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屯衛
- 性質:軍事組織名
- 釋義:駐兵守衛
- 拼音:tunbing
。隋開皇中置十二府,統禁衛兵,後改置擴充為十六衛,左右屯衛即為其中二衛,唐龍朔改稱左右威衛,五代周避郭威諱,復稱屯衛。 * 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軍事機構。古代禁衛軍指揮機構。隋代十二衛之一,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左領軍府置,設大將軍一員,將軍二員,總府事,並統諸鷹揚府。其軍士名羽林。唐龍朔二年(...
好屯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正統(1436—1449)後設。《滿洲源流考》將該衛與永樂七年設之好屯河衛,改作赫圖或赫圖河衛。 ...
亦屯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亦作伊屯衛。正統(1436—1449)後設。《滿洲源流考》將此衛與永樂十五年(1417)二月所設亦東河衛均作伊屯或伊屯河衛...
築屯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遼東志》、《全遼志》作竹屯衛。正統(1436—1449)後設。 《滿洲源流考》作珠敦衛,並將永樂十三年(1415)十月所設渚...
十六衛制度,是衛府制的高級階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結晶。衛府制的建立,是北周武帝和隋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之一,它將禁兵和府兵系統融合為一。這種衛既是府兵的...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改大寧都司為北平行都司,除本城外,下轄10衛,他們分別是新城衛、富峪衛、會州衛、木榆衛、全寧衛、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中屯...
衛所屯田是元明清政府使用兵士墾種的田地,為軍屯性質。元中統三年 (公元1262年) 始立左、右衛屯田,隸樞密院,其後陸續增立。各衛所軍或七分屯種,三分防守;...
都司衛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軍事制度,兼有行政功能。...... 金州衛、復州衛、義州衛、遼海衛、三萬衛、廣甯左屯衛、廣甯右屯衛、廣甯前屯衛、廣甯後屯衛、...
隋唐十二衛,是隋唐十六衛中,遙領府兵的前“十二衛”。 十六衛制度,是衛府制的高級階段,是隋唐府兵制的結晶。...
右衛滿族鎮位於凌海市東南40華里處,沿大凌河流域左岸。東與盤錦市的石新鎮相鄰,安屯鄉接壤,南與八千鄉、閆家鎮、新庄子鎮等鄉鎮隔河相望,西與金城街道辦事處...
到封建社會,發展為警衛宮廷和守備京師的常備武裝,如秦朝的宮門屯衛兵和京城守兵,漢朝的南北軍,唐朝的南北衙兵,宋朝禁兵中的上軍,元朝的怯薛和諸衛,明朝的禁軍...
前衛鎮是遼寧省綏中縣轄鎮。前衛鎮坐落在關外第一縣——葫蘆島市綏中縣,有一個已經廢棄的地名“廣寧前屯衛”,今天的前衛鎮名稱就是由它演變過來的。廣寧前屯衛...
655年,唐高宗又派盧國公程知節(即程咬金)為蔥嶺道行軍總管,左衛將軍王文度和右屯衛將軍臨清縣公蘇定方為副總管,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由於程咬金縱容王文度燒殺...