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書院

山東書院,書院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學組織和學術研究機構。在封建社會裡延續千年左右。書院名稱始於唐玄宗時,官辦的如麗譯書院、集賢書院,皆當時士人修書之所,也兼講學,但還未成為培養人才的教育機構。唐末五代時期,連年戰亂,官學廢弛,維持教學的僅有私學。宋初,干戈未停,官府無暇顧及辦學,遂使私人講學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教育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組織——書院。北宋初年,山東興起“泰山學派”,胡瑗、孫復、石介在泰山勤學苦讀,砥礪品行,各有成就,著名當世,稱為“宋初三先生”。三先生之一的泰山先生孫復在其讀書的地方——泰山南麓,創辦了泰山書院。泰山書院以講習儒家經典為主,兼及子、史,尤以《周易》《春秋》為重,並廣泛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孫復的名著《春秋尊王發微》成就於此時。見於史書記載的宋代山東書院,還有徂徠先生石介在徂徠山長春嶺下辦的徂徠書院,史書說“石守道與孫明復相師友,講學力行,魯人宗之,稱為徂徠先生”。還有宋元祐四年(1089年)創辦於汶上縣的聖澤書院,宋鹹平年間創辦於鄆城縣的嶽麓書院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