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陡鎮-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博山縣時始建鎮,因地處岳陽河谷地,周圍有東頂、南天門、八古台等八個較大的陡坡,故名八陡鎮。清
宣統三年(1911年)八陡鎮升為博山縣三區駐地。1955年3月,因境內有黑山而置淄博市黑山區(縣級),1958年置黑山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八陡鎮至今。
八陡鎮-資源優勢
八陡鎮八陡地處博山城外圍山川地帶,四面環山。東西最大距離6.5公里,
南北最大距離8.1公里。總面積369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38.14公頃。主要山脈有黑山、大福山、刁花峪等,其中刁花峪最高,海拔604米。主要河流有岳陽河,境內流長4.78公里,流域面積36.94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等。另有果園79.9公頃、菜地70公頃。全鎮植被覆蓋率92.8%。
全鎮轄17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總人口4.1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3‰。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滿、蒙古族共97人,占全鎮總人口的0.23%。全鎮有徐、王、李、岳、蘇等72個姓氏,其中徐姓最多。
主要經濟狀況建國初期,全鎮社會總產值為251萬元,1978年為8700萬元,2000年為13.9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收入的比重為3.7∶83∶13.3。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23.44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2.2億元。
該鎮以礦產資源豐富、工礦業發達、交通方便著稱。自1948年起,境內先後有國營黑山煤礦、西河煤礦桃花峪井,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直屬的大型一類企業--山東機器廠,以及市屬八陡鐮刀廠、福山陶瓷廠及鎮辦淄博滌綸廠、黑山玻璃廠、八陡耐火材料廠等。上述大中型工礦企業促進了八陡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
八陡鎮-強鎮由來
八陡鎮
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區第一名。1993年跨入淄博市25個經濟強鎮和山東省200個經濟強鎮行列。
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1990年被國家經貿委命名為“出口創匯基地鎮”,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8年被淄博市命名為“淄博鄉鎮之星”,2000年被山東省評為“小康鄉鎮”,被淄博市命名為“明星鎮”“經濟強鎮”“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八陡鎮-經濟發展
八陡鎮第一產業建國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150公斤,總產121.1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464公斤,總產374.5萬公斤。2000年畝產540公斤,總產435.9萬公斤。建國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196萬元,1978年為1250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全鎮廣泛開展了“農業科技效益年”活動,大力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最佳化產業結構,最佳化農業資源配置,使主導產業逐步向專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發展。2000年全鎮農業經營大戶發展到283戶,承包糧田287公頃。大力發展“冬季農業”,1997年建冬暖型塑膠大棚69個,其中蔬菜大棚40個,花卉大棚5個,養殖棚圈104間。
大力發展畜牧規模養殖,2000年全鎮規模養殖大戶已達46戶,除鹿、狐狸等特色養殖外,發展萬隻雞以上養殖大戶6家,青石關村是博山區命名的養雞專業村。福山村的“淄博和平鴿良種開發中心”,是以飼養、繁殖、科研、加工、回收、開發為主業,集科工貿一體的農業產業化新型企業。現擁有美國落地王鴿、上海白羽王鴿、泰國紅玉鴿等6大品系的6萬餘對優良鴿種,資產達6063萬元,年產值過億元。
八陡鎮第二產業建國前,鎮內的煤炭分別被買辦資本悅升公司和官僚資本信成公司壟斷,地方工業主要有紅爐鍛打鐮刀,鐵工廠鑄造鐵鍋、鏊子,另有木工、石灰窯等小型企業,從業人員480人,年產值5.6萬元。
改革開放以後,八陡鎮實施“工業立鎮、科教興鎮、創匯強鎮”的經濟發展戰略,堅持“鎮抓鎮辦,村抓村辦”的工業發展路子,以工業為重點,以對外開放為突破口,堅持集體個體一齊上,為全鎮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一、抓投入,著力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淄博滌綸廠等一批技術先進的項目建成投產,實現了八陡鎮制定的“由重工型向重輕合理型轉變,由資源型向商品型轉變,由勞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全鎮建設指導方針。全鎮形成了化纖紡織、玻璃器皿、陶瓷、冶金、建材、鑄造、機電、木器家俱等10個系列,重輕比例協調的工業體系。全鎮共實施技改、新上項目186項,新增產值5.1億元,利稅6515萬元。二、抓對外開放。每年都組織企業參加經貿洽談活動,大力開發出口新產品。2000年自營出口創匯額達到453.6萬美元。三、抓企業改制。根據政企分開,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原則,全鎮結合實際,因企制宜,對部分小企業和虧損企業實行兼併、拍賣和破產,讓企業重新出現生機。八陡建安公司2000年基本建設投資3086萬元,完成建築面積25.3萬平方米,完成總產值1.27億元,實現利稅730萬元。
八陡鎮第三產業第三產業隨第一、二產業的發展而發展,隨第一、二產業的衰弱而蕭條。八陡鎮的第三產業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七七事變前的繁榮時期,自宋到金、元時期,八陡鎮的煤炭、陶瓷、煉焦、鐵器的興起和發展,必然促進交換的發展。特別是清末民初時期,八陡鐮刀、鐵鍋、煤炭久負盛名,產品遍及黃河流域和東北地區。工礦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服務業的發達和繁榮。康熙年間,鎮內八陡、福山大街上商號、雜貨店、布店、窯貨店、小鋪比比皆是。每逢大集,糧食布匹、日用百貨、蔬菜水果大批擁入集市,其繁華程度為博山縣內各鄉鎮之最。
二、1953年至1978年國營企業獨家經營時期。1948年,博山華昌貿易支公司成立,在八陡設營業組,國營商業進入八陡鎮。1952年9月,八陡鎮北河口村民眾集資5100元,成立淄博市第三區聯村供銷社,即八陡商業服務公司。1956年個體商業分別組成石炭塢商店、福山商店。博山區糧食局在八陡設立八陡糧管所,統一供應糧食;博山區蔬菜公司在八陡設立蔬菜商店,統管全鎮蔬菜供應;博山區商業服務公司在八陡鎮設立照相館、理髮店、飯店、旅館。1978年從業人員210人,產值2.8萬元,利稅3000元。
三、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市場經濟時期。八陡鎮政府迅速恢復和擴大了八陡、福山、石炭塢三個集市,新建石炭塢等8個農貿市場和淄博畜禽交易市場。鎮村改造實行統一規劃,凡臨街樓房一層均為商店,鼓勵農民和下崗職工從事商業、飲食業。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2672戶,從業人員4792人,實現產值1.21億元,創利稅3200萬元。
八陡鎮-社會事業發展
八陡鎮文教科技
康熙四十年(1701年),八陡陳王氏在二郎寨辦義學。八陡鎮北河口村人王越恆是陳王氏義學的倡導者和參與者之一。他曾主持注釋了《論語》《大學》等書,並木版印刷,列印成書,供學生之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八陡國小在爐神廟創立,這是八陡鎮廢除科舉制以後興辦學堂的開端。1949年,境內有國小8處,學生1006人,兒童入學率47%。建國後,博山區採取公、民辦相結合的辦法,號召廠礦企業辦學,境內先後增加黑山煤礦、山東機器廠、福山陶瓷廠3處子弟國小。1957年8月,原淄博第十二中學在八陡創立,這是八陡鎮中學教育的開端。1960年5月,大黑山後國小勤工儉學成績突出,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單位,光榮地出席了全國文教群英會。1978年1月18日,石炭塢國小被山東省教育廳確立為省重點國小。改革開放以來,八陡鎮重點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累計投資887.3萬元,新建校舍7563平方米,整修操場16708平方米,新建實驗室8個,語音室3個,購微機167台。1991年實現了九年制義務教育,1995年順利通過山東省“雙基”達標驗收,是淄博市教育強鎮。1997年,八陡中心國小和博山十一中被命名為市規範化學校,博山十一中被評為山東省教改先進學校,八陡鎮成人教育中心被評為“山東省成人教育規範化”學校。2000年,全鎮有幼稚園15所,入園兒童772人;國小5所,在校生2984人;中學3所,在校生232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492名,其中大本126名,大專198名,出國留學1名。
八陡鎮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1256人,其中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6人,培養1230人。獲72項省、市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1項、省內空白2項,被淄博市評為科技示範鎮。八陡鎮設立文化站一處,有專人管理鎮文化中心、圖書室、閱覽室、遊藝室、農民文化業校,指導村文化大院活動。每年都組織春節、元宵節、夏季納涼晚會等大型活動。1991年成立博山區首家農民管弦樂隊,承辦了全市省級精神文明單位歌舞聯誼會,舉辦了慶“七一”黨員之聲演唱會。1991年被淄博市評為“社會文化先進鎮”。1991年建立廣播電視管理站,是全市第一家普及有線電視的鄉鎮,1993年10月中央電視台作了專題報導,1994年在華東六省一市廣播電視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被評為國家廣播電視系統先進單位。
由鎮體育工作委員會組織的民眾體育活動異常活躍。爬山、晨練、太極拳、太極劍、門球等項活動已成為離退休職工、家庭婦女的每天課目。全鎮每年都舉辦中國小運動會、農民運動會。1988年獲區農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國中團體總分第二名、國小團體總分第三名,劉鳳英1973年創全市中學女子跳遠紀錄。1993年獲省級“社會體育先進鎮”稱號。
中醫在八陡鎮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已聞名博山地區,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八陡慶義醫學社的何直青、福山德生堂藥店的董汝龍等。西醫傳入八陡較晚,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苑華芳在博山大街王家胡同開辦華英藥房時傳入八陡。1956年,在八陡和石炭塢分別成立博山區第三、四聯合診所,1958年成立鎮衛生院。現鎮衛生院建築面積4650平方米,有門診樓、病房樓,病床55張,先進醫療儀器5台,21個科室,醫務人員64人,其中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12人。1993年創一級甲等衛生院,全鎮17個衛生室全部爭創了甲級衛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