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運河新考》是2023年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大運河新考
- 作者:姜傳崗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0775418
- 裝幀:平裝-膠訂
《山東大運河新考》是2023年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山東大運河新考》是2023年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並不是一本全面系統論述山東大運河歷史的著作(這類著作目前已有不少),而是在對老運河長期實地調查、廣泛收集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緊密貫徹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
李金陵,山東微山縣人,中共黨員,編審,中共山東省委原黨史研究室處長,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援藏兩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舜源書畫藝術院院長,受母親影響,從小喜歡書畫,發表過十多篇書畫評論文章。目前擔任山東運河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學術研究部主任兼《運河研究》主編,20卷本的《山東...
《大運河山東段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的胡夢飛。全書總計29萬字,共十章內容,為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專項項目:“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原則與策略研究(22BLYJ05)”、聊城大學科研基金“明清時期山東廟會與地方社會研究(321021964)...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由山東省發布,明確建設五大特色片區,其中德州建設運河自然風貌展示區。發展歷史 2022年7月3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網站獲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內容解讀 《規劃》中提到,大運河山東段由北向南依次流經德州、聊城、...
《行進中國大運河篇》是山東衛視推出的人文紀實類節目。由中國台灣演員郭品超、山東籍演員張曉謙和廣東籍歌手俞更寅組成“行進男團”,主持人吳思嘉擔任旅行推薦官 。節目以“行大運看中國”為主題,從溯源黃河,再到尋路運河,行進團以窮游的形式,組團探索大運河,帶領觀眾沉浸式領略大運河沿線的繁榮風貌與文化底蘊 。節...
劉新生 男,漢族,1963年出生於山東省慶雲縣,大專學歷,1982年畢業於聊城供銷學校攝影專業,被分配到慶雲縣文化館,負責攝影創作。國家二級攝影師,副研究館員職稱。現任山東省德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人物履歷 劉新生 男,漢族,1963年出生於山東省慶雲縣,大專學歷,1982年畢業於聊城供銷學校攝影專業,被分配到...
該片為了多方位展現大運河對南北戲劇交融的影響,創作團隊在眾多戲劇相關故事中選定了5個不同運河流域與不同主題方向的故事。一、紹興:紹劇與秦腔的淵源(南方劇種向北方劇種尋根);二、北京:“徽班進京”與京劇的形成(京劇從沿運河而來南方徽班的溯源);三、山東濟南與台兒莊古城:明末清初四大聲腔與柳子戲(誕生...
胡夢飛,男,1985年11月生,山東臨沂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後,現為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社會科學院臨清運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大運河年鑑》副主編,入選聊城大學“光岳新秀”人才計畫和聊城市第四批羨林學者青年計畫培育對象,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史、運河文化史、...
山東運河是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樑,是民俗風情的傳播紐帶。運河文化兼收並蓄,源遠流長。本書以山東運河為軸線,描述了運河沿線流傳久遠的歷史文化故事,深入淺出,意義深遠。作者簡介 丁延峰,1963年10月生,男,山東聊城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曲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大運河山東段水工設施 大運河山東段水工設施位於山東省。2021年10月,入選“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項目公示名單。
山東運河在中國大運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影響深遠。山東運河文化,與儒家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共同構成了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齊魯文明,在歷史上對國家及區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運河是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樑,是...
”泇口河北起山東韓莊,南下入邳州境,到窯灣後入駱馬湖。大運河徐州段是明清兩代開挖泇河和中運河拓浚而成中運河段。從邳州運河街道、新河鎮至新沂窯灣鎮入駱馬湖。今運河徐州段沿邳州與新沂交界處自北向南,北起窯灣鎮莊場村,南從窯灣鎮二灣村出境,境內流程約14公里,最寬處180米,深8—9米。與之相關的...
研討會開得很適時,應站在時代的高度,立足山東的實際,放眼未來的發展,堅持和發揚山東1500多年科技治水興運的優良傳統,認真討論好這個問題。喬冰在發言中指出,京杭運河通航對山東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和航運腹地資源開發利用具有積極作用,還能帶動河北、天津、北京段航運開發建設,意義十分重大。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
大運河在山東 《大運河在山東》是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2019年12月,入選《2019年第三季度推薦優秀國產紀錄片目錄》。
《山東運河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研究》是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夢飛。該書為聊城市城校融合文旅項目“聊城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樣板工程規劃與建設方案”階段性成果。全書總計30萬字,共五章內容。內容簡介 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南起蘇、魯兩省交界處的大王廟閘,北至德州市德城區第三...
1972年首次從黃河引水,1973年利用河南省新鄉人民勝利渠,途經衛河、衛運河、南運河引水至天津市九宣閘。1981年,黃河引水接濟天津市。河南省通過人民勝利渠向天津送水3.5億立方米,山東省通過位山和潘莊兩條輸水線路送水3億立方米。1982年持續乾旱,國務院決定再次引黃濟津。2003、2004年也曾實施引水。引黃濟津輸水(...
《山東運河航運史》是2011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棟。內容簡介 本書以山東運河航運為主線,全面揭示了山東運河航運的演變過程,客觀真實地記述了山東運河航運在航道治理、船舶修造、港口碼頭建設、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分析了大運河對山東乃至全國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影響。目錄 綜述...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條例》《滄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若干規定》河南省 《鄭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要點 二水利工程 (一)會議與調研 河北省 山東省 江蘇省 (二)運河水源補給 天津...
1982年,國家又對京杭運河徐揚段進行續建整治,疏浚拓寬航道,興建複線船閘,續建、擴建港口,京杭運河徐揚段全部達到二、三級航道標準,形成了一個以京杭運河徐揚段為骨幹、南達浙江杭州、北至山東濟寧、東到連雲港、西接淮河幹流的航運網路。運河特色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建設管理部門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
濟寧京杭運河橋,又名躍進橋,位於濟寧市西南,兗蘭公路上,橫跨新開挖的京杭大運河。建於1960年。為鋼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連續梁橋,全長134米。濟寧京杭運河橋,中間1孔,跨徑53米;兩端各1孔,跨徑各37.1米。橋面車行道寬10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是京杭大運河工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往魯西南的...
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為山東省文物局所屬處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省水下文物的調查、保護、發掘和研究工作。中心內設辦公室、水下考古研究室、技術與裝備室、出水文物修復室。中心介紹 “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有力推動水下考古和水下遺產保護等工作,對深入研究山東海洋文化和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
南水北調東線大運河南旺樞紐工程是位於山東省境內的工程。發展歷史 南旺樞紐工程是整個大運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為千裏運河南北分水之咽喉。工程建成後,使大運河暢通五百餘年,為中國古代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其所在地南旺,是大運河地勢的最高點,又有“水衡最高處”之稱。明清時期,因工程的關鍵地位,將直屬...
山東大運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於2011年10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徐祥謙,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文化創意設計;企業形象策劃;市場行銷策劃藝術表演、營業性演出;廣告設計製作;會展服務、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台、技術市場管理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動漫遊戲數字內容服務;文化產品和工藝禮品的設計和銷售;電影進出口服務、普通貨物進...
京杭大運河光影實錄·山東卷 《京杭大運河光影實錄·山東卷》是2019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運女河 運女河發源於豐草山後的山後湖,流經山東省蘭陵縣蘭陵鎮的橫山、韓塘、河南頭等20多個村莊,流入江蘇省邳州市,匯入京杭大運河之泇運河,長達26公里。蘭陵境內的陶溝河、運女河等河流,屬中運河水系,皆自北向南流,因上游水庫截流,主要作用為汛期排洪,常年有水。因堤壩設防程度較高,未發生過大的洪水。
汶上港,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南旺鎮小店子貳村土地以南,S337省道以西,南旺鎮大店子壹村土地以北、以東。建設歷程 2021年9月16上午,汶上港建設項目舉行投資協定簽約儀式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洪文,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洪正,副縣長張斌舉,縣政協副主席龍茂義,政府有關部門、南旺鎮主要負責同志,山東都城港務...
龍拱河是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的一條河流。它自西北方向蜿蜒而來,穿過安居街道,流至唐口街道陳河口村後,折向正東,匯入煙波浩淼的南四湖,全長12公里。同時它作為安居唐口兩街道界河。形成變遷 據歷史文獻記載:平流河俗名龍拱河,在任城西南二十里,無源,而地下北受運河堤滲出之水,故四時不涸,由大魏家橋東入...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河道總督衙門遺址署裁撤,之後的運河也分別交由所在省管理,衙門也隨之肢解、失修。至1945年日本投降後,衙門的房屋已破壞殆盡。明永樂九年(1411)遣尚書主持治河,後有時派遣侍郎、都御史,成化七年(1471)設河道總督(簡稱河督、總河),駐紮山東濟寧,首任總河為工部侍郎王恕。明...
天井閘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越河街道。天井閘又稱會源閘,俗稱大閘,始建於唐武德七年(624年)。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對天井閘進行重修,至治元年(1321年)又進行了改建,以調節泗水、汶水通過洸河、府河濟運的水勢,啟閉通放舟楫,從而為整個元朝大運河的通航以至明清時期漕運通暢起到了關鍵作用。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