣冠於揭陽縣梅岡都趙厝埔後山。
宜人周氏,榕齋公之妻,生於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年)。榕齋公離世後,周氏負責起全家的重擔。洪武十九年(1386年),周氏帶大兒子穎剛公,由揭陽縣出發到海陽縣豐政都(今豐順縣豐良鎮)收租。至豐政都後,周氏因病臥床不起,於十一月初五在豐政都(今豐順縣豐良鎮鄭厝角)去世,享年43歲,葬於豐良西廂蔣坑蛇形崗。
榕齋公之長子穎剛公,謚侃毅,母親周氏去世時,他才十五歲。因母親去世,葬母於蔣坑,結廬守墓,不忍離去。布心有一姓胡的長者,見穎剛公魁梧奇偉,讚賞穎剛公的孝心,將自己的四女兒許配給了穎剛公,並以糧田糧山做為嫁妝,穎剛公故而創居布心(今豐順縣豐良鎮布新村)。穎剛公生一子:德化。
榕齋公之次子穎直公,諱壽生,在母親周氏到豐政都收租並卒於他鄉後,與其姐和弟穎和公相依為命,此時,穎直公僅有五歲。後來穎直公之姐嫁至梅岡月潭(今雲路鎮月潭村)之王家時,穎直公和穎和公跟隨姐姐一起到王家生活。穎直公長大後,被梁月溪公招為女婿,並於明建文二年(1400年)立籍於揭陽,並擇居於梅岡都山美里(現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山美村)。穎直公於明憲宗成化十二年八月十五(1476年),享年95歲。穎直公之立籍揭陽山美,奠定了今山美鄉和周邊鄭氏四村的格局,亦標誌著山美鄉正式形成聚落。
榕齋公之三子穎和公,字雲谷,後創鄉於院前村,與山美村為鄰。
潮汕勸和名言發生地
在廣東潮汕民間,流傳著一個地方勸和名言:“有千年池厝渡,無百年鄭大進”。這個勸和名言是一則很好消除舊怨、敦睦相鄰的範例。這個在潮汕家喻戶曉的故事就發生在山美。
鄭大進,字譽捷,號謙基,又號退谷。揭陽玉滘(現揭東區)山美村人。清乾隆元年(1736)登進士,從知縣遞升直隸總督,加太子少傅銜。歷官四十餘載,政績卓著。享年七十有五。著有《愛日堂詩文集》。
名言中所指的池厝渡,村名。與山美村為鄰。池厝渡乃大村,山美村系小村,在“大欺小”的積怨下,兩村關係一直緊張,所以當鄭大進回鄉省親時,村民要出氣,想乘機仗勢把池厝渡壓一下,鄭大進便極力勸阻道:怨宜解不宜結,並以“有千年池厝渡,無百年鄭大進”這個哲理,說服了村民,從而與池厝渡和解,消除了舊怨,建立了友好的睦鄰關係。
清朝名臣鄭大進故里
鄭大進(1709(
己丑年)~1782),
清代人,又名譽捷,號謙基,退谷。生於潮州府
揭陽縣梅岡都山美村(今屬
揭東區玉滘鎮),少時有神童之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舉人,
乾隆元年(1736年)
進士,歷任大名府、河間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兩淮鹽運使,
浙江按察使,貴州
布政使,
河南、
湖北巡撫,兼署
湖廣總督,官至
直隸總督。任政期問,草除積弊,關心民生,所至頗具政績。後加授太子少傅銜。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時,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御製墓碑,賜祭賜葬,追謚勤恪。主要著作有《愛日堂詩文集》和《鄭勤恪公奏議》。
鄭大進是清朝雍乾盛世間一位有才華、有經濟頭腦、很有改革精神的實幹家。他“凡經七省,遭遇盛明”;“旌節所至,率多建白(建議)”。在各地任上都做了大量有利於生產發展、有利於社會安定的工作。
成就及榮譽
首先,他精於治理,敢於革新。在兩淮鹽運使任上,針對有上鹽次鹽軟之異、但卻無上鹽次鹽之不同價格這一弊端,他親自為之審辨鹽色差等”,明確了安鹽、梁鹽二種價格,奏請朝廷批准,使“商民便之”。
在
貴州布政使任上,鄭大進了解到貴州倉庫多儲米糧,又沒有一套出陳易新的方法,而黔地多雨,倉中米多有霉變,陳米質差,新米又進不了倉。鄭大進奏準於青黃不接、各地缺糧之時,將歷年倉庫中的陳米,“平價借、糶”出去,然後於秋後“按一米二谷,購補還倉”。此後成為定例,倉儲多改貯谷,減少霉壞。
在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任上,楚北寶武局鑄銅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引起他的關注。寶武鑄銅的原料全靠雲南供應。按原鑄法,需以40%的高質料配以60%的低質料進行鼓鑄。高質料越來越少,採購者有時守候經年,嚴重影響鑄鋼生產。鄭大進經番考察、核算,認為低質料每廠便宜二兩多金,若以低質料鼓鑄,去除雜質之後,其成品仍能與混合料等質,剔除出來的銅渣還可煉成黑鉛以製作子彈。於是,他極力推行純用低質料的鑄銅法。
鄭大進的治績,還表現在十分重視水利建設,每到一地,必查災情,據實上奏。任直隸總督時,見永定河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淺,水壩又不夠高大,因而時有水患。鄭大進經多方登求士庶和水利專家的見解,了解到“壩閘不修,則水無所蓄、泄”,遂上疏提出“宜分段開挑,增築閘座,以時啟閉”的措施,獲朝廷批准,並撥給建閘經費七萬餘金。鄭大進“相度興築”,終於既得以疏浚,又使蓄、泄得宜,而且還可通舟揖,便民行來。
他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時,還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主要著作有《愛日堂詩文集》和《鄭勤恪公奏議》。
後世評價
更為難得的是,
鄭大進官階不小.身為十三省總督卻不許鄉親仗勢欺人。他的家鄉山美鄉與一鄰村向來常因地界諸類事發生糾紛,山美村人想趁他回鄉省余時,借用他的權勢壓制。鄭大進當即告誡鄉親:“世有千年池厝渡,而無百年鄭大進。奈何修怨以累子孫乎?”鄭大進的高尚品格和這富有哲理的話感動了兩村村民,自此舊怨全消,和睦相處。
省保鄭大進府所在地
鄭大進府位於山美村官廳片。分為舊府、新府兩座:老府始建於明代,是鄭氏祖居(府前有象徵鄭大進以及鄭氏先祖官階品級的石獅和旗桿夾石);新府位於山美村南側,建於乾隆年間,屬官方建築,占地面積約10畝,現存主體建築3000多平方米。
鄭府依山而建,府前有威武的守門獅、寬闊的地埕、象徵“五世大夫”品級的旗桿斗座、清碧的池塘、蜿蜒的楓江;主座坐北朝南,大門書有“大夫第”三字,有三進廳、東西兩火巷,正廳懸掛“瑞凝天姥”匾,是乾隆三十五年江南懷寧拔貢、揭陽縣知縣蕭應植題贈;府後原有花園、書齋,現已損毀或建成民宅。府內保存有清代名家繪製的鄭大進及夫人畫像。
1990年原揭陽縣人民政府公布鄭大進府為揭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6月23日,鄭大進府研究會在此成立,鄭大進府的修繕與鄭大進研究工作受到地方黨政和各界的高度重視。
2014年,鄭大進府被列為揭東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5年,鄭大進府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海陽縣令梁秋水創居地
梁秋水,名立新,明初福建
興化軍莆田縣人,是宋代狀元、名相梁克家的後裔,進士出身,潮州府海陽縣令。梁縣令在任清正廉明,愛民如子,卸任之時因潮地父老深情
挽留,遂創居於潮州府屬揭陽縣梅岡都仙美村(蟹地),即今揭東縣玉窖鎮山美村。後世子孫整修譜牒,遂尊梁秋水為這一宗支的開揭始祖。
揭東縣雲路鎮棋盤村有處聞名遐邇的佛家寺院——鳳隱岩,今為揭東縣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本是梁縣令挑定的生基地,有“九獅追一象”之勝,但因為有地師向梁縣令進言,這個地方如果修成墳園則只能福蔭梁氏,門楣壯旺,世代榮昌;若是修成寺院奉佛便可保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梁縣令宅心仁厚,有心造福大眾,便於明永樂十六年(1418),倡眾在此建造鳳隱岩。寺中宏濟堂“宏開寶筏登天界;濟度迷津上佛壇”和“紫竹林中觀自在;白蓮台上見如來”諸妙聯佳對便是當日梁公所撰。寺成之日,梁縣令還獨自出資購置四十畝田地作寺產。本地士民感激梁公盛德,在寺中闢建“道德流輝廳”,奉上他的牌位,供千秋景仰。
在山美村居時,梁秋水積極倡導鄉鄰和睦友愛,不許家人恃強凌弱,深受好評。他治家嚴謹,待人至誠。當時有一鄭姓少年寄居鄰村月潭姑母家中,梁公聞知此人原出世家望族,後因其父代伯從軍,長兄又在豐政都賣身葬母,以致孤苦伶仃,寄人籬下,感到十分可惜,便收他為徒,督導他苦讀經史,以期仕進,數年後還把女兒許配給他,並在村中挑了個叫獅鼻的好地方幫女兒,女婿建造廳堂房舍。後來鄭家興旺發達,十一世孫還出了個鄭大進。梁縣令當日扶攜之功,不可磨滅。
梁秋水飽讀詩書,博學多才,尊重文化,以詩禮傳家,注重培養人才。他的兒子梁致政是明王朝的太學士,兩代冠蓋,備極榮耀。梁致政有兩個兒子,長子叫濟川,次子叫錫濟,宗族從此繁衍開來。如今居住在原創之地山美村的是錫濟派下,十五世祖梁克昌的後代。錫濟另一部分後代於清朝乾隆年間遷到今普寧廣太鎮平寶山定居(《譜志》時言平寶山為謙濟所創,時言平寶山僅260餘年歷史)。濟川的兒子叫榕廷,榕廷於明朝中頁時攜二子謙叟、靖憲遷創今揭東月城鎮獅頭村。清朝康熙年間榕廷五世孫梁振省又分創今普寧占隴鎮洋美山村,隨後又有梁陽波者(《譜志》中時作十三世,時作十四世,待考)攜子梁欽華從獅頭村遷出,幾經輾轉,最後定居在今揭西塔頭鎮頂埔村。梁縣令去世後葬在今梅雲鎮窗前山蜈蚣山,派下子孫定日於每年八月十六日前來祭掃。自他於明初由閩入揭,迄今已近600年,薪傳火接27代,有1.5萬人,且歷代人才輩出,單是獅頭村宗祠內就立有“內閣學士”、“文魁”、“武魁”、“進士第”諸牌匾,堪稱“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