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綠茶

山綠茶

山綠茶,中藥名。為冬青科冬青屬植物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葉。植物海南冬青,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平肝,利咽解毒之功效。主治高血壓病,口瘡,咽痛,癰癤腫毒。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冬青科
  • :冬青屬
  • :海南冬青
  •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中文學名:山綠茶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泡茶飲,1-3g
  • 貯藏:置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藥材性狀,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甘,性平。

歸經

入肝、脾、肺、腎經。

功效

清熱平肝,利咽解毒。

主治

高血壓病,口瘡,咽痛,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泡茶飲,1-3g。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
2、保護心臟作用。
3、降血脂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症。

炮製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采,曬乾備用。

炮製方法

將採摘的鮮葉儘快地用熱鍋翻炒殺青(溫度為260-280℃),接著在揉搓台上用手揉搓(或用機械揉),然後復炒,復揉2-3次,至葉色呈暗綠色、帶有銀灰綠色、略有光澤為度,取出,放涼。

藥材性狀

本品呈捲曲狀,多破碎不全,主脈在加工過程中多與葉肉相剝離而呈纖維狀。完整的葉片呈寬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6cm,寬1.5-3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綠褐色或綠黃色。質脆,易破碎。氣清香,味苦。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5m。小枝具4棱,被疏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7mm;托葉三角形;葉片薄革質或紙質,闊橢圓形、倒卵狀長橢圓形,長4.5-5.5cm,寬1.5-2.5cm。先端驟狹的短漸尖,基部闊急尖,乾後欖綠色或栗褐綠色,背面暗淡,全緣,中脈上面凹陷,側脈每邊8-10條。傘形花序著生在二年枝上或呈圓錐狀著生在當年枝上;花淡紅色;苞片三角形,常脫落;雄花序每枝3-5朵花,總花梗長3mm,花梗長1mm,花5-6基數,萼淺盤狀,直徑約2mm,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卵形,長約1.8mm,雄蕊短於花瓣的1/4;雌花序簇生,每枝由1-3花組成的聚傘花序,總花梗長1-3mm,花梗長3mm,花萼和花冠與雄花相似,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1/2,子房上位,直徑約1.5mm。果近球狀橢圓形,直徑約3mm,乾時表面有縱槽,宿存柱頭厚盤狀或乳頭狀,花柱有時可見,分核6,間或有4或5,橢圓形,兩頭尖,背面粗糙具1槽。花期4-5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常生於中海拔的山地疏林和密林中。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葉(山茶綠):主治高血壓、口腔炎、癤腫、慢性喉炎和婦科附屬檔案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