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意見

2009年5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魯政辦發〔2009〕36號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重要性;新時期群測群防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群測群防工作的保障措施3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意見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魯政辦發〔2009〕36號
  • 印發時間:2009年5月8日
簡述,意見,工作的意見,重要性,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建立健全地震巨觀異常測報網,建立健全地震災情速報網,建立健全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推動抗震設防技術進村入戶,推動地震應急工作進社區,加強群測群防工作的保障措施,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大力推進資源共享,切實保障工作經費,

簡述

2009年5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意見》。

意見

工作的意見

魯政辦發〔2009〕36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全面提升我省防震減災能力,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檔案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重要性

我省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地震災害多發的省份之一。郯廬、聊考兩大地震帶縱貫南北,燕山-渤海斷裂帶在半島北部沿海通過,南黃海地震帶分布於半島東南近海海域,具有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有歷史記載以來,我省內陸及沿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70餘次,其中7級以上地震7次,最大為1668年郯城8.5級地震。據統計,全省29%的國土面積和46%的人口分布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內,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
“專群結合”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方針,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經驗和特色。地震群測群防在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與救援、震後恢復與重建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臨震預報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取得明顯進展,新建擴建了一大批群測骨幹觀測點和巨觀測報點,有效地彌補了專業地震監測台網的不足。但仍存在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網點建設運行不規範、信息報送不暢通、人員經費缺乏保障等問題,制約了我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各級、各部門要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重要意義,推進我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專群結合、社會參與、優勢互補的原則,健全地震群測群防工作體系,規範地震群測群防工作規程,提高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效能;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管理機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會力量,拓展新時期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模式,推動我省防震減災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發展目標

以現有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為基礎,以繼續推進“三網一員”(地震巨觀異常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助理員)建設為重點,實現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測群防工作隊伍,構建縱向暢通、橫向聯合的群測群防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我省群測群防工作效能。

主要任務

建立健全地震巨觀異常測報網

每個縣(市、區)至少建立1個、地震重點監測防禦區的縣(市、區)至少建成2個群測骨幹點,配備專業設備,保證每天報送數據;每個鄉(鎮)和遠離主城區的街道辦事處至少選擇1個深水井或水產、畜禽養殖場等作為固定的巨觀測報點,明確一名責任心強的社會地震觀測員,在地震部門和防震減災助理員的指導下開展地震巨觀異常的監測。發現巨觀異常後,及時上報有關部門並積極配合巨觀異常的調查核實,做到常年跟蹤、上報及時、落實有效。今後,各地應根據震情變化和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密群測骨幹點和巨觀測報點。

建立健全地震災情速報網

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村(社區)應明確一名工作人員作為地震災情速報員,在震後及時收集和報送巨觀震中、人員傷亡、房屋損壞、經濟損失、民眾心理及社會治安等信息,協助政府做好維持社會秩序等工作。完善地震災情速報通信網路,保證通信渠道暢通,確保一旦有感地震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及時上報、及時核實,為各級政府地震應急指揮機構有效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建立健全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

各縣(市、區)政府要依託科技館、文化館、地震科普示範學校等場所建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要以文化站、廣播站為依託,設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點,構築全省地震科普宣傳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義務教育學校認真開設安全教育地方課程。通過設立宣傳櫥窗、牆報,舉辦科普講座,組織知識競賽,播放聲像資料,組織地震自救互救演練,散發科普資料和學生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國家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在民眾中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推動抗震設防技術進村入戶

各級政府要切實推進抗震設防技術進村入戶工作,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知識宣傳教育和抗震設防技術指導,引導農村居民建設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房屋。各縣(市、區)政府應成立農居抗震技術服務組織,鄉(鎮)政府和遠離主城區的街道辦事處應明確負責管理農居建設的工作人員,對農村民居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形成能長期發揮作用的農村防震抗震技術服務網路。要在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範工程的基礎上,擴大試點,推廣經濟適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戶型結構和功能合理的農村民居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把農村抗震防災管理與村鎮規劃、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和管理、新居建設和舊房加固有機結合起來。

推動地震應急工作進社區

各級政府要切實推動社區地震應急工作,制定社區地震應急回響方案,明確社區地震應急領導和指揮協調工作機制,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組建社區地震應急救援志願者隊伍。指導民眾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掌握地震災害預防、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熟知附近的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定期開展地震應急演練。臨震、震後立即啟動社區地震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民眾開展避震疏散、自救、互救和搶險工作,迅速向當地政府報告災情和緊急救助情況,協助發放救援物品,協助維護社區生活秩序,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的發生。
6.規範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程式。各級政府要制定和組織實施地震群測群防網路建設方案,建立和完善地震群測群防管理、培訓等制度。要規範地震群測群防網點設立程式、信息報送方式、日常管理模式,統一制發群測群防工作手冊,明確測報內容,細化工作流程,量化技術指標,統一上報內容格式等。

加強群測群防工作的保障措施

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各市、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群測群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明確一名負責同志分管地震工作,選擇一名責任心強的幹部兼任防震減災助理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和指導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村委會、居委會要明確防震減災工作聯絡員,落實好地震災情速報、地震科普宣傳、地震應急準備等工作。

大力推進資源共享

防震減災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行業、各部門和社會力量要大力支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要有效依託和整合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水文地質、畜牧養殖、漁業水產等部門的現有資源和行業優勢,搞好地震群測網點建設、數據收集等工作,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觀測效益。

切實保障工作經費

要建立穩定的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費渠道,將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經費投入。要根據國家及我省有關規定,制定社會地震觀測員的補助標準,保證民眾觀測點隊伍的基本穩定。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9年5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