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居秋瞑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王維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題材:山水詩
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
山居秋瞑編輯 鎖定 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
《山居秋暝》是霍尊在央視音樂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五期中演唱的一首歌曲。...... 《山居秋暝》是霍尊在央視音樂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五期中演唱的一...
令人沉醉的晚秋景致讓他聯想到王維的《山居秋暝》,也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不過,何家英並沒有描繪詩中所述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而是改“秋暝”為“秋...
王維《山居秋瞑》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也是一例,一個“喧”字,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在嘻戲追逐之中,必有山歌在飛揚的。李白此詩,同樣不是記敘采菱女...
其中《將進酒》、《木蘭詩》、《山居秋暝》、《青玉案元夕》、《聲律啟蒙》、《三字經》、《墨梅》、《明日歌》、《別君嘆》、《上下求索》、《登鸛雀樓》為已...
(《山居秋瞑》)“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木蘭柴》)泉石、清溪、深澗,詩里的自然意象無不披上了一層不...
代表作有:《金剛經》《道德經》《山居秋瞑》《富貴高歌》《萬紫千紅》《爭春》《富貴蘭香》《望秋圖》《秋語》作品收入:《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大典》《共和國...
▪ 《山居秋瞑》王維 ▪ 《過故人莊》孟浩然 7 起源概述 8 開創初期 9 鼎盛時期 ▪ “神韻”與禪 ▪ 山水詩派諸人與禪的瓜葛 ▪ 幽獨...
霍尊(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卷珠簾》、《孤芳不自賞》等) 《山居秋瞑》 第一季第5期 [17] 關喆(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想你的夜》、《北京北京我愛...
如山居秋暝第二聯的下句天氣晚來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則第三聯的上句明月松間照,應也是仄仄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為句腳必須以仄聲收,便變成了...
山居秋瞑 玉屏飛瀑 春綠武夷 溪山好畫圖 夾江行舟 巫山奇峰 蜀山蜀水入畫圖 夕浦江煙 樂在其中 峨眉月夜 黃河連天 山色空漾 峨眉秋意圖 ...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石頭城遺址公園北起清涼山體校,南至清涼門,西臨古城牆,東到虎踞路。石頭城公園劃分為國防春曉、石城霽雪和山居秋瞑三大景區,設21個景點。石城霽雪區位於公園的...
歸園田居(其一) 山居秋瞑 夢遊天姥吟留別 越中覽古 蜀道難 將進酒 登高 蜀相 兵車行 客至 旅夜書懷 詠懷古蹟(其三) 閣夜 登岳陽樓 漁翁 石頭城 琵琶行 聞...
代表作:王維:《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孟浩然:《過故人莊》邊塞詩派代表人物 高適、岑參、盧綸、李益。 特點:描寫戰爭與戰場...
3.望月懷遠 送魏萬之京 與諸子登峴山 山居秋瞑 4.燕歌行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專題三 豪放飄逸的李白詩 5.夢遊天姥吟留別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6.送友人...
《歷代書法名家草書集字叢帖(第2輯)(套裝共4冊)》內容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渭城曲、秋夜曲、過香積寺、山居秋瞑、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玉階...
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詞參考資料 1. 中國經典古詩詞 .豆瓣[引用日期2018-10-15] 詞條標籤: 出版物 , 書籍 圖集 中國經典古詩詞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
9.王維·山居秋瞑10.李白·蜀道難11.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12.李白·將進酒13.杜甫·兵車行14.杜甫·蜀相15.杜甫·客至16.杜甫·登高...
《山居秋瞑》69cmX69cm 2012年創作 《白雲擁翠》35cmX35cm 2012年創作 《秋山紅入畫》47cmX34cm 2012年創作 中文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