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災害主要是由山丘區突發溪河洪水造成的,作為一種自然災害,既有災害系統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通過對全國山丘區範圍的山洪災害調查評價,調查清楚山洪災害系統的孕災環境、致災因子、承災體等各方面數據。孕災環境包括下墊面情況、匯流條件、涉水工程等;致災因子包括突發降雨、植被破壞等;受災體包括重點村鎮、沿河村落、企事業單位等。依據現狀調查情況和歷史數據,進行全國山丘區山洪災害危險程度的分析評價,計算沿河村落的防洪能力,確定預警指標。最終為山洪災害防治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撐。
調查評價成果描述
各地匯總到中央級國家資料庫中的數據,主要包括調查數據和分析評價數據兩部分。調查數據是指通過內業收集資料填報和外業調查測量形成的一次成果,包括全國防治區的普查和沿河村落數據的詳細調查。分析評價數據是指在調查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評價形成的二次成果,包括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成果、沿河村落防洪能力評價成果、沿河村落的臨界雨量或臨界水位成果等內容。
功能介紹
主要面向的是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數據信息的管理,所以就需要輸入一些系統許可權管理、綜合信息管理、現場調查管理、標繪成果管理、斷面測量管理、水文氣象管理、分析評價管理、基礎數據管理、數據字典管理、日誌管理。
成果管理平台技術實現
基於共享平台的技術架構
基於數據模型和同源數據多級綜合成果,進行全國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管理平台的框架設計和功能設計。為方便數據和業務功能的擴展與復用,系統採用分層設計和面向切面編程方法,層次上分為數據層、數據訪問層、數據模型層、業務邏輯層、控制器層、套用接口層以及視圖層七個層次。
數據層,主要是採用商業軟體Oracle資料庫對山洪災害調查成果數據進行存儲;數據訪問層,將業務邏輯與數據進行“隔離”,關係型業務數據部分採用數據模型進行封裝並持久化,空間數據採用ArcSDE進行管理訪問;業務邏輯層,根據業務功能的劃分進行模組化封裝,實現業務過程的處理;控制器層,主要是對頁面的轉發控制及簡單邏輯的處理,並提供業務數據的訪問API供外部套用集成調用;數據模型層,基於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數據模型,對業務數據及頁面表單進行建模封裝,方便各層次對數據的訪問;套用接口層,主要包括業務數據服務和地圖服務兩種API,業務數據服務來源於關係型數據,由控制層生成的API組成,地圖服務由ArcGIS Server發布的服務組成;表現層,作為與用戶進行互動的界面,主要使用JSP實現。採用面向切面間、時間、隸屬、關聯、指示等多種維度,在平台設計中,以數據模型對象編碼和關聯關係為核心,採用多種查詢方式查詢山洪災害調查評價的數據成果,為專業人員進行數據瀏覽、對比、統計、分析提供工具。利用多維信息關聯分析,能夠支撐數據挖掘工作,發現數據之間的因果、關聯、尺度效應等內含信息。
線上數據綜合
全國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數據條數超過100 TB,實際套用中,需要對多張表中的近億條有多重關聯關係的記錄進行數據抽取和信息綜合,以快速掌握山洪災害防治相關信息。基於數據模型和關聯關係,利用OLAP技術,構建數據線上分析匯總統計功能。可以隨時了解調查評價數據上報情況,可以根據暴雨或山洪突發事件,快速定位查詢匯總相關信息,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