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服務中心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服務中心前身為山東省農科院試驗農場,設有綜合辦公室、試驗條件科、資產管理科、市場管理辦公室、濟陽基地管理辦公室、生產科六個機構,現有在職職工53人,離退休職工99人。主要職責是承擔院試驗基地管理、維護和服務保障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服務中心
  • 在職職工:53人
  • 中心前身:山東省農科院試驗農場
  • 內設機構:六個
中心簡介,中心歷史,

中心簡介

我中心現設有濟陽綜合試驗基地、黃河三角洲綜合試驗基地、海南三亞農作物繁育基地以及濟南歷城、泰安、青島、煙臺、濟寧、聊城等區域性試驗基地。其中:濟陽綜合試驗基地占地1779.58畝,建成後將滿足農業科研創新、國內外農業技術成果展示、農業和農民技術培訓、農業歷史文化傳承、農業休閒觀光、國內外學術交流、都市和城郊農業、智慧(未來)農業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內一流並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試驗基地。海南三亞農作物繁育基地位於三亞市崖城鎮,總占地274畝,建有1500平米試驗辦公樓和倉儲設施,可滿足玉米、水稻、棉花、花生、穀子和高粱等作物的南繁試驗。黃河三角洲試驗基地占地2200畝,立項手續正在辦理中。
院科技服務中心占地40畝,建築面積15000平米,入駐院屬各單位及涉農企業近130家,可向廣大客戶和農民朋友提供品種比較齊全的作物良種、畜禽飼料獸藥、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業務範圍輻射山東及周邊省區。
中心多年來承擔國家、省部級課題項目的田間試驗和成果中試、示範推廣任務,是省星火培訓基地和省四星級科普教育基地,曾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中心歷史

1951年初,山東省農業科學研究所調整所內組織機構,成立試驗農場,呂魯生任場長,分為行政、經營兩股。管理小辛莊、桑園農場、黃台園藝場,當時職工人數為43人。
1952年,採取場系(試驗農場和作物系)合併,農場場長呂魯生兼任作物系副主任,至1952年7月,全所職工人數為146人。
1952~1954年,山東省農科所建設並遷入新所址。
1954年,為進一步解決田間試驗與生產示範的矛盾,協調場系關係,遷所後成立了場圃管理委員會,當時全所職工人數為174人。
1957年春,為適應科研發展,撤銷了場圃管理委員會,重建試驗農場,陳季訥任副場長,農場職工人數為62人。
1958年秋末冬初,根據上級指示,農科所與濟南農校決定實行合併,濟南農校改稱山東省農科科學研究所附設紅專農業大學,11月10日完成合併。所校農場、豬場、園藝場合併為試驗實習農場,曹容齋任場長。
1957年春,山東省農科所黨的基層組織從支部委員會擴大為總支委員會,下設所部和農場兩個黨支部,由陳啟文和李生龍分任支部書記。
1958年12月27日,中共山東省委以(58)712號文批覆,同意在山東省現有農業科學研究機構的基礎上,成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1959年3月14日在附設紅專農業大學禮堂隆重舉行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成立大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正式成立。
1959年4月11日,省人委以(59)魯農科乙字第442號文發出《為公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各專業研究所名稱的通知》,公布了16個所的名稱。
1959年4月17日,山東省農科院以(59)農科辦字第087號文批准建立試驗農場。由原山東省農科所試驗農場和附設紅專農業大學農場、原山東農學院農場合併建立,場址濟南東郊。建院後試驗農場的耕地有250多公頃,其中飲馬泉、小辛莊、工作站3個耕作區150多公頃。
1971年1月3日,省革委生產指揮部以(71)革生字第002號文批准農林局的《關於改革農業科學研究機構意見的報告》,按照這個報告提出的方案,省農科院絕大多數研究所和科技人員被拆散、下放。1966年下放前,試驗農場的職工人數為275人;1972年下放後,試驗農場的職工人數為210人。
1974年春省農科院陸續收回被拆散下放的研究機構和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