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前身為山東藝術學院舞蹈系,成立於2001年12月,2006年改為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現有
中專生34人,
本科生 346人,
研究生16人。教職員工56人。有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學三個本科專業。舞蹈學為院級重點學科。舞蹈學院在辦學規模、教學管理、師資力量、硬體設施、專業設定等方面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強大的發展後勁。
學院定位
學院目標
作為山藝年輕的二級學院,舞蹈學院年輕而有朝氣。年輕意味著活力,年輕意味著發展,年輕意味著創新。舞蹈學院成立之初就立足高起點。學院總體目標是:成為山藝二級學院中的主力學院,建立起富有齊魯地域特色的舞蹈教育體系,特色精品課程在全國舞蹈類院校中具有一流水平和實力,逐步發展為山東省的舞蹈教育、創作、研究、信息中心。
辦學理念
在教學與管理中,學院始終奉行德育人,藝塑人,根植齊魯,務實求新的辦學理念。強化一個意識,培養兩種人才,把握三個結合。一個意識就是要強化質量意識,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永恆主題的意識。培養兩種人才就是要處理好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關係,既要著眼於培養通才又要有利於培養英才,鼓勵尖子學生脫穎而出。三個結合就是教學和科研、藝術實踐相結合,民間地域性舞蹈文化與專業舞蹈文化相結合,專業人才培養與複合型人才培養相結合。
學分選課
舞蹈學院大膽實行
學分制改革,學生上課打破年級限制,實行選課制。學生從入學之初,就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個人理想,合理選擇所學課程。這一教學改革的實施,一是充分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選課,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教師的壓力和動力。二是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學生從入學之初就能夠合理設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有利於人才的成長,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教學保障
為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控,學院建立了自我完善、自我約束的五層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第一,成立教學質量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組織教學管理人員不定期地對教學質量進行檢查,並及時通報檢查情況。第二,嚴格堅持學院領導幹部聽課制度。院長、黨總支書記、分管教學副院長經常深入課堂檢查教學。第三,成立舞蹈學院教學督導組。聘請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為督導員,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督導檢查,對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整改建議。第四,發揮學生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作用。我院每個班級都有一名學生教學信息員,直接由教務處管理。信息員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直接反映給學校教務處。另外每學期要求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第五,規範畢業論文的質量管理。印製《舞蹈學院畢業論文手冊》,並對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資格與職責,論文選題、開題、結題、答辯、成績評定,論文全程檔案管理等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人才結構
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學院建設和發展的必要條件。2001年舞蹈學院剛組建時連同管理人員在內只有教職員工7人。幾年來,學院本著“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指導思想,大力引進人才,不斷擴大師資隊伍。目前,舞蹈學院的47名專業教師中,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75%以上。這是一支年青而有朝氣的教師隊伍,他們大都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等著名高校,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在學生中極具親和力,他們良好的教師風範引導、激勵著學生們積極向上。同時,學院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積極鼓勵青年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和專業素質。教師高學歷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業務能力逐步提高。
學科建設
教學設施
在教學條件方面,舞蹈學院2007年10月搬進了新建教學大樓,舞蹈教學樓的投入使用,給舞蹈學院搭建了一個建設發展的平台。現在,學院有行政教學用房6132平方米,有13個設施齊全的舞蹈專業教室。生均面積為1:20平方米,教室利用率為100%。同時,我院擁有
山東省歌舞劇院、
齊魯石化少年宮兩處教學實踐基地。這兩處基地及其所擁有的先進設施,彌補了我們校內教學中的不足,填補了一些空缺,使教學工作得以深化和拓展。
專業建設
在專業建設方面,舞蹈學院現有
舞蹈表演、
舞蹈編導和
舞蹈學三個本科專業,舞蹈學為院級重點學科。在課程改革和建設上,舞蹈學院依照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課四類課程構建課程平台。努力做到夯實公共和專業基礎課,拓展和突出專業課,強化藝術實踐課。目前舞蹈學院有公共基礎課 7門,表演專業基礎課4門,專業選修課四十餘門,課程內容和課時比例科學合理,課程體系進一步最佳化。
精品課程
在構建科學的課程平台的基礎上,學院加強了精品課程的建設。有計畫地啟動了民間舞課的精品課程建設,投入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在這方面,學院突出辦學特色,注重從齊魯大地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中吸取營養並融於教育教學,使精品課程更具濃郁的地域特色。
膠州秧歌、
鼓子秧歌、
海陽秧歌並稱“山東三大秧歌”, 作為山東省舞蹈專業的重要教學單位的舞蹈學院,有責任和義務進一步發掘整理“山東三大秧歌”,使三大秧歌的教學更加系統化、科學化。為此,學院聘請校外專家來我院教授“山東三大秧歌”課程,並帶領青年教師進行教材編寫,力爭使“山東三大秧歌”課程在全國舞蹈類院校中具有一流水平和實力。
學風建設
在學風建設方面,舞蹈學院始終高度重視優良學風的建設,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制定完善了學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以建設優良學風為核心,以規範日常管理為重心,以課外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將學風建設納入到系統的育人工程中去。
社團組織
學院學生黨支部、學生會、自律委員會在學生中發揮了很好的表率和管理作用。舞蹈學院有學生社團4個,他們經常組織全院範圍內的各種活動,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社團當中。團總支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同時舞蹈學院的青年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開展慰問
敬老院、
兒童福利院活動,並利用專業知識赴山村貧困國小義務開展支教活動,受到當地幹部民眾的歡迎和好評。舞蹈學院多次獲得團省委授予的“省級優秀社會實踐團隊稱號”。
藝術探索
藝術實踐
藝術實踐是檢驗教學、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學用結合的有效手段。舞蹈學院在藝術實踐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
首先,學院重視專業實踐周的教學,出台了《舞蹈學院學生專業實踐周活動實施方案》。實踐周安排在第四、第六學期的十五、十六周,實踐內容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組織的學生專業比賽活動。實踐周成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大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加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舞蹈學院打破學校封閉的學習圍牆,關注社會,重視實踐,保持和發展“教學、創作、演出”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從課堂走上舞台。學院在藝術實踐中經過不斷探索,形成了舞蹈學院特有的藝術實踐工作體系。學院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中央電視台及省內外的大型的、有影響的社會公眾演出,這些藝術實踐演出活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積累了舞台經驗,而且提高了山東藝術學院的影響力,樹立了學院的良好形象。同時在學院組織的學生畢業演出、“藝苑金秋藝術節”和“中青年教師專業技能考核”等演出中,不僅檢驗和展示了實踐教學成果,舞蹈學院的節目也成為各種晚會的一大看點,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
藝術創新
舞蹈學院十分注重藝術的創新,近幾年不斷推出舞蹈的原創力作。2009年6月,學院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拍攝完成了舞蹈情景藝術片《我們的校園生活》,這是國內第一部以舞蹈的形式反映藝術學院大學生生活的舞蹈情景電視藝術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創新。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我院青年教師編創的舞蹈詩《天美清照》,一經上演,引起轟動,參加了山東省國際大眾藝術節的專場演出,並獲得泰山文藝獎二等獎第一名。舞蹈學院第一屆舞蹈編導班的創作演出的以蒲松齡為題材的舞劇《柳泉尋蹤》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江東稱為“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舞蹈學院青年教師編創的舞蹈《聊齋素描》和《沂蒙少年》分別獲得華東六省一市大學生舞蹈專業比賽創作、表演二等獎。舞蹈學院05級學生創編演出的雙人舞《佐佑》獲得泰山文藝獎一等獎,在北京現代舞周的演出中,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
成果點滴
舞蹈系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藝術實踐相結合,保留傳統、突出特色、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學質量得到較大提高,師生在各類比賽中成績顯著,屢獲殊榮。注重教學理論研究,教師獲獎與發表的論文共60餘篇,目前承擔省級科研課題6項、學院科研課題1項。
國風》在山東省大學生舞蹈比賽中獲專業組一等獎
表演者:2002級舞蹈專業劉婧婧、江 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