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紅壤

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古兜山五桂山等海拔450米至750米地帶,與赤紅攘和山地黃壤呈垂直分布,由於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在濃密森林覆蓋下濕度大,自然植被為亞熱帶闊葉、針葉混交林,在這樣不同生物氣候條件下,故土攘自下而上分布為赤紅壤(海拔450米以下)、山地紅攘(海拔450~750米)、山地紅攘和山地黃攘復區(海拔750米至山頂)),由於古兜山山體不大, 且在平原邊緣, 是一座孤立的山脈,面臨海洋,受季風的影響較大,氣候不似羅浮山至南崑山一帶,群山峰疊,林木茂密而潮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地紅壤
  • 分布地區珠江三角洲
  • 海拔:450米至750米
  • 主要成分:花崗岩和砂頁岩
簡介,土壤分析,紅壤特徵,

簡介

山地紅壤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古兜山五桂山等海拔450米至750米地帶,與赤紅攘和山地黃壤呈垂直分布,由於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在濃密森林覆蓋下濕度大,自然植被為亞熱帶闊葉、針葉混交林,在這樣不同生物氣候條件下,故土攘自下而上分布為赤紅壤(海拔450米以下)、山地紅攘(海拔450~750米)、山地紅攘和山地黃攘復區(海拔750米至山頂)),由於古兜山山體不大, 且在平原邊緣, 是一座孤立的山脈,面臨海洋,受季風的影響較大,氣候不似羅浮山至南崑山一帶,群山峰疊,林木茂密而潮濕。因此,古兜山的山地紅壤可分布至山頂900米左右的地區,即在750~900米與山地黃壤復區存在。山地黃壤僅分布於山窪回地,過去林木茂密和比較潤濕的地區,古兜山植被均已遭破壞,以次生疏林,灌叢草被為主,自然植被有吊鐘花,大葉黃棟、紅花柯、鴨腳木、桃金孃、芒草、芳草、芒箕、蕝類等, 人工植被有馬尾松、衫、竹等。部分地區植被生長繁茂,覆蓋皮大,部分地區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土壤分析

成土母岩主要是花崗岩和砂頁岩,山地紅攘的富鋁化作用較赤紅壤弱,矽鋁率〉2 .0 ,剖面層次發育明顯,表土層棕紅色, 心土層黃紅色,底土層紅色、土層較薄, 一般不越過1 米,且多石礫和母岩露頭,在植被覆蓋較好地區,表土有機質及全、全含量豐富,全磷及速效磷缺乏,土壤呈強酸性反應, pH 5左右。
山地紅壤化學成分分析
編號
地點
母岩
深度(cm)
pH(水)
有機質(%)
全氮(%)
全磷(%)
全鉀(%)
速磷(ppm)
速鉀(ppm)
台28
台山尖頭山
砂頁岩
0~6
50~60
3.34
0.95
3.34
0.95
0.145
0.055
0.048
0.036
1.65
1.25
2
痕跡
92
42
台山古兜山
花崗岩
0~10
5.1
5.62
0.209
0.025
2.95
1
190

紅壤特徵

一般紅壤中四配位和六配位的金屬化合物很多,其中包括化合物及鋁化合物。紅壤鐵化合物常包括褐鐵礦與赤鐵礦等,紅壤含赤鐵礦特別多。當雨水淋洗時,許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鐵(鋁)最不易溶解(溶解度十的負三十次方),反而會在結晶生成過程中一層層包覆於粘粒外,並形成一個個的粒團,之後亦不易因雨水沖刷而破壞,因此紅壤在雨水的淋洗下反而發育構造良好。紅壤是我國中亞熱帶濕潤地區分布的地帶性紅壤,屬中度脫矽富鋁化的鐵鋁土。紅壤通常具深厚紅色土層,網紋層發育明顯,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酸性鹽基飽和度低。紅壤土類劃分5個亞類,本區分布有3個亞類。紅壤亞類具土類典型特徵,分布面積最大;黃紅壤亞類為向黃壤過渡類型,在本區均分布於山地垂直帶,下接紅壤亞類,上接黃壤土類;紅壤性土亞類剖面發育較差的紅壤類型,主要分布於紅壤侵蝕強烈的丘陵山區,江西興國一帶和福建東南部有較多分布。
1.紅壤典型土體構型為:Ah-Bs-Csq型(q次生矽積聚層)或Ah-Bs-Bsv-Csv。
2.紅壤有機質通常在20gkg-1以下,腐殖質H/F為0.3~0.4,胡敏酸分子結構簡單,分散性強,不易絮凝,故紅壤結構水穩性差,因富含鐵鋁氫氧化物膠體,臨時性微團聚體較好。
3.紅壤富鋁化作用顯著,風化程度深,質地較粘重,尤其在第四紀紅色粘土上發育的紅壤,粘粒可達40%以上。
4.紅壤呈酸性一強酸性反應,表土與心土PH5.0~5.5,底土PH4.0;紅壤交換性鋁可達2~6cmol(+)kg-1,約占潛性酸的80%~95%以上;鹽基飽和度在40%左右。
5.粘粒SiO2/AI2O3為2.0~2.4,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一般可占粘粒總量的80%~85%,赤鐵礦5%~10%,少見三水鋁石陽離子交換量不高(15~25cmol(+)kg-1),與氫氧化鐵結合的SO42-或PO43-可達100~150cmol(+)kg-1,表現對磷的固定較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