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1) [hermit]∶指隱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唐· 王勃《贈李十四》
(2) [fortune-teller]∶舊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方士。
也不索喚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 羅國賓《羅李郎》
基本概念
在中國儒道兩家文化的浸潤之下,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得意時出將入相,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目標;而一旦遇到挫折,則是另外一番樣子:“今朝在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或高臥
林泉,或躬耕山野,或寄情於
山水詩酒之中。前者雖然是讀書人的追求目標,但後者亦同樣受到人們的尊重,稱其為“隱士”。 然而,
從唐朝開始,山林也漸漸成了名利場,隱士改頭換面,一心只想以“隱”入仕,他們紛紛以“
山人”的面目出現了。
何謂“
山人”,
沈德符在《
萬曆野獲編》里這么說:“
山人之名本重,如
李鄴侯僅得此稱,不意數十年出遊無籍之輩,亦謂之
山人。”因此,從明代開始,“
山人”這一稱謂有了特定的意義。
“
山人”以自己的所作所為漸漸和從前隱居山林的隱士拉開了距離,雖然他們也是讀書人,不少也被社會以高人異士視之,不過他們的本質卻是汲汲於
功名利祿的偽君子,他們或依附於
達官顯貴,或奔走於將門相府,他們披著“
山人”的外衣,卻以追求榮華富貴為目的,深為時人所鄙視,直到最後將“
山人”這個詞弄成了深含貶義的詞。
到了嘉靖和萬曆年間,“
山人”已經成為了“醜陋”的代名詞。他們
沽名釣譽,四處遊走,
恬不知恥地署名“某某
山人”推銷自己,甘當幫閒和打手。於是隱士一天天少下去,“
山人”則一天天多起來,最後“
山人”成為一個十分可笑而又可恥的群體。
引證解釋
《左傳·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山人取之,
縣人傳之,
輿人納之,
隸人藏之。”
杜預註:“山人,虞官也。”
2. 住在山區的人。
《管子·輕重己》:“趣山人
斷伐,具
械器……三月之後,皆以其所有,易其所無。”
3. 隱居在山中的士人。
元
薩都剌《題劉渙中司空山隱居圖》詩:“放光峯下結茅廬,光照山人夜讀書。”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
賣油郎獨占花魁》:況且山人墨客,詩社棋社,少不得一月之內,又有幾時官身。這些富貴子弟,
你爭我奪,依了張家,違了李家,一邊喜,少不得一邊怪了。
4. 指仙家、道士之流。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虛詞》詩之五:“移黎付苑吏,種杏乞山人。”
倪璠注引《
述異記》:“杏園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種杏處。”
宋 蘇軾《於潛令刁同年野翁亭》詩:“山人醉後鐵冠落,溪女笑時銀櫛低。”自註:“
天目山唐 道士 常冠鐵冠。”
金
元好問《李道人崧陽歸隱篇》詩:“可笑
李山人,嗜好世所稀。”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去國二十七年復來,自周丞相子充一人外,皆無復舊人,雖吏胥亦無矣,惟
賣卜洞
微山人
亡恙,亦不甚老,話舊愴然。”
元
黃溍《贈談星者》詩:“山人
久客江湖間,水風瀟瀟月滿船,相逢問我所生年,忽然袖出天星盤。”
清
李漁《風箏誤·媒爭》:“誰信做媒須學做山人,書引大膽來說狀元親。”
6. 古代學者士人的雅號。
金元好問《雪後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遺山山人伎倆拙,食貧口眾留他鄉。”
《明史·戴良傳》:“ 良世居
金華九
靈山下,自號九靈山人。”如:清
王士禛自號漁洋山人。
用法示例
別號
別號中有:
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如:“也不索喚
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羅國賓《
羅李郎》。
詩文
詩文中有:
1.“
野客思茅宇,
山人愛竹林。 琴尊唯待處, 風月自相尋。”----唐·
王勃《贈李十四四首之一》。
2.“月出
嵩山東,
月明山益空。
山人愛清景,散發臥秋風。風止夜
何清,獨夜草蟲鳴。仙人不可見,乘月近吹笙。絳唇吸靈氣,玉指調真聲。真聲是何曲,
三山鸞鶴情。昔去落塵俗,願言聞此曲。今來臥
嵩岑,何幸承
幽音。神仙樂吾事,笙歌銘
夙心。”----唐·
劉希夷《
嵩岳聞笙》。
3.“
山人本合居岩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
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雲,偏覺平生今日永。”----宋·陳與義《
玉樓春》。
4.“千里行秋,支筇背錦,頓懷清友。殊鄉聚首。愛吟猶自詩瘦。
山人不解思猿鶴,笑問我、
韋娘在否。記長堤畫舫,花柔春鬧,幾番攜手。別後都依舊。但靖節門前,近來無柳。盟鷗尚有。可憐
西塞漁叟。斷腸不恨江南老,恨落葉、飄零最久。倦遊處,減羈愁,猶未消磨是酒。”----宋·張炎《
月下笛》。
歷代別號
歷代別號山人的還有很多,如:
2.新羅山人:清畫家
華喦(1682-1756),字德嵩,號秋岳、又號新羅山人、新羅生、白砂山人,別號
東園生、布衣生、老年自喻“飄篷者”,福建
上杭人。
3.
三明山人:21世紀中國辟穀養生職業培訓發起人,自然辟穀專家;本名:劉
昕明;道號:三明;重慶市人,在辟穀養生界名譽享譽中外。
山人論述
山人者,善人也。一曰隱士,有一技之長的高人;二曰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謙稱;三曰修身,悟道,一般不與世俗人來往,選擇在山水美好之地參悟自然、宇宙規律之人;四曰以易經、卜卦、八卦、風水、數理、五行算命為技能的人,也稱“山人”。五曰文人墨客的別號,與世無爭而自己稱“山人”。
外七善:一曰心善,謂之真誠;二曰眼善,謂之善意;三曰面善,謂之微笑;四曰口善,謂之讚美;五曰耳善,謂之傾聽;六曰身善,謂之助人;七曰行善,謂之愛心。此外求快樂之法,謂之養善根。
內七善:一曰善學一;二曰善思一;三曰善問一;四曰善勤一;五曰善樂一;六曰善精一;七曰善執一。此內求快樂之法,謂之成善果。
性七戒:一曰戒怨氣;二曰戒怒氣;三曰戒不著急上火,四曰戒批評;五曰戒不找人好處;六戒不認錯誤;七曰戒不服人。此養生去病之法,謂之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