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夼村

山水夼村位於海陽市西部, 全村轄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188戶,47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水夼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所屬地區:海陽市小紀鎮
  • 人口:476( 2002年)
概況,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徐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地處溝夼,有山有水,故命名山水夼村。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叢姓十九世祖叢茂德,自大叢家遷入。 山水夼村地處東經121°00′,北緯36°48′。東與西花崖村為鄰,西與南埠村相連,南離北索格莊1.5公里,北與東葦園頭村隔公路相望。距市政府駐地24公里,隸屬小紀鎮。有叢、徐2姓,均為漢族,其中叢姓人口居多。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7年,成立山水夼國小。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度日。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4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35公斤,全村收入12萬元。1982年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7年投資4萬元,用上自來水,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000元,有各種運輸車30輛,機車24輛,電話70部,電視機140台,電冰櫃15台,洗衣機3台。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叢振學在西花崖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叢倫湖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里成立了兩個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30餘人,隨軍參加了萬第討伐趙保原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2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23名。成立黨支部以來,先後有叢倫湖、叢振高、叢學海、叢振明、叢倫海、叢蘭滋、叢培寧、叢愛君、叢日慶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叢年智、叢年通、叢年友、叢振明、叢法滋、叢佩秀、叢培康、叢國順、叢愛君。1999年4月,黨支部書記叢愛君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